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是诈骗犯罪案件的高发期,为提升市民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重庆日报记者联系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与重庆市反诈骗中心,梳理出2018年十类多发的电信诈骗典型案例,提醒市民加强防范,不要给骗子可乘之机。
1 贷款诈骗占比17.62%
去年5月,市民刘某添加一个陌生人为好友,对方称能帮其办理10-50万元额度的贷款,后刘某选择贷款10万元,对方称需先交纳3000元手续费,便可以帮助办理10万元的24期免息贷款。刘某便通过微信转款3000元。但对方一直不放款,还继续要求刘某交纳制卡费、诚信金等费用,刘某方才发现自己被骗。
警方提醒:市民需要贷款请选择正规资质的贷款机构申请贷款,如遇对方要求先交手续费或缴纳制卡费等,一定是贷款诈骗。
2 刷网评信誉占比13.60%
去年8月,市民于某在网上看到一则网络兼职信息,一网店需要刷网评信誉,不但返还本金还能收到佣金,于某便加了对方QQ。对方发来一个付款二维码,于某通过对方发的二维码支付了100元买了一件衣服,对方立即返还了本金加佣金共105元。随后,于某先后多次支付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共计21398元,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没有返还本金,于某才发现被骗。
警方提醒:网络刷单多半是陷阱,对于网络口头承诺反金,且以各种缘由要求提前打款均要提高警惕。
3 冒充购物客服诈骗占比11.48%
去年6月,市民陈某接到自称某某快递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说陈某的快递在运输中丢失,现将对其进行退件赔偿,并以核实身份等理由,要求陈某先将自己账户中的钱转到“客服”指定账户。陈某在对方的电话提示下,以扫码付款的方式,将自己银行卡里的55541元钱通过手机转给对方,两小时后联系天猫客服才发现被骗。
警方提醒:不要相信所谓的电商客服来电,如有疑问请及时与官网所留的客服电话联系进行核实。
4 购物诈骗占比9.97%
去年7月,市民张某在浏览QQ空间时发现自己之前添加的一名好友在卖手机,于是就与对方联系并最终商定以4350元的价格购买一台iPhone8手机。张某按照对方要求添加对方微信并转账4350元,后多次找对方询问手机情况,对方以手机已发快递为由让张某等待。张某久等却发现没有快递投送,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警方提醒:购买商品应选正规渠道,不要轻易进行没有第三方平台或担保的线上交易,不要轻易相信网上发布或电话推销的购物信息。
5 盗取、冒用虚拟身份诈骗占比9.15%
去年1月,重庆某公司财务王某,收到自己公司董事长吴某通过QQ发来的消息,称其不方便打电话,让王某联系一位“姚总”收取合同款。王某联系“姚总”后,“姚总”称已将65万元合同款打到吴董的私人账户上。随后,“姚总”称合同有问题,要求退回合同款。“吴董”随即通过QQ让王某先从公司账户打65万元钱给“姚总”。王某向对方账户打款65万元后,在公司见到吴董事长说起打款一事,才发现此前与其聊天的“吴董”是骗子伪装的。
警方提醒:接到他人的网上借钱、转账等要求时,最好当面或打电话与本人核实清楚。
6 办理银行卡关联业务诈骗占比5.34%
去年12月,市民胡某收到一条短信:“尊敬的用户您好!您的信用卡因逾期未还,我行已锁定您的信用卡,并录入征信系统,咨询请拨打客服*******(**银行)”。胡某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对方称胡某的征信受到影响,但可将不良征信记录消除,需要胡某提供信用卡账号。胡某按照对方要求在手机上操作,并将收到的一条验证码发给对方,随即收到一条银行卡转账成功短信提醒。胡某才意识到遭遇了诈骗。
警方提醒:办理银行业务应到银行网点,或登录银行官方网站在线申请。切勿向他人泄漏自己的身份信息或验证码等。
7 提供虚假服务占比5.19%
去年5月,一个QQ昵称为“某服装有限公司”的男子主动联系开网店的市民程某,称可以帮助程某推广保证其店铺的每日人气和销量。程某要求对方为其建设网站,在随后一个月时间内分五次给对方账户转账12099元,对方却一直没有为其建设网站,还要程某再交2000元的保证金。几天后,程某再也联系不上对方,方才意识到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