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译,从字面上来看似乎就是把国外媒体的新闻翻译成中文。但进一步探讨,可以发现,新闻编译又不止于普通的翻译。因为经过编译后的成品,最终要刊登在我国的媒体上。因此,新闻编译其实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众所周知,新闻学是一门选择学,新闻编译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其整个过程大体有4次选择:首先是在大量的外国报刊中选择要编译的文章,其次是在要编译的文章中选择适合编译的素材,再次是选择恰当的字眼,最后是根据我国读者的语言习惯,选择表达方式。
本文试以《参考消息》编译自《纽约时报》的一则报道为例,来说明编译的选择过程和方法。这篇报道题为《纽约时报:美对中国影响力远低于期望》,刊登于2006年4月23日。
第一步:选择文章
《参考消息》编译的新闻多为其他国家媒体对中国的评价性报道,很少有单纯对外国媒体新闻的翻译,这在所发表的文章标题中就可以反映出来,如《纽约时报:美对中国影响力远低于期望》。从这种标题风格就可以看出,《参考消息》并不是拿外报文章来当翻译素材,而是当作新闻素材。以《纽约时报》这篇文章为例,《参考消息》编译这篇文章的重点并不是在“美对中的影响力”上,而是在“《纽约时报》认为”上。
这篇文章的原文刊登在4月21日的《纽约时报》上,题为《An Old Presi-dential Predicamen t:China Proves Tough to Influence》(总统的老难题:结果证明中国是难以影响的)。前一天正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到达白宫与布什总统会面的日子,与这篇文章登在同一版面上的还有另外两篇报道:白宫欢迎会以及欢迎会上的“小插曲”。但是《参考消息》只选择了这篇文章来翻译,可见它选择编译文章时重言论、轻新闻的特点。这一点可以追溯到新闻编译的根本目的上来:编译新闻一方面是为了弥补驻外记者数量的不足,但更重要的是为了让读者了解国外媒体的言论、态度等。
第二步:选择内容
《纽约时报:美对中国影响力远低于期望》一文在对原文进行编译时基本以段落为单位翻译。原文有21段,经过编译后,有15段。删去了哪6个段落呢?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内容敏感的,二是重要性相对较低的。
(1)内容敏感
长期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外记者的张敏在谈论她多年编译新闻的经验时写道:编译外电有3个原则,其中两个就是“要有助于国内的社会稳定与安全”和“要符合我外交政策,遇到负面的报道、敏感的题材要慎重选择”。①
在《An Old Presidential Predicament:China Proves Tough to Influence》中有3处涉及敏感话题:一是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出现抗议者,二是布什总统首次与中国接触时处理的美国间谍飞机事件,三是布什仅以工作午餐招待胡锦涛主席而不是国宴。《参考消息》上的编译文章对涉及这3个问题的段落作了删节。
(2)重要性相对较低
此外,在结尾处介绍背景资料的3段也被删除了。为什么要删去这些内容呢?张敏文章里的一句话值得借鉴:“我们与外国媒体的新闻报道方式不同,特别是广播新闻讲究短小精悍,而外国通讯社的报道一般内容丰富,细节很多,我们不可能原文照搬。”②虽然《参考消息》不同于广播,不需要如此精悍,但于《纽约时报》几十版的篇幅比起来,它的版面容量小得多。此外,如前所述,《参考消息》编译此文的目的是体现《纽约时报》的观点,而原文最后3段的背景资料与观点基本无关,因此删去也并无大碍。
经过以上两个步骤的初选,接下来就要对编译文章进行“精加工”了。
第三步:选择措词
首先是选择恰当的字眼。由于外报文章是由外国作者写给外国读者看的,而编译后是要给中国读者看的。文章的对象变了,因此措词也要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往往体现在两国有分歧之处,比如文化历史、政治立场等等。
这在此文中有3处:首先就是标题。表达同样一个意思,原文标题“China Proves Tough to Influence(结果证明中国难以影响)”是从美国人的角度来写的,而编译后的标题“美对中国影响力远低于期望”,感觉就变了,两句话的主客换了位。
第二处出现在写朝核问题时。原文中写道“con-vince Kim Jong Ⅱ,North Korea's leader,that he has no choice but to give up a small arsenal of nuclear weapons.”编译后,这句话出现了细微的变化,“说服金正日相信除了放弃其数量不多的核武器,别无选择。”不仔细看,可能会觉得“a small arsenal of”和“数量不多”没什么区别,但再一想,就会发现问题:“arsenal”这个词意为“军火库”,《纽约时报》用这个词来形容朝鲜的核武器储备,显然是认为它是一个威胁,而《参考消息》上的说法则体现了“这些数量构不成威胁”的意味。这么看来,两种表达方法就产生了完全相反的作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这大概与中美两国政府在朝核问题上的意见分歧有关。
第三处的变化也源于中美的立场分歧。在提到人民币升值问题时,原文说升值的过程是个“painfully slow process”,而《参考消息》上把这个“painfully”去掉,变成了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又是差之千里。长久以来,美国就对巨大的中美贸易逆差耿耿于怀,认为只有人民币升值,中国商品价格提高,才能缓解这个问题。因而人民币升值这个缓慢过程对于美国来说是“painful ly”的,但对于中国来说却相反,所以只用了“极其”这个字眼。
第四步:选择表达方式
著名翻译家严复在《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新闻编译更强调忠实、通顺,但在“雅”这方面就不那么重要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俗”。这里的“俗”并不是低俗的“俗”,而是通俗易懂的“俗”。
中英文新闻间存在许多表达习惯上的不同。因此,为了使文章更加通顺易懂,编译时要根据我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对外报的习惯表达作适当调整,这在此文中能找到好几处。
首先是日期的表达。美国新闻惯用“星期”放在句中来表达时间,而中国新闻惯用“日”放在句首来表达时间。如原文中“Mr.Bush's predicament was on dis-play during his encounters on Thursday with President Hu Jintao”,而编译后成为:“在20日会见胡锦涛主席时,布什的困境就显露出来。”
其次是人称的表达。一些中国人熟悉的人,美国人不一定熟悉,反之亦然。因此,在编译中就要相应调整。如原文中的“President Bush's father”被我们翻译成“老布什”;原文中的“Kim JongⅡ,North Korea's lead-er”我们只要简单地译成“金正日”,中国读者就能理解。
上述4步表明,新闻编译并非单纯翻译,而是以翻译为工具,把外报的文章作为新闻素材的一种新闻写作。新闻编译者需要学会“选择”。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
参考书目:刘洪潮主编:《怎样做新闻翻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新闻编译中的“选择”
- 湖北五峰县局“三大手段”着力提升新闻写作水平
- 公益性岗位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主观题之通告的写作技巧
- “2018青岛市百名诗词、写作高手评选活动”圆满收官
- 2018年最后一场国际商业写作课在深圆满收官
- 机器人写作:人工智能敲门砖还是炮灰?
相关推荐
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