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范立础,男,1933年生,浙江镇海人,1951年9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52年9月全国院系调整,转入同济大学路桥系攻读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1955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同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结构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曾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桥协常务理事及中国团组主席,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振动控制分会副理事长,《土木工程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等职。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范立础教授四十余年来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桥梁结构设计理论和桥梁抗震领域内获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主编教材与科研专著十余本,90年以来发表论文近150篇,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四十余名。在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了桥梁抗震研究室,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稳定的学科研究队伍。创造性提出三水准设防三阶段设计的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率先系统研究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并主持编制大型应用软件,已在全国二十余座重大桥梁工程上应用。已编成二本抗震设计指南,并主编我国首部摮鞘星帕嚎拐鹕杓乒娣稊。在国内,七五、八五、九五都参加大型国家级研究课题。先后获得茅以升桥梁大奖(个人成就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等各类重要奖项十余项。为国内公认的桥梁抗震学科的开拓者和带头人。
范立础教授现任国际桥协常设委员会委员、中国小组主席,积极开展国际学术活动,与美国、加拿大、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现美国国家地震中心又邀请范立础教授建立长期的学术联系机构,每年开展学术讨论,论题是特殊桥梁的抗震设计。鉴于他在桥梁抗震学科上的成就,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人物经历
1952年9月,19岁的范立础到同济大学就读。从此,他的命运就与这所名师云集的著名高等学府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他成了同济大学的一个细胞,一条脉络。他常说,没有同济大学,就没有今天的范立础。
逆境中的范立础用沉静与反思战胜了厄运带来的不幸和怨气。他一方面认真劳动,一方面偷偷四处找书看。对专业的积极探索从未中断,这也为他日后的厚积薄发积攒了巨大的能量。
最早在70年代末,唐山地震以后范立础就成立了学术团队,一直坚持了近三十年。对范立础来说,他就是这个团队学术的带头人,总的学术的指导和方向的把握。从80年代初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没有几个人没有看过他的书,整个桥梁界绝大部分人都是读了他的一本叫《桥梁工程》的书。 学术上的绝对平等和自由,是范立础团队成员的共同感受。范立础觉得一个团队能搞得好,简单的一句话:发挥人家的优点,容忍别人的缺点。而范立础的淡泊名利,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他的整个团队,使得大家能够保持一种非常平和的心态,去专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三十年来,范立础带领研究团队坚持抗震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创新研究,为我国的大跨度桥梁建设支撑起坚强的科技脊梁! 苏通长江大桥,跨径1088米,是世界跨径最大的斜拉桥。其5000米长的引桥共105个桥墩,应用“大吨位双曲面全钢减隔震支座”400多套,直接节约工程造价约3.9亿元。这种减震支座正是范立础团队研发出的产品。
据统计,中国正在建设的400米以上大跨度桥梁有23座,范立础团队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其中的16座,占70%。解决了我国重大桥梁抗震设计的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走近年近八旬的范立础院士,我们被他的求索人生深深吸引……
2010年1月11日,“2009年度中国国家科技奖励大会”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同济大学范立础院士担纲的“大跨、高墩桥梁抗震设计关键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已被国家行业标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采用,并分别应用于(世界最大跨度拱桥)上海卢浦大桥、(国内第一座跨海大桥)东海大桥、(世界最大跨度双层斜拉桥)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大桥等30余座国家重大桥梁工程中,突破了经济合理地保证大桥抗震安全的关键技术难题。
范立础教授四十余年来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编教材与科研专著十余本,1990年以来发表论文近150篇,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四十余名。在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了桥梁抗震研究室,形成了一支业务水平高、团队稳定性强的学科研究队伍。2001年,范立础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事迹
范立础是著名桥梁和结构工程专家。男,1933年6月出生于上海,浙江镇海人。
1951年9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52年9月全国院系调整,转入同济大学路桥系,攻读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于1955年7月毕业,分配留校工作。历任助教、教员(1955.8-1978.2);讲师、副教授,任桥梁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和土木建筑试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1978年2月-1986年5月);教授,任教务处副处长(1986年5月-1987年5月);后任结构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1987年6月-1997年9月)。现任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997年9月至今),并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桥协(IABSE)常委会交替委员及中国国家团组主席。2001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自1955年以来从事桥梁工程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桥梁空间计算理论、荷载横向分布、混凝土徐变、预应力混凝土连续体系性能的研究中取得了多项成果。1980年以后主编了《桥梁工程》统编教材一、二版,被全国十三所高校所使用,最新编写的《桥梁工程》上册已于2002年初出版。
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大量修建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T构和连续梁桥。范立础院士及时汇集了国内外设计施工经验,总结了自己的研究成果,1988年编写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出版后在桥梁界受到高度评价,并列入优秀图书。
唐山地震后,在李国豪院士领导下建立了桥梁抗震理论研究课题组,他攻关桥梁抗震理论,国内首次编写了桥梁平面杆系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程序。领先研究了橡胶支座减隔震设计理论,并对规范中结构综合影响系数的合理取值进行了理论分析,被《公路工程抗震规范》1989年版所采用。
1990年以后,迫切需要建立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计方法,首次提出二水准设防、二阶段设计准则,率先建立了大跨度桥梁空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理论和计算方法,开发了软件在上海南浦大桥、东海大桥等近30余座大跨度斜拉桥、悬索桥和连续刚构、拱桥的抗震性能研究中得到应用,受到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和赞扬。上海杨浦大桥抗震研究中对锚墩地震力影响及时提出意见,采用冲击 销减隔震原理改善了设计,这一结论意见的正确性被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中斜拉桥的锚墩支座破坏的震害所证实。结合重大工程抗震研究成果,编写了悬索桥抗震指南。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城市高架和复杂立交工程日益增多,根据近代20年来美国和日本的震害教训,首创复杂立交空间耦连抗震设计方法(以往,国内外分离为独立高架桥作抗震分析),应用于上海市成都路三层独柱式立交桥的抗震设计和亚洲最大的莘庄立交工程抗震评估。研制的一、二代橡胶抗震支座和缓冲挡块都已获得国家专利,目前正研究大型高阻尼橡胶抗震支座;抗震支座与缓冲挡块已在汕头海湾二桥和天津新永定桥等工程中得到应用。
1998年,对上海将修建城市高架道路与地铁轨道交通合用的双层高架系统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理论和拟动力试验研究。首次在桥梁抗震设计中引入了三水准设防三阶段设计准则,研制了轨道系统的单元计算模式,应用了延性抗震设计方法和能力保护等准则,并编写了双层高架桥抗震设计指南。
经过20年在桥梁抗震学科上系统和长期的研究,获得了系列科研成果已有充分的理论储备,在两本指南的基础上,于2001年初编写了我国首部《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征求意见稿,2003年完成第三稿。它将是国内外适用范围最广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首次引入三水准设防三阶段设计和基于性能的准则,强调结构动力概念设计,增加延性抗震设计和减隔震设计准则,加强构造措施,它可以应用于梁桥、高架与立交桥、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的抗震设计。
范立础院士在桥梁抗震领域中系统和持续的工作获得丰硕的理论与应用成果,他率领学科组成员编写《桥梁抗震》,获得华东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为配合新规范的推行,特编写了《桥梁抗震理论及应用丛书》(一套四册),已于2002年初出版。获得(主持或参加)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
1992年起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八五”重点项目“建筑结构抗震抗风的振动控制研究”,1993年承担了国家攀登B计划研究项目“重大水利及土木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设置标准基础研究”中的大跨度斜拉桥、悬索桥工程控制和有关大型桥梁结构可靠性与耐久性设置标准基础研究,1998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复杂体系的关键科学问题与设计理论”中“特大跨度桥梁结构体系和抗风抗震研究”子课题。
积极组织国际学术活动,如组织中、美国家基金会支持的中、美、日结构控制讨论会(1993);组织两项中、美合作科研项目;参与发起和组织EASEC的系列国际会议(1986年至今已召开了9届);1995年开始组织中、加、埃三国结构抗震的学术讨论会。2002年建立中、美特殊桥梁抗震设计合作研究和四年系列学术讨论会(2002—2004),促进了国际合作研究,继后,又鉴定中美桥梁抗震有关项目的合作研究意向(2005-2008)。
范立础院士作为我国桥梁抗震学术带头人,其研究成果奠定了在国内桥梁抗震领域的领先地位,在国际地震工程界有一定影响。1988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国家级专家称号。由于他在桥梁工程上的成就和担任国内十几座大桥的技术顾问,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获得茅以升桥梁大奖(个人成就奖)。他培养了40余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人物成就
范立础院士领衔大跨高墩桥梁抗震设计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我校的历史性突破,也是上海唯一的一等奖。“喜报”赫然置顶于同济大学校园网,师生们无不为之振奋。这边,一袭暗格条纹西装的范立础走在校园的林阴路上,依然中气十足,声音洪亮,隔着一段距离,记者仍能听到他与同事的对话,谈论的依然是大桥。大桥,是他全部的工作,也是他全部的生命。77岁的范立础淡泊名利,他说:“我期待着学生们快快成长,我愿做后生们的‘人生例题’。”
30年实现桥梁大震不倒小震不坏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敲响了建筑防震的警钟,也开启了同济大学的抗震研究。范立础告诉记者,当时他们去灾区调研,发现房屋构件根本不防震,才会导致如此重大的损失。他的恩师、时任同济大学校长的李国豪院士立刻意识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筑物防震,尤其是大型桥梁、公路的防震将越来越重要。李国豪院士当即给范立础布置了一个课题:研究桥梁抗震技术。没想到,这个课题一接手就是30年。30年来,课题组不断追赶国际同行的先进水平,引领国内的桥梁抗震研究。如今,这个研究团队已拥有11位专职研究员,培养博士、硕士100余人,还为社会培训了300多名高级技术管理人员。
在桥梁寿命期内,破坏性地震发生概率非常小,要求结构所有构件都能抵御极端地震而不发生损伤,既不经济又不现实。范立础院士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寿命期与性能的大跨桥梁抗震设计方法,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实现桥梁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突破了如何经济合理地保证大桥抗震安全性的关键技术难题。如今,“大跨高墩桥梁抗震设计关键技术”已在国家行业标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中得到体现,并成功应用于多座世界顶级大桥的抗震设计中。据统计,我国正在建设的400米以上大跨度桥梁有23座,其中16座采用了范立础团队的成果。他因此被誉为“彩虹的脊梁”。
多方奔走,呼吁重大工程强制装强震仪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夺去了数万同胞的生命,不少桥梁瞬时垮塌。范立础团队的技术成果应用于四川雅泸高速公路的30余座桥梁都完好无损。作为一位桥梁抗震专家,范立础多次参加相关研讨、讲座,为灾后重建工作献言献策,并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范立础认为,国内强震记录台站偏少,在重大工程建筑物上安装强震仪、风速仪,记录和观察地震期间的相关数据,非常有必要。但由于强震仪价格不下10万元,比较昂贵,范立础就建议在地震区的新建高层建筑中强制安装,费用由开发商承担。
针对地震后不少人以房屋是否倒塌来判断其建筑质量优劣的状况,范立础呼吁,中国要引入“工程法医”制度,通过多种检测手段综合确定建筑毁损的原因。他说,地震中建筑倒塌的原因不仅涉及地震本身的因素,还要从建筑设计、出图纸、施工等多个环节进行严密细致的评估。范立础希望,“工程法医”对灾区建筑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检”,为形成适用于我国的强震区建筑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建筑设计、施工单位实行问责制。从北京领奖归来,当记者向范立础表示祝贺时,他语重心长地说:“与得奖相比,我更希望防震意识深入人心。一次地震灾难,可能毁了几十年的建设啊!”他还透露,在国家“985”平台二期项目的支持下,一个世界首创的四线台震动台正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建造,届时可以完成全球最先进的地震模拟试验。
愿做桥梁,让学生踩着肩膀成长
问起范立础,为什么会与桥结下不解之缘?范院士饱含诗意地告诉记者:“桥是人类发展的使者和帮手。没有桥的发展是艰难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多少名城,因为没有桥而水运式微,日渐衰落。桥让城市与城市相连,让信息与信息交汇。”“我要做一座桥,我就是一座桥。”恩师李国豪院士的这句话,范立础记忆犹新,“没有李国豪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所以我要像他那样成为一座桥,让更多的学生踩着肩膀成长。” “是座桥就得有无私的胸怀。”范立础说,“教师就应该有教无类。”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范立础始终恪守这个信条。他认为,教书育人不能按最差的水平来教,这样的话,好学生就学不到东西;人才划分的标准应该多元化,更不要去要求每个人都变成精英,但每个人都应该通过教育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听范先生的演讲,因为它充满智慧与想象力。一名学生告诉记者,范老师曾经向他们讲起开着汽车环游世界的故事:“说不定哪一天大家就能开着汽车从南美洲,经巴拿马运河到北美洲,过白令海峡到亚洲,然后到欧洲。现在北欧好几个地方都有了跨海大桥,一路开呀开,开到非洲,绕着非洲大陆,到亚洲,再回到中国。”范先生娓娓道来,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笑声、掌声响成一片……
人物荣誉
五十年来,在桥梁结构理论方面获得多项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唐山地震后,在国内开创了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及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研究,在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桥梁抗震学科,对桥梁减震、延性及特异桥梁抗震设计作出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三十多座桥梁,如上海杨浦大桥、长江江阴公路大桥、上海双层高架、立交桥等。
其成果曾获省部级特等奖(1999,排名11)一项和省部级一等奖(1999、1986、2001,排名1、4及7)三项等各类奖项共十一项。1990年以来国内外发表论文180余篇,中文专著10本,英文专著1本。在国家七五、八五、九五,主持或参加了重大科研项目,成果被评为国际先进水平,现正负责编写我国首部《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范立础教授四十余年来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桥梁结构设计理论和桥梁抗震领域内获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主编教材与科研专著十余本,90年以来发表论文近150篇,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四十余名。
在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了桥梁抗震研究室,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稳定的学科研究队伍。创造性提出三水准设防三阶段设计的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率先系统研究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并主持编制大型应用软件,已在全国二十余座重大桥梁工程上应用。他主编了公路和城市的多部抗震指南和规范及有关的理论和应用丛书。在国内,七五、八五、九五都参加大型国家级研究课题。先后获得茅以升桥梁大奖(个人成就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等各类重要奖项十余项。
国际影响
为国内公认的桥梁抗震学科的开拓者和带头人。 范立础教授现任国际桥协常设委员会委员、中国小组主席,积极开展国际学术活动,与美国、加拿大、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现美国国家地震中心又邀请范立础教授建立长期的学术联系机构,每年开展学术讨论,论题是特殊桥梁的抗震设计。
著作
论文180多篇,中文专著10本,英文专著1本。
负责编写中国首部《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人物逝世
2016年5月3日上午,中国桥梁抗震学科的开拓者和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立础因病去世,享年83岁。
-
相关文章
- 2022十大巅峰完本仙侠修真小说排行榜
- 一家长接孩子未戴口罩致30多人感染
- 3月新增本土感染者超15000例,各地疫情从何而来?
- 珊瑚适应气候变化
- 珊瑚为适应气候变化更换共生藻类
- 统一的老坛酸菜到底从哪里来?
- 截至3月15日12时,莱西疫情累计确诊病例782例、无症状感
- 3月15日0-12时,长春市新增本地确诊病例730例
- 邓伦发文致歉:深刻认识到错误,接受税务机关的一切决定
- 如何才能在股市中赚钱?巴菲特的投资秘诀
姐的欢喜 » 范立础(中国工程院院士)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