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全国著名文学刊物编辑在宁点评:青年写作要跳出新闻

  昨天,由省作协、《小说选刊》主办,《雨花》杂志社承办的第三期“雨花写作营”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文学刊物编辑青年学员提交的16部中短篇小说进行了细致点评。专家们强调,如今传媒资讯发达,青年作家非常善于从中汲取素材丰富自己的写作,但文学创作不同于新闻本身,要善于从新闻事件中“跳”出来,注入生活的肌理,突出自己的审视。

  “现实与小说的距离有多远?”《福建文学》资深编辑石华鹏以相玲的《红月亮》、杨莎妮的《地下隧道》为例说,这些小说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了新闻热点,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现实,但如果只是平面地反映社会生活,那读者只要看新闻就行了。石华鹏认为,新闻与小说之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这正是作家“表现”与“用功”的地方,“诸如丰满的细节,人物的命运,事件背后潜藏的‘逻辑’,新闻热点事件的本质意义等,这些都需要作家的参与与挖掘。”

  《小说选刊》资深编辑李昌鹏以汤成难《呼吸》、汪夕禄《巡回展览》、魏紫千《87号拍品》为例说,“这些小说从社会新闻热点出发,反映小人物与历史、时代之间的紧张关系,体现了作者的思考。” 不过,李昌鹏说,“读者阅读时还缺乏‘惊喜’与‘意外’,也就是说小说在提炼主题时还缺乏广度与深度。”他进一步以姚梦的《抱孙子》为例,“小说根据新闻事件写出了老一辈子人的‘重男轻女’,但这样的主题完全在读者意料之中,小说没能写出事件背后的复杂性,尤其是人物的尴尬,冲突的难度,体现作者在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审视角度。”

  《当代》杂志社社长孔令燕认为,年轻作家富有朝气与活力,从各种现代传媒上汲取写作素材的能力明显强于前辈作家。但对如何认识生活、理解社会,年轻作家还没有明显优势,甚至还在重复前辈作家的视野。《雨花》主编李凤宇强调,“年轻作家不能被信息捆住了手脚,把写小说当成社会生活本身,而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应该透过新闻事件体会社会生活的味道与质地。”改稿会上,《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向青年作家提出希望,要善于掌握“第一手材料”,从汪洋大海一般的资讯中突围出来,投入火热的社会生活,写出丰富性、复杂性,体现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 (贾梦雨)

德迅网 » 全国著名文学刊物编辑在宁点评:青年写作要跳出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