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钢制品院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长足的进步,依托中钢制品院建立的国家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简称质检中心)检测业务抓住市场机遇,业务量持续高速增长,在钢结构检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质检中心常务副主任洪涛是个“大忙人”,他在质检中心多年来默默耕耘,这一干就是31年,把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所热爱的质检事业。
勤学苦练 年轻学徒正式“出师”
洪涛1988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中钢制品院,然后又被安排在质检中心从事检验工作。“大学学的是物理专业,和工作中的基本不搭边,相当于是从头开始进行学习。”工作初期,他坦然是有点儿“紧张”的,只想着尽快提高自己,不给单位和同事添麻烦。他晚上加班加点看资料,白天就带着问题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逐渐摸出了门道。那时的他,从来没想过自己有天会成为业内专家。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90年,国内引进了英国布顿公司生产的钢丝绳,主要应用于煤矿主井提升。煤矿矿井提升所用钢丝绳是提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其质量关乎生产安全和人员安危。虽然在很多国家的钢铁领域已经得到成熟应用,但这种产品首次被引进国内,仍需要通过科学严格的检验方可投入使用。令人意外的是,承接初检业务的一家质检公司却给出了质量不合格的结论。“布顿公司始建于1926年,是世界领先的专业钢丝和钢丝绳生产厂家,面对这样的检验结论,肯定是特别不服气,要求复检。”随后,布顿公司通过原煤炭工业部物资公司联系到质检中心进行复检,这件任务被安排由年仅24岁的洪涛负责。
“当时一根钢丝绳被拆分为222根钢丝,每根钢丝我们都通过操作进行调直,然后一根一根进行拉力测试。”提到这次检验,洪涛记忆犹新,“布顿公司的两位英国专家上来就先对质检中心的检验仪器和鉴定证书进行核查,又从口袋里拿出一根钢丝,要求现场先进行测试检验。待测试数据出了结果,他们从裤兜里面拿出个纸条作了对比连呼‘ok’,正式复检方才开始。”复检整整持续了一天,两位英国专家就陪着洪涛待了一天,连吃喝都不出房间。“最后得出222根钢丝的通条性误差值在130以内,甚至比他们在英国的检测结果140还好,而标准值是310,证明了布顿公司钢丝绳的优良品质。”英国专家非常激动,连连和洪涛握手表示感谢。由此,布顿公司所产的钢丝绳才得以顺利进入中国市场,成功地服役于不少国内企业的矿井提升系统。通过这次检验,业内还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那就是进口的煤炭行业所用钢丝绳都必须由质检中心进行检测,所得结果才可让各方信服。
艰难探索 老司机闯出“开挂”之路
以此为契机,洪涛从此对质检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这既对国家有意义,也能实现个人价值。时光荏苒,1998年中钢制品院将原理化室和质检中心进行合并,仍统称为质检中心。当时的质检中心业务有限,基本上服务于中钢制品院内部,经营难以打开局面,30多人生存的压力接踵而至。洪涛那时32岁,被任命为质检中心副主任,深感压力与责任。他在不断思考出路中觉得,每天在单位中墨守成规不是办法,必须“迈开腿”,主动寻找机会、顺应市场。
“从1998年5月份开始,我就经常出去寻找机会。那天我永远忘不了,是98年10月的一个周六。”这天中午,洪涛骑着自行车载着孩子路过中原西路,看到有个大桥工地里面矗立着几栋活动板房,牌子上写着“中铁七局工程项目部”。他马上抱着孩子下车,找到项目部负责检测业务的何主任,主动和他介绍和交流公司的质检业务,也准确了解了对方的需求。何主任随后拿出来一些桥梁锚具夹片询问洪涛质检中心可否做硬度检测。洪涛非常欣喜,连忙应承下来,用麻袋把锚具夹片装起来,一手抱着睡着的孩子,一手拎着麻袋骑车回到质检中心。随后,他在同事的帮助下焊接了检测模具,用一个下午完成了锚具夹片硬度结果检测,得出了准确数据结果。“这是质检中心开展自营业务赚来的‘第一桶金’,虽然只赚了200元,但让大家在迷茫中坚定了信心。直到现在,桥梁预应力检测业务仍然是质检中心的主要利润点。”这一年,洪涛带领质检中心的同事完成营业收入20余万元,基本上实现了自给自足,还首次产生利润5000余元。这无疑为质检中心进一步顺应市场需求、拓宽业务渠道打下了基础,使质检中心真正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找到了出路,就要持续摸索前进,不能停滞不前。2000年,34岁的洪涛将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在建设中的郑州CBD中心地带反复穿梭,主动推销业务并且屡有斩获。尤其是2002年,河南省开展大规模基建,洪涛注意到了从郑州到新乡正在建设高速公路,他又把摩托车换成了面包车,驱车来到了工程项目部,但苦于找不到负责人来对接业务。“我们找了项目部各个单位,走了一个月,没有半点儿回应,不由得焦躁起来。”转机却在一天突然来到,有人来到质检中心送样检测。洪涛以为是高速公路项目部来人,经过询问才得知对方是郑州东区107国道改造项目部实验室的负责人。“我们这才搞明白,原来此前都找错人了。其实每个项目部都会下设一个实验室,能检测一般材料,但像预应力类材料等就无法检测,需要通过外包服务进行检测”,他笑着继续说,“一下子就醍醐灌顶,此后这方面检测业务就一通百通了,每逢高速公路项目,我们就直接去找项目部实验室进行对接。”
从2002年开始,质检中心进入了发展期,当年实现营业收入73万元,一直到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1800万元,每年都比上年翻一番。2008年开始,在高速公路检测业务开始出现困难的情况下,42岁的洪涛又将面包车换成皮卡车,仍旧是四处主动出击寻找机会。“天时地利人和,这一年3月份京沪高铁项目开始建设,我们5月份就在苏州设立了第一个办事处,接下来在枣庄、天津也设立了办事处。”接下来的十年,高速铁路铺设到哪里,质检中心的办事处就开到哪里,相继成立25个国内办事处,还成功把检测业务拓展到国外市场,进入了快速成长期。如今的质检中心已经发展成为有200多名员工、授权检测产品近2000项的国内一流检测机构,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57亿元、利润9959万元,分别是“自行车”时代的700倍和20000倍。53岁的洪涛说到这里,又开心地笑了。
满腔热情 “奋斗”才能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