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侍尧(中国清代官员) 0 0
李侍尧(?一1788),清汉军镶黄旗人,字钦斋,二等伯李永芳四世孙。[1]乾隆初年,李侍尧以荫生的身份被授予章京之职,后迁至正蓝旗汉军副都统,被提拔为工部侍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被授为擢户部侍郎。两广总督,加太子太保。出征台湾有功,得以入列“紫光阁平台湾二十功臣”。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十月病逝,谥恭毅。-
本名:李侍尧 别名:李钦斋 字: 号: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随军出征台湾 字号:字钦斋 国籍:大清 出生时间:不详 职业:太子太保、闽浙总督 爵位:二等昭信伯 旗籍:汉军镶黄旗 谥号:恭毅
人物生平
乾隆初,“以荫生授印务章京”,“见知高宗(乾隆)”,累迁至正蓝旗汉军副都统。乾隆二十一年擢工部侍郎,同年“署两广总督”到任奏“广东各属买补仓毂兼上中下三等而报以上价”,“应碾米用上毅,借粜用中下谷”,该奏得深得乾隆欢心,特“渝各省督抚严饬县买补当碾试务得上毂”。
乾隆二十八年,授湖广总督,再“奏湖广销淮盐抬价病民,请酌中定价”。该“关心”百姓疾苦的条陈又大得乾隆欢心,颁旨准行,加侍尧“太子太保”。
乾隆二十九年,再调两广总督平定丰顺朱阿娄农民起义。
乾隆三十二年,袭二等昭信伯。乾隆三十八年授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入觐赐黑狐端罩”。
乾隆四十二年,军机大臣兼职云贵总督处理“缅甸遣越州民入关为谍案”,乾隆“嘉其合机宜”。至此,李侍尧一生仕途达第一个风光峰巅。《清史稿》载:李侍尧“短小精敏,过目成诵”,“见僚属数语即辨其才否”,“人皆悚惧”。
乾隆四十六年,甘肃撒拉尔回民苏四十三起义反清,乾隆命李侍尧赴甘肃治军,后领总督事。
乾隆四十七年,恢复原来品级,加太子太保。后来的日子也不好过,史载他“屡以贪黩坐法,上终怜其才,为之曲赦。”后来出征台湾有功,得以入列“紫光阁平台湾二十功臣”。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以疾卒,谥恭毅。
涉贪腐案
乾隆四十五年,曾任云南粮储道与贵州按察史的海宁,因为与和珅关系不错,经过和珅的关照被调任奉天府尹。他上任之前,特意到和珅府上拜望,感谢和珅把他调离了西南蛮荒之地,连同丰富的礼物一同带给和珅的,还有李侍尧在云南贪赃受贿的消息。海宁求见和珅之后,对和珅说,当今圣上对纳贿、贪赃深恶痛绝,几番下圣谕要官员洁身自好,奉公守法,可李侍尧在云南作威作福,横行无忌,他有心要向皇上参奏李侍尧,又恐怕自己官卑言轻,起不到什么作用,不知如何是好,所以特来向和珅求教,说完还向和珅呈上了他平日搜罗的李侍尧受贿的证据。
和珅听罢大喜,立刻把海宁夸奖了一番,并鼓励他不必畏李侍尧的淫威,尽管上奏,一切都有他照应。
第二天早朝,海宁来到殿上,跪拜乾隆之后,把自己书写的奏折呈递上去。乾隆读罢勃然大怒,说他对李侍尧在云南贪赃枉法早有察觉,只是念他征战多年,立功无数才网开一面,孰料他竟然愈发不成体统,当即命和珅赴云南查清李侍尧贪赃一案。
和珅到达云南之后,先向李侍尧宣读了圣旨,将他暂且革职,然后就再不过问此案,游山玩水去了。因为他明白,云南毕竟是李侍尧的地盘,他在此地经营多年定然耳目众多,根底深厚,寻找他贪赃的证据,恐怕不是一件容易事。他先装作懦弱无能、不思公务的样子来麻痹李侍尧,暗地里派出得力家人细心查访。
这办法果然奏效,几天下来,他就收集到了一些证据,然而,这些证据全都不怎么重要,远不足以置李侍尧于死地,和珅不肯就此罢休,开始打李侍尧的大管家赵一恒的主意。赵一恒身为李府的大管家,所有财物交易必经他手,如果能敲开他的嘴巴,整个案件就可以水落石出了。和珅命人绑来了赵一恒,严刑逼供,赵一恒起初还拼死抗争,拒不招认,后来终于奈不住痛楚,把李侍尧的所作所为一一向和珅作了交待。
和珅有了坚实的证据,心里就有了底,踏实下来。他把赵一恒交待的事项笔录下来,又命人召来了云南李侍尧属下的大官员,当着他们的面宣告了赵一恒的供述,一桩一件全都清清楚楚,那些原来忠于李侍尧的官员见和珅已然掌握了全部证据,自己顽抗下去也毫无意义了,还不如从实招来,也许还能保全自己呢。于是他们纷纷倒戈一击,出面指控李侍尧的种种罪行,就连那些曾向李侍尧行贿的官员,也申明自己是迫于李侍尧的淫威,被迫行贿的。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和珅才提审李侍尧。他就在总督府的堂中央摆下公案,声势逼人。李侍尧来到公堂后还有恃无恐地强辞争辩。和珅见状,命人将赵一恒带上公堂,让他当面与李侍尧对质。和珅每问一句,赵一恒就机械地回答一句,李侍尧的心也就往下一沉。等和珅问完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李侍尧感到大势已去,放弃所有希望了。史书上写到李侍尧认罪时说:“他自任得道府以下贿赂不讳。震怒谕曰:‘侍尧身为大学士、历任总督,负思婪索,朕梦想不到。
’夺官,逮诣京师。”乾隆接到和珅的奏折,见海宁弹劾李侍尧的本章句句属实,恼怒非常,命和珅把他带回京师治罪,和珅有意置他于死地,几经审问,和珅上奏:“拟斩监候,夺其爵以授其弟奉尧”。后又建议将李侍尧“斩立决”。乾隆感念他曾屡立战功,又颇有才干,不忍心就这样把他杀了,就不批准“斩立决”的决议,让和珅等人再行商议,有江苏巡抚闵鄂元领悟了乾隆的本意,上书奏请道:“侍尧历任封疆、干力有为,请用仪勤议能之例,宽其一线。”乾隆遂最后判李侍尧“斩监候”,将他囚禁在刑部大牢之中,籍没了他的家产,和珅虽然没有达到将李侍尧斩首的目的,却向乾隆展示了自己办事的才干,可谓不虚此行。
重新启用
十月初三,向天下臣民颁布暂缓处决李侍尧的明发谕旨,其中着重提到“各督抚大率以身在局中,多请照大学士、九卿所议,而闵鹗元则以李侍尧历任封疆,勤干有为,为中外所推服,请援‘议勤’‘议能’之文,稍宽一线具奏。是李侍尧一生之功罪,原属众所共知。诸臣中既有仍请从宽者,则罪疑惟轻,朕也不肯为己甚之事。”
说到这里,乾隆可能也感到不够理直气壮,就又补了几句,说明年朝审九卿势必拟以“情实”,到那时“朕亦不能曲法姑容”了。
皇皇谕旨颁发不过半年,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撒拉尔回人反清起事爆发,即奉“特旨”将李侍尧从刑部大牢里请出来,“赏给三品顶戴,并戴花翎,赴甘肃总办军务。”四月,陕甘总督勒尔锦获罪,又有旨命李侍尧“管理陕甘总督事。”
李侍尧由云贵总督任上获罪,不过一年时间又总督更其重要的陕甘等省了。好运还在后头,随着甘肃通省冒赈贪污巨案败露,李侍尧奉命偕钦差大学士阿桂彻底查办,勤能无人企及、以办理繁巨事务见称,且深通官场腐败奥秘的李侍尧有上佳表现自不待言,乾隆的以贪官查办贪官的以毒攻毒之计,也真让人不能不叹服。
大难不死的李侍尧虽年届七十而运气不衰,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五月因办理甘肃贪污大案非常得力,乾隆命“给予现任品级顶戴”,八月,“加太子太保”官衔,不过两年工夫,又从一个待决死囚的阴影下走向了晚年的辉煌。
参考资料
相关阅读
声明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价值判断。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本站或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