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是字节跳动成立7周年,今日头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创始人张一鸣在7周年庆典上的演讲。张一鸣回顾了公司的创业历程。
2012年,字节跳动在知春路的一间民宅中创立。那一年,张一鸣和团队就开始讨论国际化,在为公司取名“字节跳动”的时候,也想好了ByteDance这个英文名;那一年,对着网上的资料,字节跳动写出了第一版推荐引擎。
那时真正下决心做推荐引擎的公司很少,失败的很多。张一鸣觉得,如果不解决个性化问题,只做微创新,也许能拿到一些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但不可能取得根本的突破,不能真正创造价值。
张一鸣认为,想要做出彩的产品,想象力非常重要。比如,在今日头条信息非常少的时候,就想象头条的feed连着一根智能的天线,天线连着无边的信息海洋,每一刷,就会从海洋取回此时此刻此地你最感兴趣的信息。所以今日头条努力涵盖各种各样有用的信息,从新闻到图片,从三农到学术。
以下为张一鸣演讲全文:
欢迎来自各个国家的同事聚在这个小小的报告厅里,进行我们的年会活动。2018年,我们取得了很多成绩,也经历了不少挫折和困难,很多同学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谢谢大家!过去的一年,不仅对我们公司而言,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对整个行业,甚至对整个世界都是。2015年,我们在冲绳办年会,主题叫“巨变的时代”。当时我们感受到不断发展的科技,会对社会和世界带来很大的改变,但我们没有预料到科技带来巨大改变的时候,也引起了巨大的反作用力,科技公司也会在这个过程中,经历很多挑战。
过去,我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公司业务,行业格局,这些我今天都不想再说了。为了准备今天的分享,昨天晚上,我去了一个地方找灵感,也带大家去看看。
还是勾起挺多回忆的。过去有很多采访,经常问我创业是否艰辛。我觉得并没有。虽然挤在一个小小的民宅里,家具简单,但是我们印象中,当时的日子都是挺快乐的,是一个新的开始,每天都充满希望,最关键是在创造有价值的事情。即便并没有住在地下室里的艰辛,跌宕起伏的曲折故事,但还是想起不少事情值得和大家分享。所以我今天主要讲几个故事。
空间有形梦想无限
大家都知道,我们拿到第一笔融资,是在这附近的一家小咖啡馆。其实还有两笔融资也是发生在这个房子里。公司创立半年左右,一个来北京旅游的美国创业者,经过朋友介绍来公司参观,聊了很多产品技术。他很惊讶,说这间公寓里团队的技术是跟硅谷接轨的,他能不能做一笔投资?后来他就成了我们的投资人。
在12年底,就在锦秋家园里,我们开始讨论国际化的事情。我们在取“字节跳动”这个名字的时候,也想好了ByteDance这个英文名。那时候,同事中也没几个人出过国。但我们觉得,移动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机会在全球都存在。
过去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讨论国际化。去年,我们说要加快国际化的进程。有个同事很积极,有一天跟我说下周要去印度调研。过了几天,我问他你在哪个城市,德里还是班加罗尔,他说还在知春路……他在印度过海关的时候被拦住了。我说为什么?他说他拿的证件不行。我说你拿的什么证件?他说APEC证。他拿着一张环太平洋组织的证件,去了印度洋的国家。他说,上面写着印度啊。我找了好久,看到一个缩写IDN,这是印尼好么。
当然这并不能阻碍他去印度的热情,隔了一个礼拜,他还是踏上了印度的土地。他还在抖音里发了小视频,坐在“突突车”上,长途跋涉了两次总算入关了,感觉还挺欢快的。这位同学在印度做了很多行业的分析和调研,还招了很多的候选人,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毕竟英语也不是很好。于是我就想到了唐僧西天取经。这位同事是谁,我就不说了,大家就当他是唐僧吧,反正取到了真经。
我是想说,很多时候,尽管条件是有限的,不管是办公空间小,还是语言不通,但梦想依旧可以很广阔,可以追求创造非常大的事情。我曾经在一个工地上看过这句话,空间有形,梦想无限,我觉得特别契合。
我前两天,翻了下我的微博,发现一条私信。这让我想起了我们最早做推荐引擎的故事。2012年底,头条App发布后不久,某晚在锦秋家园6楼办公室,我叫上所有的PM和RD开会。核心议题:要做一个信息平台,看来势必要把个性化推荐引擎做好。我们现在启动不启动这个事情?当时非常多的人担心我们没有“基因”和能力,纷纷表示担心。我说,推荐我们不会,但可以学啊。于是我找到了《推荐系统实践》这本书的作者,问他要一本电子版看看。他说书还没出版,不肯给我,严重耽误了我们公司推荐能力的进度。我只能网上找资料,自己想象着写出了第一版的推荐引擎。现在他已经加入我们公司。
在当时,做推荐引擎对创业公司来说,难度还是很高的,那时候有很多人在做类似的App,有些人是靠不可扩展地运营,有的人尝试通过简单的定制实现个性化,真正下决心做推荐引擎的公司很少,失败的很多。
但我们觉得,如果不解决个性化的问题,我们的产品只是做些微创新,也许能拿到一些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但不可能取得根本的突破,不能真正的创造价值。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说起移动互联网,当时整个行业是对移动互联网广告也是没有信心的。觉得屏幕很小,并不适合放广告。当时广告形态都是banner、积分墙之类的,转化效率很低,用户体验也很不好。
但我问张利东,他却说特有信心,我问他为啥,他说因为用户反馈邮件箱里经常有人说想来打广告。虽然这些用户可能单笔广告费不会超过5千块。我们认真思考了下,觉得个性化推荐信息流广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得找个广告主,验证一下。2013年9月,利东终于找来了一单生意,国美的北太平庄店。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广告系统呢。那怎么办?我们在信息流直接编码(hardcode),把广告的素材数据和地理位置范围投放硬编码写到了业务代码里面。为了证明广告有效,我们还设计了闭环:刷到广告后,点击收藏文章,拿着文章,到这家国美店买满200元东西,就送食用油。
刚开始,我们把推荐半径设为3公里,结果一个上午过去了,没有用户去,我们就把半径扩大到10公里,有十几个用户,又继续扩大,最后辐射范围最北到了北五环,最南到了南二环,来了一百多个人,终于把礼品送出去了。尽管效果很难说算好,我们还是非常兴奋,好歹实现了移动互联网定向闭环LBS广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