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
1912年7月13日,生于北平。
1929年8月,发起组织青少年报影组织,创立“少年影社”,举行过公开展览。
1930年,考入中法大学经济系。
1934年,中法大学毕业。在北平基督教青年会任干事。
1935年,到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工作,与吴寄寒、周勉之等人成立“中外新闻学社”、受聘北平基督教青年会少年部干事,“一二·九”运动后,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是年采访绥东战场。
1936年,邀高尚红(北平青年会负责人)看斯诺访问陕北延安革命根据地拍摄的照片。夏天到天津《大公报》求职,与著名记者范长江相识。
11月8日,在北平写成《宛平之行》采访记。
11月23-28日,到河北唐山、昌黎等地采访冀东伪政府辖区,写成《冀东一瞥》。
12月4日,离开北平到绥远前线进行了长达43天的抗战初期著名的“绥远抗战”采访,拍摄了数百张照片,写成《绥东前视察记》等战地通讯。
1937年7月10日,离家前往卢沟桥采访“七·七”事变。7月23日由北平寄出《卢沟桥抗战记》。
1937年7月28日,在保定与范长江、陆诒、宋致泉相遇,始担任上海《大公报》战地特派员。
1937年8月,由平汉线转至山西在同浦铁路沿线进行采访。
1937年9月30日,在河北蠡县寄出他的文章《平汉线北段的变化》,9月30日他的这篇文章刊登在《大公报》上,从此就没有消息了。在当时,他与范长江等人齐名,在抗战前线失踪,时年25岁。
报道爱国救亡运动
1912年7月13日,方大曾生于北平。父亲方振东,“译学馆”毕业,分配到外交部工作。在妹妹方澄敏眼里,哥哥身材高大,脸色红润,眼睛明亮,好像天天都是乐呵呵的,精力充沛,不知疲倦。他童心未失,禀性活泼,喜欢同孩子们在一起。当朋辈们看到他一个大个子出现在欢蹦乱跳的小人群中时,就情不自禁地唤他“小方”。
“方者,刚正不阿也;小则含有谦逊之意,正是为人处世之道,我就是要做一个正直的、于国于民有用的人。”方大曾如是说。
1929年8月,就读北平市立第一中学的方大曾,发起并组织了中国北方第一个少年摄影社团,即“少年影社”,并举行公开展览。当时,他的一位同学李续刚因进行革命活动被反动学校当局挂牌开除,方大曾为了抗议,也为了留下历史见证,把那张布告拍下了。自此,方大曾逐渐懂事起来。
那时,有不少摄影沙龙,弥漫着类似改良国画或时装照的风格,方大曾自觉难以融入。他更愿意将相机镜头对准船夫、纤夫、矿工。方家门口不远处是个人力车集散地,洋车都停在那儿,但方大曾从来不坐洋车,却会给车夫拍照。
1930年,方大曾考入北平中法大学经济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他加入“反帝大同盟”,并参与编写“反帝大同盟”的机关报《反帝新闻》。
1932年,从天津南开中学来了另一名“反帝”的成员,名叫常钟元(即著名诗人方殷)。方大曾和他共同主编《少年先锋》周刊,从编稿、写稿、印刷、校对到发行,都由两人包办。方家也成为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学生们的接头地点。
1933年8月,方大曾从报上读到一条19人被捕的消息,其中有方殷。他急坏了,到处探听方殷的住地,打听到之后,立即跑去把全部革命书刊以及抗日救亡的文件、传单等等予以清理,以致后来警宪去搜查时,一无所获。
1934年,方大曾大学毕业,先后在京津两市开展救亡工作活动。1935年,他与吴寄寒、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的周勉之等进步青年知识分子成立“中外新闻学社”。他本人担任摄影记者,活动“版图”也从天津延伸到唐山、北戴河、秦皇岛一带。
1935年“一二·九”运动,因为身材高大、头发微黄,方大曾一度被警察误为是外国记者,还冲他喊“你别跟他们一块搅和”。可是,凡是学生运动,方大曾每每参加。他跟着学生游行队伍,跑前跑后地拍照。
以相机和笔为武器
1936年11月,绥远抗战的炮声打响后,方大曾即到前线采访。这次长达43天的行程,他全面报道绥远抗战,用相机和笔为武器,将前线的消息及时传递到后方,写出《兴和之行》、《从集宁到陶林》、《绥东前线视察记》等稿件。同时,他的图片和报道,引起当时新闻业界范长江、陆诒等人的重视。
1937年,七七事变后,方大曾于7月10日离家前往卢沟桥,顺利完成采访后回到北平,写出《卢沟桥抗战记》。
28日下午3点,日军两架飞机从长辛店上空投掷炸弹。当时,方大曾正在那里采访,同行的《实报》记者宋致泉回忆:“炮声震耳欲聋……小方跑在最前边拍摄平汉路上的将士。”
在《忆小方》里,著名记者范长江写道:“他的工作情绪愈来愈高涨,身体也愈来愈结实。北方的夏季,他穿着短裤衬衣,自己带着他的小箱子行李,在平汉路前线不断地突击。他那诚挚、天真、勇敢、温和的性格,博得各方面的好感。平津陷落之后,我回到了上海,后来接到他从北方来信说:‘我的家在北平陷落了!我还有许多摄影材料工具不能带出来,我现在成为无家可归的人了!我想找一家报馆做战地记者,请你为我代找一岗位。’那时上海《大公报》正需要人,就请他担任平汉线工作……他于是开始为上海《大公报》写通讯。”
8月8日,日军在北平举行“入城式”。有家不能回的方大曾,迂回在长辛店、良乡、保定一带,行踪和报道随着战事而动。在保定,风闻八路军挺进热河,他急急地赶去采访,因消息不准才作罢。
“汤恩伯,这个铁汉子,他不要命了……瘦得像‘鬼’一样,烈日把脸晒出焦黑的油光,那件衣领……已经特别的肥大了,大得足足能伸入一只手去……兵士们见到这样一个人,猛然间是认不得他是谁了。‘噢,这是军长’……”小方在《血战居庸关·“铁汉”之泪》中这样描写十三军军长汤恩伯,他的稿子仿佛能把读者带到抗日前线,闻得到战火里的硝烟味。
9月12日,方大曾折回平汉线北段采访。18日,涿州沦陷。当时,保定吃紧,方大曾被迫退到保定东南的蠡县,并于18日当天寄出通讯《平汉线北段的变化》,同时寄信给邯郸的亲属,表示要继续北上采访。《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于30日在上海《大公报》刊出后,报社、家人和好友就再也没有小方的消息。
同年11月8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在上海山西路南京饭店成立。范长江说,如果小方在,他一定会来的。
神秘消失
1937年9月30日,是能找到小方最后消息的日期。他在这一天从河北寄出《平汉北段的变化》一文,此后就再无音讯。有人曾说在同年12月9日的纪念活动上看到过他,但是这条线索没能给小方的家人带来真正的宽慰。
1935年冬天在绥远战场采访时,小方出人意料地给母亲寄回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他,身着军装,英武帅气。他在照片上写道:“母亲大人存念”。方澄敏回忆说,小方采访时极少拍摄自己的照片,更难得寄回家。这张照片是不是表明,他已抱定必死的决心,奔赴前线?
几十年时间悄然逝去,方大曾的传奇故事,终于引起关注。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了《寻找方大曾》一书,中央电视台为他拍摄了纪录片。台湾摄影家阮义忠在台北出版的《摄影家》杂志中用整整一期的篇幅介绍了他。
-
相关文章
- 2022十大巅峰完本仙侠修真小说排行榜
- 一家长接孩子未戴口罩致30多人感染
- 3月新增本土感染者超15000例,各地疫情从何而来?
- 珊瑚适应气候变化
- 珊瑚为适应气候变化更换共生藻类
- 统一的老坛酸菜到底从哪里来?
- 截至3月15日12时,莱西疫情累计确诊病例782例、无症状感
- 3月15日0-12时,长春市新增本地确诊病例730例
- 邓伦发文致歉:深刻认识到错误,接受税务机关的一切决定
- 如何才能在股市中赚钱?巴菲特的投资秘诀
姐的欢喜 » 方大曾(摄影师,记者)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