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记忆写作既是传统乡土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文学的一种,其在新城市文学中不可或缺。对北上广深等大城市而言,文化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更是引领和支撑,这些现代城市的先锋观念、包容精神、创新气质、文明活力、丰富内涵等,都为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形成准备了良好而充分的条件。回眸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探索实践,一个令人欣喜的景象有目共睹,那就是新城市文学呈现出一个多元共生、姹紫嫣红的发展态势,“移民文学”“学院文学”“白领文学”“商战文学”“打工文学”“青春文学”等,形成了生态葳蕤的新气象。作家们从自发到自觉、从小我到大我、从叙事到意义、从自发无序到自觉有为、从集体无意识到趋于文化自觉,呈现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
作为新城市文学中的一种,乡土记忆写作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有着淳朴自然的属性,无论是故事情节的建构,还是人物个性的刻画,都带着作者鲜明独特的乡村记忆痕迹,是一种很接地气的文学写作。改革开放以来,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在此过程中,普通百姓的人生跌宕起伏,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在一些大城市作家尤其是外来移民作家那里,有着较为生动细致的体现。这些作家作为历史变革的见证者和实践者,以他们独特的视角,记录下历史的瞬间,将他们所深情眷恋的故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尽收笔底,形成了朴实晓畅的作品。其中,不乏乡土人情的描写,也不乏矛盾冲突的表现。这种颇具乡土气味的文学创作,自有其魅力,每次读来都会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令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乡土记忆写作也凸显着作家们血液里的乡土中国文化因子,可以说,他们的血脉是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地方乡土文化息息相通的。其中一些作家甚至没有受过现代高等教育,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文学教育,他们的文学写作全靠自学,其创作思路、方法始终是传统现实主义的写作。也许有人不欣赏这种写法,觉得这种写法已经过时。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殊不知,当初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时也是传统现实主义套路,书稿交付出版社时还屡遭退稿。但实践最终证明,好作品是不看方法的,方法如何不是关键,还是要看作品的人物塑造、主题开掘、语言运用等是否达到较高水平,要看作品最终能否打动人、感染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代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对传统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破冰。以深圳为例,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与试验地,不但创造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奇迹,还与共和国一道实现了伟大的变革。乡土记忆写作就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乡土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记录了这个时代的波澜起伏。其中的人物林林总总,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房地产老板、建筑商、小摊贩、进城务工者、家庭主妇等,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多样丰富的人物画廊。此类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大都不太复杂,善恶有报等观念的呈现如同小葱拌豆腐般一清二白。小说是一种语言艺术,但乡土记忆写作的作品通常朴实无华、直截了当、不兜圈子,读来如行云流水。乡土记忆写作的作家们身处东西方文明交汇地带的各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地区,熟稔东西方各种文学思潮,但仍然一如既往地坚守传统现实主义写作阵地,不断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营养。
伴随着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传统乡土写作式微已不可逆转,现代城市写作已成为文学发展大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存活于各大中城市里的乡土记忆写作会寿终正寝。毕竟,城中村以及洗脚上田的新居民的存在,都意味着乡土记忆写作仍具有很大生存空间和强大生命力。关键在于,作家要打破思维定式,从方法探索、观念创新、人物塑造、主题开掘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从内容到形式、从肉身到灵魂、从批判与建设等多方面展开新的书写。尤其要鼓励思想的创新,使得无论写什么题材的作品,都能与现代大城市的人文环境匹配,给大城市文学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作家应在对极端物质主义和人的异化倾向的批判,对人们在城市生活中隔阂和对立的反思,对城市生态环境不和谐现状的思考等当代世界城市文学的共同主题上,进行深度开掘与书写。由此可见,乡土记忆写作可做的尝试还有很多,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可期。(周思明)
- 《我是唱作人》比拼限时创作能力
- 以人民为中心!马仕健创作以人字为主题三部曲
- 上海谁能写商业计划书本地咨询电话
- 港闸区召开参加首届南通文学艺术创作大赛动员会
- 未央区生态写作课现场展示 36名小学生从羞涩拘谨到争先恐后
- 2019年湖南省考申论乡镇卷命中话题
- 百度王海峰:语言智能的发展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加快落地
- 魏凤英读书公益讲座:有读有思 让阅读与写作比翼双飞
- 昆工举行2018年“外研社杯”英语写作阅读大赛
- 枣庄特警举办新闻公文写作培训班
德迅网 » 拓展乡土文学创作新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