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姐的欢喜姐的欢喜

宋鸿兵(世界金融历史学者)

人物经历

宋鸿兵,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河北。1983年到1986年在四川师大附中读高中,并且是高一末期从成都五中转来,1990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自动控制系,1994年赴美留学,获美利坚大学硕士学位。长期研究美国历史和世界金融史,曾在美国媒体游说公司、医疗业、电信业、信息安全、和著名金融机构工作。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曾在美国最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房利美、房地美供职。2008年回国工作,创建独立智库环球经济研究院。2007年6月出版《货币战争》一书,在国内和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曾被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广泛报道。宋鸿兵因为在书中成功预测2007年次贷危机和2008年金融海啸而备受关注。

2014年6月11日,“优酷全新‘说’时代”发布会在上海举办。继《晓说》和《罗辑思维》后,优酷重磅推出又一档自制脱口秀——由《货币战争》作者、金融历史学者宋鸿兵主讲的《鸿观》。宋鸿兵冷静的表述、巨大的知识储备,加上“破案式”抽丝剥茧的话语逻辑,让这档新节目一出生便个性鲜明。《鸿观》于9月12日起,每周五早上八点在优酷上线。目前总播放量已超过1500万,其中最新上线的第二期,已经突破600万,后劲十足。

强时效+强互动,脱口秀全面升级

7月17日马航坠机悲剧发生后,优酷第一时间推出《鸿观》抢先版,详细分析了马航事件的背后内幕,一句“谁在危机中受益最大,谁就可能是嫌疑人”引发网络热烈转发。之后节目趁热打铁录制了第二个抢先版,宋鸿兵对事态发展的许多预言都在事后得到了应验,再次引发网友关注。

《鸿观》不仅跟随热点时事,还大大增强了主讲人与观众互动的即时性。9月5日,优酷史无前例地举办了一场直播互动会来宣告《鸿观》的诞生。宋鸿兵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微型脱口秀,让人们对《鸿观》的风格有了直观的感受,并且当场回答了网友的提问。高屋建瓴的视野加上接地气的解释,令人们对这档节目充满了期待。

时事、经济、历史,就像“罪案现场”

据宋鸿兵介绍,《鸿观》有三观——观时事、观经济、观历史。宋鸿兵本人是世界金融历史学者,“观经济”自然不在话下,而他对时事、历史的观察与他在经济领域的治学态度一脉相承,都是要通过理性分析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宋鸿兵说,这就像刑侦学的方法,用证据、推演来破案,“时事、经济、历史就像一个个罪案现场,真相只有一个。”他反复强调,知识和逻辑才是最可靠的手段,“有时候眼见并不为实,谁说有图就有真相?”

在后续节目中,《鸿观》还讲陆续推出金融制裁、二战、炒黄金等方面的话题,从各个角度观时事、观历史、观经济,预计将会引发新的收视高潮。除《鸿观》外,“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的《袁游》等脱口秀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优酷力图借由这一系列脱口秀,开启“全新说时代”,为不同领域有表达欲的人提供言说的阵地。

货币战争

2007年6月出版着作:《货币战争》。该书破译了世界财富密码,揭秘国际金融骗局、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网络超百万人气点击!谁是真正的世界首富?谁拥有美联储?谁在“妖魔化”黄金?星斗棋盘,波云诡谲的政治风波与经济危机中,谁在翻云复雨?以史为鉴,逐步与国际接轨的中国金融市场,应该怎样迎敌?

《货币战争》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最为耗时费力的准备阶段,就是从浩如烟海的政府文献、法律档案、私人信件、个人传记、报刊文章中搜寻各种与西方重大金融事件相关的题材,仅经过筛选后的材料和数据就有数千万字之多,从中再提炼出全书的提纲和确定大致布局,这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第二阶段是写作过程,持续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最后是加注、校对、核实数据的工作,持续了半年多。这些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牺牲了很多周末休息、家庭生活、度假,甚至睡眠时间,应该说这本书凝聚了笔者对中国金融开放的担心和希望。2007年12月回国担任宏源证券结构融资部总经理。目前最重要的贡献是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准确预言出次贷危机的爆发和大概时间,并且对次贷危机进行准确的定性。

货币战争2之金权天下

宋鸿兵2009年7月再次出版他的第二本书《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本书以三百年的时间跨度,全面阐述欧美主要金融势力集团的形成、发展、排挤、冲突、联合与制衡,系统解析当今世界幕后主宰力量的运作和决策机制,第一次揭开统治世界的“国际银行家族俱乐部”的神秘面纱。全书以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通俗生动的语言表达、宏大的金融视角、宽广的历史纵深、深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史实数据,全景与立体地展现主宰当今世界的金融势力集团之间的合纵连横,相生相克的微妙关系。中国正在日益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中国新一代的战略思想家们,必须具备宽广的全球视角和深远的历史纵深感,才能形成长远和实际的国家战略。

货币战争3之金融高边疆

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从金融的视角看就是,谁能控制金融高边疆,谁就拥有了巨大的战略优势。而金融高边疆的崩溃最终必将导致政权的崩溃。国家的边疆,不仅是由陆疆、海疆、空疆(包括太空)构成的三维物理空间,未来还需要包括第四维:金融高边疆。英国金融资本的突击力量远比船坚炮利的帝国海军更具威力,他们首先打垮了中国的白银货币本位,抢占了中央银行这一金融战略制高点,渗透和蚕食了金融网络,掌握了清算体系,控制了金融市场,进而剥夺了清帝国的财政税收大权。在失去了对金融高边疆控制权的情况下,任何政治改革、军事自强、工业兴国的美好意图都只能是无法实现的梦想!

货币战争4之战国时代

本书是国内有“货币教父”之称的宋鸿兵“货币战争”系列的第四部,该书从二战后美国如何从大英帝国手中抢过世界金融霸主宝座开始,先后描写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金融决战,中日工业化发展的比较,以及当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占领华尔街运动幕后的原委,给出了中国要全面打赢货币战争,应该在房地产泡沫后如何投资、如何发展国内的经济,如何抑制通货膨胀,如何使用好美元储备等诸多当下最切中要害的一揽子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法。

货币战争5之山雨欲来

1%的富人怎样瓜分99%的财富?货币泛滥的当下,为何出现“钱荒”?“四·一二”黄金暴跌有何幕后?中国大妈能否逆袭华尔街?和四本前作相比,宋鸿兵本次为读者带来的《货币战争5》最大特点就是,不再对全球近代金融历史浓墨重彩介绍,而是将笔触对准发生在2013年的各个金融事件,直接揭秘这些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秘密和其产生的深层影响。

2014年4月,黄金市场风云突变,金价的特大暴跌震撼全球。这也成了《货币战争5》中宋鸿兵首先聚焦的“大事件”—黄金真的没有希望了吗?宋鸿兵在书中明确回答:事实绝非如此。“在我看来,黄金价格(暴跌)是一场有计划的斩首行动。”接受采访时,宋鸿兵如此说道。

在《货币战争5》中,不仅可以看到2014年“四·一二”美国镇压黄金的台前幕后,宋鸿兵还借此分析了美元困境产生的跟源。宋鸿兵说:“从历史上看,黄金从来就是财富的诺亚方舟;以现实行情分析,黄金的生产成本就是市场的大底;放眼未来的趋势,黄金必是美元危机的最大受益者。”

着作

《货币战争》。他自述成书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最为耗时费力的准备阶段,就是从浩如烟海的政府文献、法律档案、私人信件、个人传记、报刊文章中搜寻各种与西方重大金融事件相关的题材,仅经过筛选后的材料和数据就有数千万字之多,从中再提炼出全书的提纲和确定大致布局,这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第二阶段是写作过程,持续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最后是加注、校对、核实数据的工作,持续了半年多。这些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牺牲了很多周末休息、家庭生活、度假,甚至睡眠时间,应该说这本书凝聚了笔者对中国金融开放的担心和希望。2007年12月回国担任宏源证券结构融资部总经理。目前最重要的贡献是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准确预言出次贷危机的爆发和大概时间,并且对次贷危机进行准确的定性.

一夜成名是宋鸿兵给人的第一印象。2006年12月10日,宋鸿兵的《货币战争》最先在国内的和讯网博客里出现,在乍现便受到追捧之后,这本书开始了一次最有效的“推广策划”。记者注意到,本书的大热一直和国内的“精英阶层”相关,而且是精英阶层自发性的对外推广。

虽然此书的背后推手中信出版社按照既定的送书给媒体评论、送高层免费阅读。但其全面风靡却是不少身在经济学高位的有识之士,成为本书最初的读者之后自发的行为,“觉得很好,就向身边的人口传”——很多读者都是受到了他们的推荐才开始拿起这本书阅读,乃至一发不可收拾,逢人就开始推广,尤其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美联储和黄金秘密上,每个人都在读完后产生了“知道了个美国的大秘密和放下书就去买黄金”的冲动。

评论

宋鸿兵

郎咸平对《货币战争》一书的评论

梁文道:靠实业,所以我觉得比如说在香港我们感觉很深,构造我们这一代人,很多年轻人觉得很多人很不公平,就是说大家付出那么多的努力去做一些事情出来,但是怎么到最后会发现怎么钱都被这帮人赚走了。

窦文涛:是啊,不过你的观点让我想起来那本书叫做《货币战争》,感觉全是玩儿钱的。

郎咸平:那本书写的太简单了。

梁文道:那本书太简单了。

郎咸平:如果国际炒家的水平就这么多的话,那我们可以放心大笑了,那只是大概1%的水平都不到吧。

窦文涛:你能不能跟我们讲讲他们的传奇,他们的水平能高的多么神秘的程度?

郎咸平:《货币战争》这本书的100倍以上,这本书写的太简单了。

窦文涛:你给我们讲讲有这样的事实吗?(这里只引用部分,有兴趣的可以看全文。百度上搜索郎咸平 货币战争就行。)

郎咸平:当然有,我刚才讲的都是事实,比如说你炒大宗起火期货,货币战争里谈过吗?他可以押宝押你国家要饿死人的情况之下,你不得不买这样子,高手啊,这就是国际金融炒家。

梁文道:而且《货币战争》把东西太简化就是说成是只有罗富奇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说成就是全是他们家搞的,这太简单了。

郎咸平:18、19世纪是的,但是现在不是了,现在很多。

写作团队

实用主义者的读者,会在看完《货币战争》之后,直奔金店买起黄金实物来——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作用的话,就是直接推动了黄金价格的上涨,一位号称财经娱乐界玩家的读者这样告诉记者。

宋鸿兵也不讳言自己的观点——所有的中国家庭应该拿出收入的3%-5%购买黄金实物,给自己的财富加上保险,因为当真正大的动荡到来时,能够保障财富的只有真金白银,而不是任何政府发行的信用纸币。事实上,当政府值得信赖时,其发行的货币是有价值的,而当政府的被信赖感不强,货币自然就会贬值,甚至毫无价值。

宋鸿兵表示,支撑黄金现货的另外一点是,美元的危机已经开始,并将在未来的10-20年爆发。“如果说两三年前我提倡购买黄金的时候,还有人表示质疑的话,现在已经没有人反对了,大家已经实实在在看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尤其在美国,滥发货币和过度消费的结果,使所有的物质价格上涨,而居民收入却并没有多大的提高。”

因为中国主流学者接触到的都是西方的“主流”观念,西方“非主流”的看法,中国的学术界很少有机会碰到,但毕竟仍有迹可循。

对于今后的工作,宋鸿兵表示自己正在着手准备《货币战争中国对策篇》和《货币战争欧元篇》的一部分。他表示,《中国篇》的难度较大,因为他对中国近20年的金融体制演变过程还需要大量“补课”。《欧元篇》的资料收集有一些底子了,相对容易一些。不过,究竟哪一本先面世、何时出版,还要最后和出版社商量决定——“他们有他们的市场需要”。

虽然宋鸿兵身在美国写作这本书,但《货币战争》目前尚无英译本,究竟美国和英国的银行家如何评价这本书,是大量的探讨、全面的攻击还是和既往的“非主流”书籍一样,使其在渠道中自生自灭,都是值得期待的现象。

纵观全书,一个所有人都要询问的问题是——神秘的、钟表般掌控世界经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令人“闻风丧胆”又好奇备至。如果说《货币战争》中提到罗氏家族一个代言人“金融大鳄”索罗斯尚不过是“跑腿儿”级别的话,又有哪些名人,恰如《达·芬奇密码》中的牛顿爵士一样,是其忠实使徒呢?

宋鸿兵说,他的确掌握一些罗氏家族代言人的信息,不过,鉴于这些人都还在经济界活跃,甚至“还活着”,他没有在书中进一步提到,“这是给他人和自己都减少麻烦的办法。”

相关新闻

《货币战争》抄袭纪录片

美国的一名纪录片制片人说,他认为《货币战争》确实抄袭了他的影片《TheMoneyMaster》(《钱的主人》)的内容,并且准备采取相应的方法来维权!该片制片人帕里克先生表示:“我们已获得了一本翻译版本,正在通过翻译本,去判断抄袭行为是否属实。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抄袭行为属实,至少我们已经知道书中的很大篇幅内容来自于我们的影片。这本书的作者宋先生从来没有和我们联系过,也不可能获得我们的许可去使用我们的作品,他的这种行为侵犯了我们的着作权。”

相关观点

“金融海啸第二波”的预言经媒体迅速传播、放大,让本来就被经济危机弄得惶恐不安的人们,再一次绷紧了神经。而事实上,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宋鸿兵演讲的题目是:“确立中国模式,迎接战略拐点”。

宋鸿兵的理由是,目前美国的国内外债务总量已高达53万亿美元,潜在的社保医保亏空更是高达107万亿美元,而美国的年GDP仅有13.5万亿美元。二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美国人占目前美国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一,约7700万人。这些人将从今年开始退休,当退休大潮一浪高过一浪时,美国政府的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障体系将会出现日益严峻的支付问题。事实上,这些美国人的退休帐户在此次金融海啸中已经亏损了40%。因此,“美国庞大的债务‘堰塞湖’已经不堪重负,如果洪水不从次贷大堤上漫顶,也必然会从信用卡贷款或汽车贷款处决堤。”

宋鸿兵进一步解释,对金融市场进行分析并得出金融海啸第二波必将爆发的判断,是其团队研究的结果,就技术层面来看,他们坚定地认为,欧美金融市场的确存在着继续恶化的可能性。世界金融市场正逐渐逼近风暴的风眼,这既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惟恐天下不乱”。他们做出如此判断并且告诉大家,目的是为合作伙伴和广大投资者提供尽可能准确的分析,提醒大家注意国际金融市场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

宋鸿兵认为,现实的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中,不仅有各国政府正式签署的各种条约和协议,更多的是大量没有也不可能写在书面上的“潜规则”。一些中国人天真地以为,只要熟背WTO条款,巴塞尔协议之类的显规则,就能理解西方社会运作的真实情况,这是不现实的。

在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时期,中国应该充分解放思想,抛弃任何阻挡中国赢得这次历史机遇的思想禁锢,确立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迎接战略拐点。宋鸿兵还表示,通过政府已经采取的一系列强有力的经济振兴计划,中国社会将迅速建立起坚实的信心基础,从而使中国经济能够稳定健康地持续增长,并对世界金融市场的平稳贡献力量。中华文明也必将在即将到来的“战略拐点”上勃然而兴。

姐的欢喜 » 宋鸿兵(世界金融历史学者)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