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周小平 通讯员 马莉 刘欢瑶 摄影报道
校园里,上学路上,跑步途中……马大哈难免会丢三落四。东西丢了去哪儿找?捡到失物了又该交给谁呢?在西南大学,这些都不是事儿。4月27日,“学习践行五四精神”西南大学火柴头志愿服务找寻失物10000件暨失物招领公开日活动在该校南区樟树林举行,小小“火柴头”,照亮了失物回家路。
▲校园丢了什么东西,快找“火柴头”。
2013年12月,西南大学学生们自发组建了“火柴头”志愿者,最初,只是一两个人的尝试,最终发展为一群人的坚持。当年,“火柴头”发起人之一李伯菊还是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的学生,参加了学校的勤工俭学,在教学楼值班室值班。细心的她发现,尽管学校在食堂、各个教学楼都设有失物招领点,但失物越堆越多,有些同学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丢了东西。于是,她和班上另外两位同学一起,形成了“火柴头”志愿者雏形。
火柴头发起人、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辅导员陈伦超介绍,“火柴头”取意于“众人拾柴火焰高”,小力量发挥了大爱心大温暖。目前,火柴头已经发布了15000多条信息,归还了失物10000件,其中包括服装卡、一卡通、眼镜、手机以及宠物等。
▲展示的失物,有手机、手表、鼠标等。
当天,第10000件失物找到失物,交还仪式颇有仪式感,来自化学化工学院的研究生叶启超同学作为第10000件失物的失主,从火柴头爱心大使匡世瑶手中接回了自己遗失的身份证。身份证失而复得,叶启超很是感激。爱心大使匡世瑶形容这一过程为一次“爱心的传递”。“我也受到过别人的帮助,所以我觉得帮助别人特别开心,希望大家都去主动帮助别人,不管你有没有受到帮助。”匡世瑶说。
▲第10000件失物归还给失主,充满仪式感。
当天,一本名为《西南大学“青春正能量”暨好人好事汇编》的小册子在赠书环节中出现,这本小册子由火柴头失物招领中心编辑,记录了火柴头志愿者们在工作中发生的感人事迹。除此之外,火柴头失物志愿服务中心还为贫困山区的儿童募集了资金,也专门制作了爱心伞为雨天没有带伞的师生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