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刘慈欣:如何跨过“个人化写作”到“职业写作”的门槛?

刘慈欣:如何跨过“个人化写作”到“职业写作”的门槛?(图1)

  我要是真穷,创作上至少会比现在高产——刘慈欣

  1/4

  发电厂里的科幻作家梦

  1999年,成都的老牌科幻杂志《科幻世界》通知一位远在山西作者,他投稿的小说《鲸歌》将在6月号刊登,用那个时代的话描述: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变成铅字。

  这位36岁的作者,本职工作是山西娘子关电厂的一位计算机工程师,说到这儿,大部分人应该都知道了,他就是科幻作家刘慈欣。

  前段时间,有个微博很火,说刘慈欣上班写小说,是在占国家的便宜。

刘慈欣:如何跨过“个人化写作”到“职业写作”的门槛?(图2)

  这其实是九十年代国企的常态,刘回忆说,身边的很多同事都在“打牌赌博”中消磨人生,那个时候也没有手机,甚至没有网络,他就把自己大部分业余精力投入到科幻小说的创作中。

  刘慈欣的科幻创作早在八十年代末就开始了。当然,奋笔十年后才有处女作,并不是水平问题,而是因为他精通英文,看了大量国外原版的科幻小说,所以根本看不上国内面向高中生读者群的科幻杂志,只能把大部分精力用于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的创作。

  可惜《超新星纪元》历时十年,边写边改,几易其稿,每一次把书稿寄给出版社,得到的答复总是:“书稿很不错,但是不可能出。”

  抛开这本书的政治风险,即使按今天市场眼光看,《超新星纪元》也是一本非主流的科幻小说。明知不可能有太多读者,还是投入了十年的精力,这段时间的刘慈欣,完全是为了心中的那个科幻梦想而写作。

  当然,支持他的理想主义的,就是他在电力系统的“铁饭碗”。

  后来,刘慈欣在一次网友互动中说:“至少在目前,电力系统还没有穷人。其实我要是真穷,创作上至少会比现在高产。”

  到了90年代末,进入了“国企改革三年脱困”最艰难的时期,连总理都说要走“地雷阵”,电力系统虽然效益好,但政治任务就是政治任务,也被分配了下岗指标。

  已经是中层干部的刘慈欣没有下岗之虞,“但却被要求在部下中间必须选择出下岗者”,时代真的是要变了。再加上《超新星纪元》出版无望,大刘心有所动,将目光投向了他一直看不上眼的国内科幻杂志。

  此时的《科幻世界》杂志,也正因为一篇科幻题材的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征订量大增,进入了它的销售量巅峰期。

刘慈欣:如何跨过“个人化写作”到“职业写作”的门槛?(图3)

  可惜两大巅峰相遇的1999年,刘慈欣投出去的首批大作,都变成了一张张退稿信。

  人生就是这么讽刺,你觉得自己屈尊向杂志投稿,可搞了半天,原来自己还是没有入编辑他老人家的法眼。

  2/4

  编辑编辑告诉我,读者到底要什么?

  科幻评论家郑军第一次听到刘慈欣的名字是在1999年,一位《科幻世界》编辑对他说:“你要注意一下刘慈欣这个作者,他将是第二个王晋康!”

  其实,此时的大刘才刚刚发表了《鲸歌》、《坍缩》、《微观尽头》三个短篇,只能和大部分新人新作一起,屈居于“每期一星”、“校园科幻”中,用刘慈欣自己的话说,“读者反应平平”。

  那编辑为什么这么推崇他呢?按杂志出版的时间周期推算,此时编辑应该已经拿到了更有份量的作品,也就是后来入选中学语文阅读课本,为刘慈欣圈来第一批粉的短篇《带上她的眼睛》(1999.10),以及好评如潮的《地火》(2000.02),说不定20年后打响中国科幻片第一炮的《流浪地球》(2000.07)也已经出来了。

  这一年的时间里,刘慈欣的创作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如果按写作时间排,最早发表的《鲸歌》反而在稍后发表的《坍缩》、《微观尽头》之后,而这两篇完全是按大刘的科幻审美去写的——“十分空灵的世界,在那里,一切现实的束缚都被抛弃,只剩下在艺术和美的世界里的恣意游戏,只剩下宇宙尺度上的狂欢”,特别是《微观尽头》,一直是大刘自己最爱的作品之一。

  但此前一系列退稿信让大刘动摇了:是中国不配有好的科幻小说呢?还是自己根本不适合写科幻呢?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一定要先发一篇,别管什么科幻理想不理想,一定要先发一篇。

  于是有了处女作《鲸歌》,也就排除了大刘的后一个疑问。

  可高兴之余,大刘又开始嫌弃《鲸歌》,他说:

  《鲸歌》最差,它根本就不该存在,写它只用了两天……《鲸歌》完全体现了通俗文学的精神,以故事为主体,在自己以后的创作中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作品。

  看大刘自己看来,《鲸歌》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只是对市场的一种妥协,此外就是让编辑对他有了信心,让他发了更能代表他的风格的《坍缩》和《微观尽头》。

  然而这回轮到了读者不买账,作为那个时代的《科幻世界》的读者,我非常理解这一点。中国科幻小说的读者大部分是高中、大学学生,这群人已经算是中国人中想象力和知识面比较丰富的人了,但仍然无法突破现实的引力,仍然无法喜欢那些过于抽象空灵和哲学化的意境。

  读者的反应通过编辑传达给刘慈欣,大刘立刻意识到,这么完全凭自己的喜好写下去,是没有出路的:

  我不想这么变化,但终于明白,如果像前十年那样执着于自己喜欢的那种科幻,最后我也无法对那种科幻做出任何贡献。

  过于取悦读者的《鲸歌》失败了,过于满足自己的《微观尽头》也没有成功,大刘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间路线,大刘回忆《带上她的眼睛》的创作经历时是这么说的:

  那时我的作品一直不获发表,我就拿来科幻刊物仔细分析,猜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作品。猜来猜去猜明白了,于是就写了《带上她的眼睛》,于是就发表了。

  这跟郭敬明当年为了“新概念作文大赛”拿奖有的一拼:郭也是研究了两届大赛的所有文章,买了7本《萌芽》杂志,填了7张报名表,写了7篇不同风格的文章。

  《带上她的眼睛》为刘慈欣拿下了他的第一座银河奖,开启了“八连奖”的“封神史”。

  找到一种能稳定发表文章的文风,是每个作者梦寐以求的事,但所有将来会封神的作家都不会满足于此,《科幻世界》不过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小目标而已,《带上她的眼睛》的获奖给刘慈欣“带来的思考远多于喜悦”。

  事实上,《带上她的眼睛》中很多的文字,进语文课本或《读者》没问题,但给成熟的文学读者阅读,就有点“作文感”了,感受一下吧:

#p#分页标题#e#

  在以后的岁月中,我到过很多地方,每到一处,我都喜欢躺在那里的大地上。我曾经躺在海南岛的海滩上、阿拉斯加的冰雪上、俄罗斯的白桦林中、撒哈拉烫人的沙漠上……每到那个时刻,地球在我脑海中就变得透明了……

  ——《带上她的眼睛》

  刘慈欣的心态是一个真正作家常见的状态,一篇读者反响很好的文章,作者却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写法的危机,对大刘而言,是文字风格的危机——作为标准理工男,他有点缺乏信心。

刘慈欣:如何跨过“个人化写作”到“职业写作”的门槛?(图4)

  接下来的下一篇,刘慈欣选择了改编自己的“积稿”——一篇上中学就写完的小说《地火》。

  《地火》在审美上和《带上她的眼睛》很相似,同样不是刘慈欣最喜欢的空灵风格,但《地火》在文字风格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让他幸运地找到了一种可长期写下去的写法,一种只属于刘慈欣自己的风格。

  3/4

  空灵的点子与沉重的文字

  《地火》说的是一个矿工子弟研究煤的地下气化开采的故事,虽然同样很受读者欢迎,但在刘慈欣看来,这一篇“严格说不是科幻小说”,因为在小说发篇时,此技术已经接近实用,只是没有经济价值而已。

  那为什么刘慈欣还要发表此文呢?因为他找到了自己文学上的根。

  《地火》没有刘慈欣想要的那种“科幻空灵感”,相反,它太沉重了,沉重到好像是在向中国五六十年代的小说致敬,沉重到带有浓厚的俄罗斯文学的味道,体会一下它和《带上她的眼睛》的区别:

  我们不必留恋所谓过去的好时光,那个时候生活充满艰难危险和迷惘;我们也不必为今天的时代过分沮丧,因为今天,也总有一天会被人们称做是——过去的好时光。——《地火》

  没错,这个60后的标准理工男,他最大的文学素养来源不是科幻小说,不是80年代后出现的欧美现代派、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而是少年时看过的列夫托尔斯泰。他说:

  我整个语言风格,就是俄罗斯文学那种很沉甸甸的、很土里土气的,而且很粘滞的那种语言,追求一种质感,当然最后不会像托尔斯泰那样真的有质感。我这种小说的语言整个就是被俄罗斯文学塑造的,不灵动,不空灵,很沉重。

  他自称“少年时期的启迪最大”的一本书是《战争与和平》,他的《全频带阻塞》里第一句就写“献给伟大的俄罗斯文学”。

  对于这个有点过时的“文学遗产”,大刘有点担心“这种影响有的时候是负面的”,因为科幻要的空灵和超现实刚好是现实主义的俄罗斯文学的反面。

  可结果恰恰证明,能把这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糅合在一起,才成就了这位理工科出身的科幻文学大神。

  文字的障碍已经清除,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大刘封神的进度条了,于是,就有了下一篇真正有点份量的科幻作品——《流浪地球》。

  我在《流浪地球:一堵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向右无限远,它是什么?》一文中分析了《流浪地球》中的科幻点子的那种空灵感,充满疯狂想象与哲学象征的场景,以及把宏观大历史当成细节的“宏细节”写法。而在文字风格上,则继承了俄罗斯的文学沉重感。

  大刘去过一次俄罗斯,正值苏联解体,“他亲眼看到了大炮打在议会大厦上”。他出发前1.5元一瓶买了一背包的二锅头,结果刚上火车上就被毛子抢光了——20元一瓶。这种既现实又末日的场景,出现在他后来的很多小说中。

  《流浪地球》之后,刘慈欣的风格就基本固定下来了——无论是《乡村教师》、《全频带阻塞干扰》,还是《三体》。

  从“个人化写作”到“成熟的职业写作”的这个过渡,大刘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因为那些沉积在他身心深处的东西,只要作家有足够强烈的使命感,它们终将被唤醒。

刘慈欣:如何跨过“个人化写作”到“职业写作”的门槛?(图5)

  《流浪地球》让刘慈欣蝉联银河奖,此文一出,对于科幻杂志编辑和评论家而言,唯一的疑问就是:刘慈欣何时会转变成专职作家。

  可这个答案,他们整整等了十几年。

  4/4

  职业作家不是一种让人羡慕的生活

  电厂的一位同事有一次兴冲冲地跑来告诉刘慈欣:“网上有一位写科幻的,也叫刘慈欣,你说巧不巧。”

  刘慈欣很少向同事透露自己写作的情况,因为现在已经不是90年代了,在领导看来,这肯定不务正业。即使拿奖拿到手软,他还是无数次给“专职作家”的选项划上一个NO。

  早在2000年,科幻评论家郑军(也是当时少数几个职业科幻作家之一)就问了刘慈欣这个问题:想不想辞去现职,专事写作?

  其实,郑军还没有看到《流浪地球》,他的判断来自《带上她的眼睛》,因为此文的风格跟之前非常不同,而他认为,“一个作者如果能写好多种风格,才说明他具有真正职业作者的潜力。”

  可刘慈欣的回答是,虽然他很爱科幻,但现在的工作还是他的最爱。厂里的软件就是他的成果,那不仅仅是一个饭碗,也给了他更多的成就感。”

  身为科幻作家,刘慈欣的思考方法却非常现实,

  2005年的起点粉丝见面会上,有人提问:“以你的号召力,为什么不回家做个职业科幻作家?” 刘慈欣的回答是:

  职业作家吃不饱饭的。这是现实,不是我认为不认为的问题。职业作家要想维持生活就得不停地去写,那可不是一种让人羡慕的生活。

  直到电厂倒闭的那天,成为专职作家也不是刘慈欣自己的选择,而上级领导的安排他去山西作协。

  刘慈欣的谨慎是有道理的,就在他的《三体》卖得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发现自己以前的几本书,一点都没带动——热的是《三体》,而非科幻文学。

  他很清楚,正是“计划经济最后堡垒”的电力系统的工作提供安全感,才能让他大胆地写自己想写的文字。

  没有科幻,刘慈欣只是发电厂的普通工程师;不过,没有发电厂,他“飞扬的思想”也许早就在“以文换钱”的沉重的现实引力中,砰然坠地了。

刘慈欣:如何跨过“个人化写作”到“职业写作”的门槛?(图6)

  本文参考资料:

  1、《筑起我们的金字塔》   作者:刘慈欣   2000.5.20

  2、《开辟想象天地的人们:初识刘慈欣》    作者:郑军  2000.12.15

  3、《科幻世界》访谈2002年第1期  主持人:姚海军 特邀嘉宾:刘慈欣、唐风

  4、《科幻大王》特约采访       2006.03.21

  5、《每一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手——专访科幻作家刘慈欣》     南方周末 2011.4.20

  6、《你写的小说 要让自己感到兴奋》   人物周刊    2015.04.19

  P.S.

  最近有几篇写经济的文章被删了,还有之前写官场、历史的的,文章删多了,就有封号的危险。

  所以我开了一个“小号”:思想钢印,除了“防失联”外,我打算把跟职场关系不大的投资心理类、宏观经济类文章放在那个号里,刚刚开始正常更新,欢迎大家关注。

刘慈欣:如何跨过“个人化写作”到“职业写作”的门槛?(图7)

  (思想钢印公众号二维码)

德迅网 » 刘慈欣:如何跨过“个人化写作”到“职业写作”的门槛?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