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姐的欢喜姐的欢喜

体育应试化问题 应试化不能违背体育精神

体育应试化问题,在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令人担忧的情况下,加强学校体育运动的呼声一直很高。但事实是把体育加入了考试范畴后,却渐渐起到了相反的效果,体育应试化造成了学生们身心负担的提高。如何化解这个问题是我们的教育需要急迫解决的。

体育应试化问题

0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健康生活”作为六大素养之一,想要学生健康生活,必须给其真正减负。这种减负不光是身体上的减负,更是心理上的减负。体育应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而不是负担,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将体育纳入中考范畴,看似强化了体育科目的地位,但在应试教育取向大格局尚未变动之时,这样做只会迫使学生接受魔鬼式的体育强化训练,对改善学生体质健康而言显然是一句空谈。

化解这种尴尬,需要先解决教师、家长和学生重视度不够的问题。语数外老师瞧不起体育老师,侵占体育课时在所难免;家长忽视孩子身体锻炼,难免以“要赢在起跑线上”的说辞逼迫学生埋头苦学;对学生而言,其受老师和家长观念的影响,对体育课也可能心不在焉、得过且过。这样的现实,才是对体育最大的伤害。

从现实来看,体育应试化,到头来苦的依然是学生及其家长。与其通过中考的形式倒逼学校重视体育教学,倒不如真真实实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留出充裕的休息时间,让学生培养自身体育爱好。而发自内心地喜欢某一体育项目,才能真正实现强身健体的目标。

体育应试化问题 应试化不能违背体育精神(图1)

02

随着体育成绩被广泛计入中考分数、且分值逐年提升,部分地区的校外体育辅导班纷纷冒出,应试化导向明显,这也同时倒逼校内体育课程设置要更加合理。

体育成绩纳入中考总分,初衷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改变青少年不注重身体锻炼的现状,但分数这一“指挥棒”带来了“只要考试、必有培训”的现象。

体育运动是健康的重要保障,值得一生坚持。原本是为培养孩子兴趣和一技之长的课外体育培训,变为应付考试的“冲刺班”,这种短期逐利行为违背体育精神,“以考促练”的制度设计也值得思考。

应试辅导生意兴隆,折射校园体育课设置存在问题。一直以来,体育课在学校受重视的程度并不如文化课,不仅课时安排有限,还经常面临“体育老师生病”等文化课侵占的现象,以考不考试、占多少分来判断课程价值的导向仍待扭转。

学校不敢放手开体育课,也有部分原因来自学生家长。体育运动常与磕磕碰碰相伴,扭伤胳膊崴到脚在所难免。但是有些家长过于心疼孩子,一出现受伤就上学校“维权”,导致跳山羊、标枪等“危险”运动项目几乎从中小学体育课上绝迹,锻炼爆发力、毅力、挑战精神的体育课程明显减少。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从有利于打造健康体魄的角度出发,强化评价机制和课程的合理设计,避免应试导向给体育课套上重重枷锁,从根本上改变“考试要求提高,孩子缺乏锻炼”的脱节问题。同时,家长也需要对学校多一些理解,让孩子经历摔打、磨砺出更坚韧的身心。

以上是有关体育应试化问题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可圈可点网站。

姐的欢喜 » 体育应试化问题 应试化不能违背体育精神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