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网络流行语让作文落俗套 应教会学生捍卫母语

扬子晚报(偰轶 顾蕾蕾 蔡蕴琦) 在讲求个性的80后甚至90后成为学生主体的今天,作为信息传播最快捷,使用最广泛、最方便,代表最新流行动向的网络语言,已经对中规中矩的学生习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近日,在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联办的“2008年中学写作教研学术年会”上,专家们直面当前中学写作中的怪现象,指出网络语言传播影响到母语在青少年心中的地位。

  怪象一:学生作文充斥着网络语言

  讲述人:苏州市第五中学 殷豪骅

  现象:在最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了网络语言,像“你8要酱紫啊!”(你不要这样子),“介素虾米东东?”(这是什么东西),甚至一些类似“:)”的网络笑脸符号,也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了。这些网络化语言的使用,给多少年来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书面语写作,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但也对一直以来在学生作文中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正规书面语言产生了一些冲击。

  A、大量错别字的出现

  由于大多网民采用拼音输入法,在输入的过程中,贪图速度与便利,就忽视了对正确字形的选择,加之许多人的拼音水平不高,普通话又差,受地方方言的干扰,甚至故意使用错别字,如:把“我”写成“偶”,把“美女”写成“霉女”。从去年开始,作文中的错别字已经成为高考作文中的一个失分点,一个错别字就要扣去一分,这类错误是那些已经把网络错字当成习惯日常用字的学生不可避免的。

  B、造成书面语言语法失范

  在网络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合乎语法规范的现象。网络语言多是短句,具有非语法性的特点,“有字无句,有句无篇”,生搬硬造出许多不合语法的句子,如:“我走先!”。这会造成学生对句子构成成分的模糊,词性概念的异化。这种现象使得目前已经淡化的语法教学更是如入水火之中,教师教学难度进一步的加大。在作文中出现类似的句子,会影响学生正确地表情达意。

  C、表意的模糊化

  学生在作文中或极力模仿或乐此不疲地引用大量的网络流行语,以表示自我的个性,殊不知正是这样,反而千篇一律,落入了俗套。如写道“相遇”,都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写到“珍惜”,就是“曾有一份×××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失去后才追悔莫及,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将……”一样的句式,相同的口吻、固定的表情传递出来的不会再是独特的生活体验。一种新格式被大家接受和认可后,大量的公众概念被重复使用,导致的结果就是忽视个人体验,使个人失去自我,无法形成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学生在作文中大量地套用这些网络流行语来表情达意,反而让他们不能用适当语言来表达自己不同的生活体验与情感,失去了自我体验的独特性,难以表达完全属于个人的真实感受。

  对策:A、首先,对于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干预手段。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学习传统汉语的过程中,经常反复性地使用不正规的网络语言,有可能导致部分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的学生分辨不清孰是孰非,或许会一直将错误进行到底,所以在面对他们进行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时,要教导学生学好规范的语言、用好规范的语言来写作。

  B、鼓励青少年学生多读优秀的课外读物,培养他们的语感,指导他们学会品味作品中的优美又富有个性的语言,让他们能自主地摒弃一些会在文中引起歧义的网络语言。引导学生欣赏传统美文,阅读经典著作,特别是列入高考必读的篇目。

  怪象二:作文课成了“抢分课”

  讲述人: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高级中学 孙健 

  现象:由于高考作文占70分,被称为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课很大程度上成了抢分课。与不少语文教师谈起“作文课教学目的”的问题,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愕然。大家的回答是:中考、高考怎么出题,我们就怎么教。于是学生作文课变成练习作文考题课。一位县级教学能手的作文课教学经验介绍,他把近十年来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中考的近千个作文题目分门别类梳理成现成的所谓“规律程序”,然后教给学生哪类题目准备哪些材料,怎样开头,如何结尾,逐一训练后让学生熟背熟记,以应考试。他断言:作文命题具有循环式的规律性,只要按他的要求去做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无往而不胜。于是在老师的指挥棒下,学生成了考题作文的复制者,只会机械地转述老师的话。

  对策:1、建议同学们多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培养写作兴趣,首先是跳出教材小书,扩大阅读范围。有限的课内阅读,必然造成行文枯燥乏味、套话连篇。2命题创新:提倡多样化,不搞一刀切。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修养和知识结构的差异及环境影响,他们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存在着差异。3、训练得法:打破“当堂作文”的旧模式。这种作文方式类似考场作文,也很适宜考试。但是它不符合文章生成的自然规律。教师应在布置命题作文之后,给学生一个观察生活、收集资料的机会,为学生开辟一个宽松的思维与写作环境,尽情抒写内心的真情实感。4、评价多元:从单一走向多样化。在以往的作文评讲中,许多老师认为,给优秀作文评高分并在讲评课上宣读,即是对学生作文的最好激励手段了。其实,这种单一化的激励方式不利于激发全体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而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全体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是每月举行一次演讲比赛,激励学生多看多读;二是开辟“优秀习作展示园地”,并使之常办常新;三是每学期定期进行作文比赛;四是采取由老师推荐、同学推荐和学生自荐结合的方式,向全国有影响的作文教学刊物推荐学生佳作。

  怪象三:学生作文看不见“我”

  讲述人: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吕华琴

  现象:“自我的缺失”是当前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学生的作文充斥着官话、套话、别人的话,惟独不见他自己的话。应该说失去了表达的渴望和自由,失去了自我的探索。到处充斥着“文字的化妆”。学生作文“我”的缺失具体表现在:1、言之无物,内容空洞。这类文章以刻板的印象代替新鲜的生活,以现成的理论代替生动的实践。2、无我之文,千篇一律。这类文章,写的东西大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套子,无论写什么文体,几十个人都差不多,有时语调都是一样的,完全没有个性。3、只见“我们”不见“我”。这类作文往往为文造情,没有坦诚的真我,只有虚空的假我,这种文章仅仅是他人的声音的一种传声筒。4、表达单一、语言空洞,这类文章或平淡无味或矫揉造作或表面华丽。

  对策:怎样使学生的作文带上个性的色彩呢?首先要诚实写作,即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看法,不要胡编乱造。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有自己对生活的看法,不要一写老师就是带病上课,一写父母就是带病工作,一写水就是滴水穿石。古人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是强调文章要质朴自然,不要脱离自己的生活写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套话、废话。2、观察生活、深入生活。有个学生写过一篇《雏鸟祭》的作文,他怀着一颗善良而纯真的心,仔细描绘了雏鸟的柔弱,他对雏鸟的照顾及雏鸟之死后的悲哀,感觉如在眼前,这名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阅读形成自己的思想,只有看多了,才能想得多,想得多才能写得好。3、要有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形成对生活某一方面的独到的、深刻的见解,那么写出的作品自然有深度了。4、语言要个性化。宽广的阅读面,丰富的文化积淀,富有灵气和书卷的语言,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手段。

  ■专家说法:教会学生捍卫母语

  江苏省写作学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 凌焕新教授母语因为受到外语的挤压和网络语言的颠覆,青少年学习过程中面临困境。母语不仅仅是交流工具,还是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如果学不好母语,对外语的学习和运用也会有影响。外语和母语的学习应该相互结合起来,要掌握好分寸,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不能忽略母语。而学校里的语文老师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是责无旁贷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告诉学生,网络语言可能适合在网络虚拟空间现场互动交际,但作文是平面书面语表达形式,应该遵循平面语体的交际规范。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远离低俗,以做高尚的人为追求,这就更需要我们在作文中抵制低俗网络语言的侵蚀。

责编:张琬婧

德迅网 » 网络流行语让作文落俗套 应教会学生捍卫母语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