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经历
沈尹默(1883年-1971年),原名君默,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中国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早年二度游学日本的沈老,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陈独秀曾批评沈尹默“字则其俗在骨”,因此两人关系不佳。1925年,在“女师大风潮”中,沈老与鲁迅、钱玄同等人联名发表宣言,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后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荐,出任河北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1932年,因不满政府遏制学生运动、开除学生,毅然辞职,南下上海,任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抗战开始,应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之邀,去重庆任监察院委员,曾弹劾孔祥熙未遂,不满政府之腐败,胜利后即辞职,卜居上海,以鬻字为生,自甘清贫,足见沈先生高风亮节。
沈尹默先生是陈毅先生进城后第一位拜访的民主人士,是第一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是周恩来总理任命的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历届上海市人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949年后,他先后参加了市政协、市博物馆、市文管会、中国画院、市文联、市文史馆的工作,亲自创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书法组织——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为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尤其对中国书法艺术和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主席曾接见过他,对他的工作和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中南海收藏书画集》的第一页乃是沈老写给主席的书法。总理家中和办公室都曾挂过沈老的字。著有《二王法书管窥》、《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妻释义》等。出版主要书法集、字帖有《沈尹默法书集》、《沈尹默手书词稿四种》、《沈尹默入蜀词墨迹》等,约二十种。诗词著作有《秋明室杂诗》、《秋明室长短句》等。
“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并肩战斗,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并在《新青年》等杂志上发表了如《月夜》、《三弦》等著名的白话诗篇,是中国新诗的最早倡导者之一。沈尹默先生在书法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甚至盖过了他的诗名。他和于右任是近现代中国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代书宗,分别代表帖学和碑学的两座高峰。他的书法主要取法二王、米芾等帖学大师,掺以北碑墓志的影响,精于用笔,清健秀润,自成一家,深受群众喜爱。晚年的沈尹默,侧重书法理论的研究和书法艺术的普及教育。著有《二王法书管窥》、《历代名家学术经验谈辑要释义》等多种理论著作和法帖。其学生谢稚柳、胡问遂、翁闿运等都是很有影响的书法家。1971年6月1日,备受"文革"迫害的一代书法大师沈尹默,病逝于上海,享年88岁。
艺术特色
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已故台北师大教授,国文研究所所长林尹先生赞沈老书法“米元章以下”。台湾大学教授傅申先生在《民初帖学书家沈尹默》一文中,有“楷书中我认为适合他书写的,还是细笔的楮楷,真是清隽秀朗,风度翩翩,在赵孟兆页后,难得一睹。”已故浙江美院陆维钊教授评沈老书法时,云:“沈书之境界、趣味、笔法,写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写到明代,已为数不多。”
沈先生的书法理论著作,则多发表于1949年以后,1952年的《谈书法》,1955年的《书法漫谈》,1957年的《书法论》和《文学改革与书法兴废问题》,1958年的《学书丛话》,1960年的《答人问书法》,1961年的《和青年朋友们谈书法》以及《和青年朋友们再谈书法》,1962年的《谈中国书法》和《怎样练好使用毛笔字》,1963年的《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上》,1964年的《书法艺术的时代精神》和《二王法书管窥》,1965年的《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中》,1978年的《书法论丛》,1981年的《沈尹默论书丛稿》。沈老书法作品广泛流传于海内外,深得人民的喜爱。特别是1981年出版的《沈尹默书法集》,比较全面地收集了他二十岁以后的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反映了他书法嬗变的全过程。1999年的《沈尹默手稿墨迹》则为他的草稿书扎精品四十余件,以行草为主。近年来故居在海峡二岸收集到沈老书墓志铭八种,从1921年到1960年,横跨四十年,可以看到沈老楷书从北碑、唐晋风味演变到自成独特风格的过程。乃为研究沈氏碑帖及学书者临摹之范本。其中一种为沈老在1921年为蒋(中正先生)母王太夫人书墓志(现陈列于台北中正纪念堂)。孙中山先生为蒋母写祭文并书“蒋母之墓”四个大字。此帖碑即将付印。
身为教授
桂林著名风景区“叠彩山”三个楷书,是1964年沈尹默先生所题书,笔势峻迈,饶有气势。沈老是近代著名书法家,中国历代书法家自清代末叶何绍基后,收入《辞海》者尚有沈尹默一人。沈尹默“五四”时,提倡新诗,旧诗词功力亦深。
1906年夏天,沈尹默从日本留学归国,回到故里浙江湖州后,就开始作诗练字,并为商界书写店号,他的书艺已为人们所喜爱。第二年,沈尹默受聘到杭州浙江高等师范学校教书,当时才25岁。沈尹默在杭州时,结识著名青年诗人刘季平,两人诗词往来,关系十分密切。
重阳佳节,刘季平邀沈尹默喝酒论诗,沈尹默乘醉即席赋诗《题季平黄叶楼》:“眼中黄落尽雕年,独上高楼海气寒。从古诗人爱秋色,斜阳鸦影一凭栏。”刘季平非常赞赏,请沈尹默用宣纸书写后,贴在书房里。刘季平说:“诗中‘从古诗人爱秋色’之句,正合我意。写景以抒胸怀。”几天之后,陈独秀外出归来,去看望诗友刘季平,他见书房墙上新贴的书法和诗,便打听沈尹默的住所。陈独秀求友心切,专门走访沈尹默,他自我介绍说:“我叫陈仲甫(陈独秀原名),在刘季平家看到你写的书法和《题黄叶楼》的诗,诗做得很高雅,我很欣赏,就是这张字,写得俗气了。”
陈独秀和沈尹默系初次见面,未作寒暄,就坦率地提出了看法。沈尹默第一次听到这些意见,开始感到很难堪,脸色很不自然,但细细一想,觉得自己所写的字,确是笔法软弱,不见骨气,认为陈独秀很有眼力,是难得的新朋友,应该努力改进。从此以后,沈尹默发奋钻研书法,从学褚遂良法贴开始,接着,遍习晋唐以及北宋苏米各名家,他更崇尚晋代二王的字,每天细心临摹,注重笔法,每每作出一笔,常常屏气练习,十分认真,终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13年的春天,沈尹默受北京大学代理校长何时之聘,到北大任教。他开始是教《诗经》和历史的,课余时间,仍不忘学书法,每逢假日就去故宫观摹唐宋以来的名家真迹,心领手记,深得神丰意趣之妙。过去“北京大学”四字,清丽秀润,劲健遒逸,人们称为“元宝字”,乃出于沈尹默的手笔。
代表作品
《东坡居士诗》
沈尹默的书法主要取法二王、米芾等帖学大师,且对唐代欧、褚、虞、颜诸家,以至北魏、汉碑等都有较深的研习,精于用笔,清健秀润,自成一家。其行书《东坡居士诗》四条屏,乃其艺术人生的巅峰之作。信手疾书,行笔从容,虽分四屏,却一气呵成。忘情笔墨间,点画精致,随心舞动,却驰不失范。通篇结体严谨,气韵紧密连缀,婉转流畅。据其从容、深厚的书法功力,以及所书内容来看,《东坡居士诗》应作于我国三年经济萧条期的1961年前后,看似书作东坡之词,实乃暗喻笔者之心境。
-
相关文章
- 长三角书法发展联盟成立 上海将推沈尹默书法艺术奖
- 2022十大巅峰完本仙侠修真小说排行榜
- 一家长接孩子未戴口罩致30多人感染
- 3月新增本土感染者超15000例,各地疫情从何而来?
- 珊瑚适应气候变化
- 珊瑚为适应气候变化更换共生藻类
- 统一的老坛酸菜到底从哪里来?
- 截至3月15日12时,莱西疫情累计确诊病例782例、无症状感
- 3月15日0-12时,长春市新增本地确诊病例730例
- 邓伦发文致歉:深刻认识到错误,接受税务机关的一切决定
姐的欢喜 » 沈尹默(中国新诗体裁的倡导者)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