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姐的欢喜姐的欢喜

徐继畬(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

人物生平

乾隆六十年十月二十四日寅时(1795年12月4日),徐继畬出生在山西省代州五台县(今属忻州市)东冶镇东街“司马第”的清贫的士宦之家。父亲徐润第,进士出身,任过内阁中书,湖北施南府同知等职。

徐继畬自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儒学的熏陶,曾随父寓京师,师从著名文学家高鹗等名人。嘉庆十七年(1812年),十八岁入县学。次年中举人。

道光六年(1826)中进士,朝考第一,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道光七年(1827年)丁父忧在籍,整理完成父亲徐润第的《敦艮斋遗书》。此书以心灵自由为主旨,熔心学、气学、易学为一炉,深入批驳了宋元以来的官学——朱熹理学,继畬因此完成迎接西方挑战的思想准备。

道光十年(1830年)服阕入都,授翰林院编修。

道光十三年(1833年),补陕西道监察御史。期间上疏弹劾忻州知州史梦鲛以及保德知州林树云等人,并且上疏提议实行简政,深合道光帝意见,因此道光帝召徐继畬入朝觐见,向他询问各种时事,徐继畬都对答如流,深得皇帝欣赏。据传道光帝读其《政体宜崇简要疏》,“大感动,因召对前席,与谈时事,至为流涕”。

道光十六年(1836年)十月,外任广西省浔州府知府。从此青云直上,历任福建延津道、汀漳龙道等职。鸦片战争时在漳州前线奋勇抗英。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徐继畬入觐,叠蒙召见,道光帝询各国风土形势,奏对甚悉。迁两广盐运使,旬日,擢广东按察使。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迁福建布政使。道光帝让他以布政使之职,以专派之员办理开放厦门、福州两口通商通行事宜。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春,徐继畬和美国新教传教士雅裨理在厦门进行了历史性对话,中国人始知以古希腊为孤本、为母体的西方现代民主政治思想和制度,始知通过选票取得合法性、创古今未有之局的美国共和政体和华盛顿。徐继畬又广泛接触了西方来华人士,对自己国家的专制制度的合法性和永恒性深表怀疑,五年数十易稿,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出版的《瀛环志略》,率先突破根深柢固的天朝意识和华夷观念,将中国定位于世界的一隅,引进了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价值体系,纪录了当时世界以民主政体为主导的各国各类政体,宣扬西方民主制度和理念。对通过选民的选票取得合法性的各国民主制度推崇备至,在黑暗的东方专制大国点燃了幽微的民主烛光;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十月,升任广西巡抚。十二月,改授福建巡抚。当时,正值闽浙总督刘韵珂因病乞假,徐继畬便兼任闽浙总督。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公历7月4日,华盛顿特区为华盛顿纪念塔奠基,并向各州、各国征集纪念物。在来华美国传教士帮助下,咸丰三年(1853年),浙江宁波府向美国赠送了一块花岗岩石碑,用中文刻有徐书中赞美华盛顿总统的上述两段按语。这块石碑镶嵌在该塔内西壁200多英尺的高度,表现了东方人的见识,成为中美早期友好关系的里程碑。

太平军北伐,朝廷命徐继畬督办上党防堵。事竣后主讲平遥超山书院以自给。其间研读《后汉书》,探索历代皇朝周期性盛衰的道理,有批语两千余条、十余万字,原书在山西省博物馆。

道光三十年(1850年),徐继畬因在处理神光寺事件时的方法与林则徐等人的意见不合,被言官多次上书弹劾,终在咸丰元年(1851年)因“身膺疆寄,抚驭之道,岂竟毫无主见,任令滋扰”的理由被革职,并召回北京,接受咸丰帝的当面问询。与咸丰帝对答完毕后,咸丰帝评价他为人朴实,但因言官弹劾势重,还是被降为太仆寺少卿。

咸丰二年(1852年),上《三渐宜防止疏》,劝咸丰帝勿大兴土木,勿耽于女色,勿偏听偏信。咸丰上谕:“意深辞婉,‘置诸座右,时时省览,可当箴铭。”未经考差授四川乡试正考官。同年,吏部追查徐继畬在巡抚任内逮捕罪犯延迟一事,徐继畬因此被彻底罢官,回到故里。当时正逢捻军之乱以及回民起义,徐继畬协助官府率领团练协防辽州、上党、阳城等要地,深受当时兼任山西巡抚的沈桂芬的好评。

咸丰六年(1856年)他被平遥超山书院董事会特聘为书院山长,于教业之余,倾心写诗作文、从事学术研究。

同治四年(1865),两宫皇太后命其入京,徐继畬被重新起用,命参通商事务,以三品京堂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协助恭亲王奕訢办理洋务。

同治五年(1866年)总理衙门重印《瀛环志略》,“中外奉为指南”。同年,授太仆寺卿,授二品顶戴。

同治六年(1867年)正月二十一日(1867.2.25)任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即中国现代第一所高等学校的首任校长,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初创时期。他与总署王大臣推出激进的同文馆改革计划,因倭仁等守旧派的阻挠而失败,日歔欷不自得。同年秋,美国第17任总统安德鲁·约翰逊和国务卿西沃德,请著名画家普拉特,制作了一幅斯图尔特的华盛顿画像的复制品,由驻华公使蒲安臣将这幅画像赠送徐继畬,并举行赠送仪式,蒲安臣致辞。徐继畬答辞称:“因思贵国中华盛顿首建奇勋,创为世法,以成继往开来之功,其必传于世无疑也”。一如既往地肯定民主制度,在时间和地域上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同治七年(1868),为美国新教传教士、同文馆教习丁韪良编的中国第一部系统自然科学声光电化著作《格物入门》作序。

同治八年二月初二日(1869年三月十五日),以老病乞休,奉旨以二品顶戴致仕。

同治十二年(1873年),值徐继畬中举60周年,奉旨准其重赴鹿鸣宴,以惠耆年,并赏给头品顶戴。同年三月初三日辰时(1873年3月30日),徐继畬在家中去世。

主要影响

徐继畬体恤民情,为官清廉。由于他接受过扎实的儒家教育,“民为贵”的观念在他的思想上有着深刻的烙印。他在《政在养民论》一文中曾说:“古圣人陈谟赞化,不曰治民,而曰养民”,又说:“富国而不知富民,固不足以曰养。”在他看来,为官者的主要任务是“养民”而非“治民”,任何伤害百姓的行为都是不能允许的。因此,他对当时官场上的贪污腐化之风深恶痛绝,始终坚持自身清廉。他曾向友人说:“弟虽外任十余年,家中并未置有田产”,“在平遥馆俸每年二百四十金,不足供家中食指。祖遗薄产,折变殆尽。”竟到了贫困潦倒的境地。在清代后期的官吏中,象徐继畬这般清廉的,虽不能说没有,但实在很少。

轶事典故

禁鸦片论

徐继畬是位爱国的官吏,他在任福建汀漳龙道期间,著有《禁鸦片论》,详细论述了“鸦片之害与禁治之方”。他认为鸦片贸易是“英夷之剥我元气而富强其国者”,乃“唯利是图”。在如何禁烟问题上,徐继畬主张严禁,他指责把“英夷为寇,扰乱海疆”归咎于鸦片之禁的论调是“因噎而废食”。他提出的惩治之法是“先贵而后践,先富而后贫,先内而后外,先豪猾而后良弱”。基于对资本主义国家情况的了解,他主张既要禁止鸦片贸易,又使殖民主义者找不到发动侵略战争的藉口。在当时国力十分虚弱,无力抵抗外国侵略的情况下,这种意见不失为一种比较稳妥的办法。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徐继畬的建议,并没有受到当局的重视。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后,为保卫民族利益,徐继畬坚决抵抗。道光二十年(1840)四月,英国军舰驶入穿山洋,闽边骚动。七月徐继畬调晋江漳龙道。时厦门告急,徐继畬沉着备战,亲自调集民兵,采集大木排,桩塞镇门各港口,指挥军民共同扼险固守。敌知有备,未敢侵扰徐继畬防守的地区。第二年(1841)七月,英军强占厦门,他督兵勇昼夜防守与厦门一水相望的漳州,曾与城门共存亡。徐继畬曾向家人表示:“城如不保,陈忠愍公(隋朝的陈启泰)祠内,吾尽节处也。”表现了赤诚的爱国之心。八月,浙江定海、镇海等地接连失败,徐继畬亲眼目睹了清军的惨败,他总结失败的直接原因时说:“我之官兵则承平日久,人不知战,名之为兵,实则市人,无纪律,无赏罚,见贼即走,此其所以败也。”又慨然长叹道:“二百年全盛之国威,乃为七万里外逆夷所困,致使文武将帅,接踵死绥,而曾不能挫逆夷之毫米。兴言及此,令人发指眦裂,泣下沾衣。”其忧愤之情溢于言表。

主要作品

《瀛环志略》

《禁鸦片论》

人际关系

父亲、徐润第

师、高鹗

历史评价

论曰:咸丰中四方多故,文宗悒悒,恒抱疾。京师用不足,大钱钞票,法立弊滋。王茂荫屡进谠言,均中利害,清直为一时之最,宋晋亦其次也。袁希祖、文瑞皆有所论列,而徐继畬直箴君德,所举三防,陈义尤高,发桂言军事亦有识。廉兆纶助守江西,雷以諴分防江北,并著事功。陶樑为文学老宿,吴存义、殷兆镛并侍从清望,存义视学滇、浙,能得士心,兆镛慷慨论事,於乡邦疾苦冀有补苴,何言之深也!

姐的欢喜 » 徐继畬(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