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潘绥铭,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50出生,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曾留学美国,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方法、性社会学和性别人类学研究。现任中国社会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方法、性社会学和性别人类学研究。
生平
1950年,潘绥铭出生于一个高干家庭。九岁时,他的父亲就被发配,到三十岁时父亲才平反离休。
1968年,潘绥铭作为知青来到黑龙江国营农场。1973年,潘先生离开了黑龙江,回到了内蒙古,上研究生时,他的女儿已经8个月了。知青期间,潘绥铭当过红卫兵、狗崽子、农场工人、大集体镀锌工、工农兵中专生和机关小职员。
1981年,31岁的潘绥铭已经是8个月大的孩子的父亲。
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随后被分配到人大历史系。系主任号召年轻教师开新课,他报了门《外国性观念发展史》,竟获批准,被首届学生斥为脸皮厚。
1987年,潘绥铭索性调到社会学系,正式开始从事性社会学的研究。
1998年,潘绥铭在广东东莞完成了他的第一次红灯区社区考察。此后他带领学生定向调查了全国21个红灯区和其中近1400位小姐、妈咪、老板、帮工与相关人物。出版研究中国地下性产业的专著《存在与荒谬》,中国青年报和南方都市报以教授卧底曝光性产业为题加以报道;在他2000年的新书结尾记录了这样一件事:一位接受他访问的妈咪(性产业从业者)在送别时说:你娶我吧!
出国经历
意大利罗马大学性意义的历史变迁研讨会,1990/10/13-23;
美国密西根大学,访问学者,1993/6/13-9/20;
英国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1994/11/30-1995/6/25;
美国匹斯堡美国性科学研究会,1996/5/6-15;
加拿大温哥华第四届世界艾滋病大会,1996/8/1-11;
瑞士日内瓦第五届世界艾滋病大会,1998/6/28-7/6;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讲学,1998/10/11-11/13。
学术研究
青少年性问题,性教育及性健康研究,婚姻家庭研究。从1998到2010年,潘绥铭及其团队共定性研究过中国23个“红灯区”,访谈过1132个“小姐”,239个“妈咪”或老板,以及212个嫖客,出版了中国地下性产业的专著《存在与荒谬》。
从1985年开始,在中国创立与推广性社会学,主要是在连续的多项实证研究的支持下,奠定了该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并创立了一系列新的基本概念:初级生活圈、中国性革命、性产业、性化、亲密消费、性生活的内在矛盾等。
思想
性学家
潘绥铭是性学家,曾自谓:“饭岛爱永远活在我的硬盘里,我也看耽美漫画。”潘绥铭不认同“处女情结”,认可“婚前性行为”鼓励年轻人恋爱,“在校期间没有谈过恋爱等于白念四年,这是教育部长的失职,该为此道歉!”并且撰文提倡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性教育只应该有一个‘终极关怀’的目标:帮助所有的个体,尤其是下一代,都尽可能多地获得‘性福’。性教育面对的是人,是青春。这些,我们牺牲不起,也没有权利去牺牲。”
爱情论
潘绥铭诠释“什么是爱情”时说:“中国传统上只有夫妻恩爱。浪漫情爱,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公元11世纪,法国普罗旺斯省出现了第一个歌颂浪漫爱情的游吟诗篇《罗兰骑士之歌》(实际上“La Chanson De Roland”中几乎完全没有女性角色,仅在诗歌最后数行简单交代了罗兰的恋人闻其死讯悲痛而亡),在那之前没有这东西,在西方经过1000年的成长,五四之后传到中国。现在但凡读书人,受过点教育的人,都信仰这个。那么在浪漫情爱出产地西方,为什么出现了性爱分离?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爱情难于实现哪,这不就是这么简单吗?西方性革命为什么首先从大学生中刮起来,尤其在美国特别明显,跟这个有相当大的关系——爱情的幻灭。美国进入性革命的第三阶段,性和爱分离了。”
处男处女情结
2010年,潘绥铭在广州大学演讲中解说了自己的“处男处女情结”观点:“我们过去把性欲定义太窄了,只定义为男女上床,性幻想这些算不算啊?如果你把这些精神活动加起来的话,男性性欲最旺盛的是青春期的第一年。其实对于男性来说,你就想到处女的问题,有处男吗?男生从青春期第一天开始就遗精,性梦至少三天一回吧,性幻想至少一天五回吧?”他指着男大学生们问:“其实你就经常这样过着性生活,都十来年了,你还说你是处男?!”
one night stand
2004年11月,潘绥铭在广东省科学馆作“21世纪中国的性问题”性学讲座,为“one night stand”等最新性词语做了自己的注解。潘绥铭认为“one night stand”的主要特征是“邂逅相逢”、“就性论性”和“互不纠缠”,而并非很多人认为的买卖淫。
性工作者
2004年11月,潘绥铭在广东省科学馆作“21世纪中国的性问题”性学讲座,对于“性工作者”,潘绥铭表示了自己的观点:“小姐也是人,对她们进行的研究,也必须是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
学术兼职
卫生部预防艾滋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民政部婚姻家庭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性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性学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
北京市性健康研究会副会长
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艾滋病工作网络副主席
中国-英国政府预防艾滋病合作项目的国家级专家
GLOBAL BIOETHICS(《全球生命伦理学》杂志,意大利)编委(1990年至今)
代表性著作
1、《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史》,河南人民出版社,潘绥铭著,1988年5月出版,405页,30万字。(2000年改版为《性的社会史》,由同一个出版社出版)
2、《中国性现状--潘绥铭性学专题》,光明日报出版社,潘绥铭著,1995年6月出版,630页,55万字。
3、《性学与性社会学》,福特基金会出版(未公开发行),潘绥铭著,1996年-1999年连续四次修订。16开,286页,47万字。
4、《性,你真懂了吗?-21世纪性学读本》,中国检查出版社,潘绥铭著,1998年1月出版,482页,42万字。
5、《中国性学百科全书?性社会学卷》(主编、唯一撰稿人),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8年2月出版,381-420页,11万字。
6、《存在与荒谬--中国地下性产业考察》,群言出版社,潘绥铭著,1999年1月出版,304页,30万字。
7、《中国大学生的性行为,1991-1997》,商务印书馆,潘绥铭、曾静著,2000年3月出版,31万字。
8、《生存与体验--对一个红灯区的追踪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潘绥铭著,2000年9月出版,45万字。
代表性论文
在国际上发表的英文论文29篇。在国内发表的中文论文、文章96篇。
《恋爱也应重视性选择》,四川省期刊优秀论文奖,1989。
《婚后性生活之目的》与《寻求婚后性生活的美好感受》,中国法制期刊优秀论文奖,1989。
科研项目“北京市婚姻新情况”,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等奖,1992。
论文《北京市婚姻质量调查报告》,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993。
参与科研项目“创建完整的社会学教学体系”,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3。
论文《艾滋病高风险性行为的KAPR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奖,1994。
论文《中国当前的性存在》,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1997年6月。
文章《新婚,请注意性心理协调》,国家计生委系统科普刊物优秀作品奖,2000年5月。
主要译著
《金西报告──人类男性性行为》,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
《女性性行为──金西报告续篇》,团结出版社,1990年。
《美国人的性生活》,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因科研资金使用不明被处分
科技部党组2014年10月通报巡视整改情况称,国家审计署2012年4月审计发现,潘绥铭教授承担的由卫生部牵头组织实施的“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有关子课题在审计时发现存在问题。潘绥铭因“科研资金使用不明”受到了行政处分,从二级教授降为三级教授,退休年龄也提前到60岁,故其已于前年退休。潘教授长期主持对中国性工作者的大型访谈,其中牵涉到给性工作者访谈报酬的问题,而此次事发的原因也正与此笔报酬因无法开发票而导致使用不明有关。
-
相关文章
- 2022十大巅峰完本仙侠修真小说排行榜
- 一家长接孩子未戴口罩致30多人感染
- 3月新增本土感染者超15000例,各地疫情从何而来?
- 珊瑚适应气候变化
- 珊瑚为适应气候变化更换共生藻类
- 统一的老坛酸菜到底从哪里来?
- 截至3月15日12时,莱西疫情累计确诊病例782例、无症状感
- 3月15日0-12时,长春市新增本地确诊病例730例
- 邓伦发文致歉:深刻认识到错误,接受税务机关的一切决定
- 如何才能在股市中赚钱?巴菲特的投资秘诀
姐的欢喜 » 潘绥铭(中国社会学会副秘书长)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