郭松龄(清末民初奉系将领) 0 0
郭松龄(1883-1925年),字茂宸,汉族,出生于盛京东郊渔樵寨村(今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镇赵家铺村),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1]1905年就读于奉天陆军速成学堂,次年进永平府北洋陆军第二镇随营学堂,1908年任奉天防军哨长。1909年随朱庆澜换防进入四川,担任连长。1910年加入同盟会。后起兵反奉失败,被杀。-
本名: 别名:郭茂宸 字: 号: 所处时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中文名:郭松龄 籍贯:辽宁沈阳 毕业院校:北京将校研究所、北京陆军大学 职业:奉军第十军军长、北京讲武堂教官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83年 去世年月:1925年12月25日 政党:奉系 信仰:三民主义
人物简介
清末民初奉系将领,曾为张学良之教官。后起兵反奉失败被杀。郭松龄是奉系军阀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一生的壮举就是“反奉倒戈”。
相关事迹
早年在中国同盟会
1905年(光绪31年),郭松龄入奉天陆军小学堂。因成绩优秀,翌年被保送陆军速成学堂。1907年(光绪33年)毕业。在北洋陆军第三镇实习后,回到奉天,被任命为盛京将军衙门卫队哨长。1909年(宣统元年),随朱庆澜换防,转赴四川省任卫队管带。其间,经方声涛、叶荃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宣统3年),四川省的革命派发动起义,局势混乱,郭松齢乃回到奉天,策划革命。但是,赵尔巽和张作霖通过执法部门将其逮捕并监禁。经过同期学生的支援,郭松龄终于被释放。
1912年(民国元年),郭松龄入北京将校研究所学习。以优秀成绩毕业后,郭松龄回到奉天,任奉天都督府少校参谋。
在护法军政府
1913年(民国2年)秋,郭松龄入北京的中国陆军大学深造班(研究班)第3期。1916年(民国5年)毕业,任北京讲武堂教官。1917年(民国6年)7月,孙中山开始护法战争。8月,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郭松龄投奔孙。适逢前上司朱庆澜在广东省任省长,郭遂被委任为粤赣湘边防督公署参谋、广东省警卫军营长,后转任韶关讲武堂中校教官。当时,他还和孙中山会面,就桂军势力增大的对策进行过商议。1918年(民国7年),护法军政府改为总裁制。5月,孙在军阀压迫之下,通电辞职,郭无法留在广州,便又重返奉天,经陆军大学同级生、奉天督军署参谋长秦华推荐,进入奉天督军署任少校参谋。
奉系将领
1919年(民国8年)2月,张作霖重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郭调任战术教官,因而结识张学良在讲武堂学习。张学良对郭优秀的能力和见识怀抱敬意。1920年(民国9年)春,张学良从讲武堂毕业,任东三省巡阅使署卫队旅旅长。当时张学良依靠父亲任命郭松齢为该旅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郭松齢任参谋长后,从事军队训练工作,使张学良的卫队旅成为奉系屈指可数的精锐部队。同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郭松齢被张作霖任命为先锋司令,站在直系一方参战,在天津小站歼灭皖系的2个旅。此后,郭松龄在中国东北讨伐匪贼颇有贡献,逐渐获得张作霖信任。
1921年(民国10年)5月,张作霖兼任蒙疆经略使,扩充奉天陆军为10个混成旅。此时,张学良被任命为第3混成旅旅长,郭松齢升任第8混成旅旅长。第3旅和第8旅组织了联合司令部。张学良将军队的运作和训练事宜都交给郭松齢负责。1922年(民国11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奉系大败。张学良、郭松齢率第三混成旅、第八混成旅十分善战,未受损失并井然有序地撤退。此后,张作霖设陆军整理处,张学良任该处参谋长,郭松齢代理参谋长,负责军队的整理、训练。郭松齢向张作霖进言,提出休养民力与内政的近代化,但未被接受。
不满张作霖
1924年(民国13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郭松齢任镇威军第三军副军长兼第六师师长。郭松齢为奉系的胜利作出贡献。张学良和郭松齢分别被任命为京榆驻军司令部司令及副司令。但是,当时镇威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总司令为张作霖)杨宇霆将郭松龄视为最大的政敌,企图加以排挤,两者对立加深。而且郭松龄对张作霖继续战争的方针不满。郭夫人韩淑秀是燕京大学毕业生,与冯玉祥老婆李德全是同学,感情甚好,过往亦密。而此时已与“第三国际”挂钩,北与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南与鲍罗廷都在暗中往还。至于苏联对冯氏“国民军”支援弹械,和共产国际在冯军中之顾问活动,也早已不是秘密。凡此种种,对郭都是新鲜刺激。倒张之后如再与冯连成一气,并得到苏联奥援,则华北大定。因此,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郭早就同冯联络,企图打倒张作霖。
1925年(民国14年)10月,郭访问日本视察军事。其间,他得知持续进行军事扩张的张作霖的后盾是日本,张作霖也为日本扩张各方面利益提供了方便。为此,郭越发对张作霖和日本感到不信任与反感。11月中,郭在日本观操奉召归来,便与冯订七条攻守同盟密约。郭接受张学良的委托,在天津组织第三方面军(由3个军构成)。郭被任命为第十军军长。
11月,奉军同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发生冲突,张作霖命令郭奉讨伐国民军,被郭拒绝。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之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者之一林长民时任秘书长,知悉了张作霖、杨宇霆的讨伐图谋。林长民曾于1924年发表《敬告日本人》的公开信,批判日本的对华政策,郭也将关东军视作敌对力量。郭企图拥立张学良。但是张学良对郭松龄的停止内战的主张表示赞同,但对实行兵变表示反对。
倒戈反奉,兵变败北
张作霖的奉军与冯玉祥麾下的国民军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同孙传芳、吴佩孚的军队也持续对立。11月22日,郭要求张作霖下野,并发动兵变,以打倒张作霖、杨宇霆为目标的军事活动开始。郭的部队共5万人,是奉军中最精锐的部队。郭发出通电,突然叛奉自立,号称“国民四军”或“东北国民军”。历时不过一月零一天。张作霖全无防备,派遣张学良收拾人心。11月26日,张学良专程乘镇海号炮舰目前到达秦皇岛,电邀昔日教官郭面谈,被郭拒绝。11月26日,郭甚至将赶赴滦州劝说他回心转意的昔日同袍姜登选枪决。
11月28日,郭松龄攻下山海关。11月30日,司令部移驻山海关,部队更名“东北国民军”。12月1日进入满洲,12月7日占领锦州。在强大的攻势下,张作霖一度考虑下野。日本人本不喜欢奉张父子,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日本人更怕“国民军”带有共产色彩进入满洲。这时,日本方面一方面考虑到满洲军阀世代交替的可能性存在,另一方面也考虑到郭同冯玉祥联合,警惕其可能受中国国民党的影响。关东军判断郭的意图为“驱逐张本人,明确实现中国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将东三省卷入战乱,将苏联的势力招徕入满洲,诱致发生日本的国防和满蒙政策所不能原谅的事态”。满铁社长安广伴一郎(日文)认为,郭的叛乱成功会使“东三省遭到赤化运动蹂躏,恐怕会出现一个没有满铁和关东州存在的“自由地带”。因此,他担心日本的权益受损。
奉天的吉田茂总领事和天津的有田八郎总领事向外务省当局报告,指郭如掌握了满洲,会使国民党出入满洲更加频繁,赤化的威胁加剧,认为应当继续维持张作霖势力的现状。日本政府方面则认为满洲问题是中国的“地方情势”,而且1924年任外相的币原喜重郎此前已经调整对华外交政策,确立“合理维护合理的权益,不干涉中国内政”的新方针。宇垣一成陆相认为“(大日本)帝国对处于既倒之下的张作霖给予强有力的支持,采取积极行动,这样甚为危险”。但是,在郭松龄军事上不断胜利的情况下,日本方面借机向张作霖索取更多在满洲的利益。12月7日,日本和张作霖商定《日奉密约》。日本人终于决定不让郭军穿过南满铁路,并将日本“驻屯军司令部”移入沈阳。12月8日,关东军对郭发出警告,称南满铁路附属地20里以内禁止作战。奉天稳固,张作霖就定率部反攻。
12月20日,郭军攻占新民,前锋部队抵达巨流河(沈阳西南)西岸,已经可以看见奉天府城灯火,只等主力部队到达,即将渡河攻击。12月23日,郭军发动攻击,侧翼突然遭到日本关东军袭击,攻击失利。12月24日晨,郭军总参谋长邹作华逼迫郭投降,郭率卫队突围,当晚逃至白旗堡附近,与夫人韩淑秀双双被奉军俘虏。
12月25日,郭松龄、韩淑秀在奉天省辽中县老达房被枪决。郭韩尸首被运回奉天府城,在小河沿广场曝尸三日。郭松龄年43岁。韩淑秀年35岁。
身后
12月初,冯玉祥挥戈东向,向已宣布“脱离奉系”之直隶督办李景林大举进攻,抢夺直隶省,霸占天津;也突然夺取阚朝玺热河省。在北京,冯玉祥驱策段祺瑞。事件后,冯玉祥被追逼。1926年(民国15年)1月初,张作霖父子乃整编残部,率师再度入关。守关原“叛将”魏益三不支,率其“国民四军”逃往保定。张学良精锐乃占领滦州,直指天津。冯玉祥宣布下野,并经外蒙古逃往苏联。
情感生活
郭松龄的夫人韩淑秀(1891-1925),堪称奉天奇女子。她和郭松龄的相识、相知与共同赴死,演绎出一幕甜蜜而凄绝的爱情,为后人所称道。
韩淑秀是奉天小东关人,毕业于奉天女子师范学校,在本校附属小学执教。她思想进步,经常从事社会福利与救济事业。经人介绍,她与刚回奉天的郭松龄相识。两人相见恨晚,一见钟情。当时,韩淑秀与奉天革命党人张榕往来密切,张榕的反清秘密机关就设在韩淑秀家中。在韩淑秀的介绍下,郭松龄与张榕领导的“联合急进会”取得了联系,并积极参与谋划活动,密谋武装起义。
奉天当局得到消息后,对革命党人进行了疯狂镇压。1912年1月23日,张榕被害。之后,张作霖奉赵尔巽之命大肆捕杀革命党人。郭松龄因为剪了头发,一身时装,并且带有四川新军证件,因而被逮捕,草草审问之后就被押往刑场。
郭松龄有口难辩,只好仰天长叹,引颈等死。在此紧要关头,韩淑秀冒死挺身而出,对监斩的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喊道:“总督大人,刀下留人!”
赵尔巽大吃一惊,好奇谁敢骚扰法场,韩淑秀急步走到赵尔巽面前,施了一礼,说:“总督大人,我是郭松龄的未婚妻,郭松龄是咱们奉天城东渔谯寨人,总督可派人调查以明真伪。他本是四川新军的一名营长。我们已经订婚三年。这次,他从四川回来,就是要与我完婚的。被人诬为革命党,实在冤枉,请总督大人明察。”
四川总督赵尔丰和赵尔巽是亲兄弟,郭松龄的上级是朱庆澜,而朱庆澜又是赵尔丰属下。问明了这层关系,赵尔巽将郭松龄当场释放。郭松龄对韩淑秀的冒死相救感激不尽,二人的感情迅速升温,遂结为生死与共的夫妻。
社会评价
兵败原因
郭松龄倒戈反奉功败垂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他政治上与敌人斗争不力,策略上不善于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个人器质上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不采纳部将的正确建议,以及李景林违约助奉,冯玉祥援助不力等等,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则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出兵干涉,正如当时党的机关刊物《向导》正确指出的:“郭松龄之败,非败于张作霖,乃败于日本帝国主义。”
有关评价
郭松龄倒戈反奉事件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的历史意义是不容抹煞的。这次事件从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沉重打击和严重削弱了当时中国最大最凶残的军阀集团——奉系军阀,奉系首领张作霖的卖国贼咀脸进一步暴露,奉系各派势力之间的矛盾更加深化,奉军实力大大削弱,奉张集团财政愈加困难,金融危机日益严重。
从此,奉系军阀从其发展的巅峰跌落下来,开始走下坡路。后来它虽然还能逞凶于一时,但只是回光返照垂死挣扎而已。这次事件也彻底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使中国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帝国主义是封建军阀的靠山,封建军阀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反对封建军阀必须同时反对帝国主义,从而把全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反日反奉运动的新高潮。
综观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其发展过程,不难看出,郭松龄倒戈反奉决非偶然,它是在当时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高涨的形势下,受全国人民反奉运动的影响和推动而发生的,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发动倒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反对奉张集团的内战、卖国政策,具有明显的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倾向,客观上是全国人民反奉运动的组成部分。
这次事件沉重打击了反动腐朽的奉系军阀,彻底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推动了全国反日反奉运动的开展,其进步性是勿庸置疑的,它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因此,我们决不能因为郭松龄曾经列身奉系,或者因为奉系内部矛盾是促使其倒戈的动因之一,就把这次事件同当时以争城掠池为目的祸国殃民的军阀混战等同起来。至于所谓“犯上作乱”,则完全是站在奉系军阀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立场上所进行的污蔑攻击,更是不屑置驳了。
参考资料
相关阅读
声明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价值判断。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本站或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