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新闻写作]新闻中成语的误用(13)

  噤若寒蝉、荡气回肠、苦心孤诣的误用

  “噤若寒蝉”比喻不敢说话

  “噤若寒蝉”,意思是像深秋的蝉,一声不响,比喻不敢说话(噤:闭口不作声)。语本《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后世多作“噤若寒蝉”。例如清·嬴宗季女《六月霜》:“而吾乡士大夫,顾噤若寒蝉,仆窃深以为耻。”茅盾《我走过的道路》:“‘学衡派’在新文学工作者的反击下,也就噤若寒蝉,不久即告彻底垮台了。”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三十八章:“他的话完了,台下有几个人拼命地高声鼓掌,而更多的却噤若寒蝉,面面相觑。”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六章:“这种雷厉风行的手段,也许可以收到效果,使工人在暴力下噤若寒蝉。”

  理解和使用这条成语要注意,它是用“寒蝉”作比喻的。蝉到了深秋季节,不是不想叫,而是禁不住寒冷的侵袭,已经叫不出声了。因此古人常把遇事不敢讲话比作寒蝉。由此可见,“噤若寒蝉”比喻的不是一般的不说话,而是因为害怕而不敢说话。这是它同“默不作声”、“闭口不言”、“缄口无言”等成语的一个重要区别。有人忽略了这个特点,不管什么原因,只要闭上嘴不说话,就说“噤若寒蝉”,以致用得似是而非。例如:

  1.所向披靡的林丹,已经用他手中的球拍,用最有效的方式,让所有质疑他的人噤若寒蝉!(人民网,2009年5月27日)

  2.达赖攻击杨外长的时候,一些西方媒体争相报道,唯恐世界上有人不知道;而温总理作出回应后,这些媒体噤若寒蝉,同时失语,少数有所报道的也语焉不详。(《人民日报》,2009年3月20日)

  3.邓玉娇事件时,整个社会群情激愤,我们却始终听不到政府的声音,感觉不到政府的存在……政府噤若寒蝉,是对社会最高法律道德的漠视与放弃!(人民网,2010年7月5日)

  4.官员财产公示说了很多年,也试了若干回,事实证明它阻力极大、很难推行,似乎官员对自己的财产,一般都噤若寒蝉。(《楚天都市报》,2010年4月21日)

  例1,林丹用优异的战绩证明了自己,使质疑者无话可说,而不是有话不敢说,应该改为“哑口无言”。例2,某些西方媒体不报道温总理对达赖的驳斥,不是不敢报道,而是故意不报道,改为“默不作声”或“置若罔闻”会更好一些。例3,当地政府对邓玉娇事件不表态,也不是不敢说,而是不肯说或不便说,可以改为“缄口不言”。例4,官员反对公示个人财产,不如改为“讳莫如深”更准确一些。总之,以上诸例都不宜使用“噤若寒蝉”。

  确实出于害怕,但并非因此而不敢说话,当然更不能说“噤若寒蝉”。例如:

  5.这些事件一方都是上访或准备上访的群众,另一方则是对上访噤若寒蝉,对访民叫嚣打压的地方政府。(人民网,2010年11月16日)

  6.“救人有风险,出手须谨慎”日益成为广大公众明哲保身的信条。当有老人摔倒需要他人搀扶时,即便那些想搀扶老人的人也噤若寒蝉,不敢伸出援手。(《北京晨报》,2011年3月11日)

  例5,某些地方政府确实害怕群众上访,因此极力阻挠压制,但不是在群众面前不敢说话,说“谈虎色变”或“如临大敌”庶几近之,说“噤若寒蝉”显系误用。例6,面对摔倒的老人,某些人确实害怕承担风险,但不是因此不敢说话,而是不敢“伸出援手”,也不能说“噤若寒蝉”,可以改为“顾虑重重”。

  此外,还有人只看到一个“寒”字,便把“噤若寒蝉”莫明其妙地同寒冷、寒战联系起来,这就近于荒唐了。例如:

  7.当记者走进位于东北四环的一个新盘售楼处,偌大的豪华大厅里,除了记者便是5位售楼人员,楼市的寒意可见一斑。二手房的市场同样噤若寒蝉。(新华网,2010年5月3日)

  8.渡过危机,自然需要变“集体不信任”为“信任”,而变为“信任”不会那么轻而易举,需要相关方面拿出实际行动,比如把好奶粉上市关,不要让人们提起来甚至想起来就噤若寒蝉。(《南方日报》,2011年2月18日)

  例7应改为“冷冷清清”,例8应改为“不寒而栗”。

  不要随意扩大“荡气回肠”的使用范围

  “荡气回肠”,意思是人受到感动之后,气为之舒,肠为之转。形容文辞、音乐等生动感人之极。语见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例如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二:“微婉顿挫,使人荡气回肠者,李义山(即李商隐)也。”马识途《夜谭十记》:“这虽然算不得是一篇震古烁今的妙文,总算得是一件荡气回肠的小品吧。”也作“回肠荡气”。如张贤亮《河的子孙》一○章:“惊涛的怒鸣,回流的轻唱,波澜的吟哦,凫鸟的哀号,组成一支雄壮而又回肠荡气的交响曲。”

  “荡气”就是使心情激荡,容易理解。“回肠”就是肠子被牵转,形容焦虑、忧愁或受到感动,思绪辗转于内心,久久不散。如唐·唐彦谦《春阴》诗:“一寸回肠百虑侵,旅愁危涕两争禁。”唐·韩愈《刘生》诗:“妖歌慢舞烂不收,倒心回肠为青眸。”“荡气”、“回肠”连用,通常只形容文辞、音乐等感人至深,扩大一点也可以形容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部电影……感人肺腑,动人心弦。曹丕用来形容歌声,并且同“感心动耳”连用,认真体味一下,会加深我们对这条成语的理解。遗憾的是,现在有些人随意扩大“荡气回肠”的使用范围,用得很随意,这就很不妥当了。请看最近从媒体上摘录的一些例子:

  1.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这是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90年,更是艰苦卓绝、发奋图强的90年。(人民网,2011年6月27日)

  2.历经28年艰苦卓绝、坚忍不屈、荡气回肠的武装斗争,带领亿万中华儿女实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和中华民族的彻底独立解放。(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1年6月30日)

  3.在中原大地上,领略着一望无际的麦田和雄伟的山川大河,让人感到心胸开阔,荡气回肠。(《河南日报》,2011年6月24日)

  4.广东队终于在客场完成了荡气回肠的逆转,涉险过关,取得一场宝贵的胜利。(《深圳特区报》,2011年4月18日)

  前两例“荡气回肠”与“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等连用,形容革命斗争,同感人肺腑、动人心弦之意相去甚远,显然不妥。例1改为“气吞山河”,例2改为“百折不回”之类,或者更符合原意。例3形容心情舒畅,说“心旷神怡”或“精神振奋”之类庶几近之,说“荡气回肠”就不沾边了。例4也不能说“荡气回肠”,可以改为“惊心动魄”。

  5.不要说吃肉了,就是喝一口肉汤,那也是荡气回肠,终生难忘。(《新疆都市报》,2011年4月25日)

  6.龙井茶味道极好……你轻抿一口,会被那清淳(按,“淳”应作“醇”)的草香镇住,你会惊讶茶的嫩叶竟如此让人荡气回肠。(《人民日报》,2011年4月18日)

  7.迪拜机场的免税店,看了简直是“荡气回肠”,恢弘壮观,让人大有血拼之欲望。(《海口晚报》,2011年7月6日)

  8.时而飞流直下,时而荡气回肠,时而气势磅礴,时而妙趣横生,置身雅鲁河漂流,可尽情领略博浪飞舟的激越、高歌挥桨的豪放……惊险乐趣,尽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人民网,2011年7月13日)

  喝汤、品茶何以会“荡气回肠”,令人费解。至于最后两例用“荡气回肠”想表达什么意思,实在捉摸不透,看来已经近于滥用了。

  “苦心孤诣”不用于坏人坏事

#p#分页标题#e#

  “苦心孤诣”,意思是尽心竭力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语见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八五:“孟东野、贾浪仙卓荦偏才,俱以苦心孤诣得之。”例如叶圣陶《欢迎》:“这都是本邑几位前辈先生的苦心孤诣,才成就了这桩善举。”何香凝《我的回忆》:“孙先生和仲恺之所以这样苦心孤诣地创办黄埔,就是深知军阀的不可靠。”也指为了达到目的、解决问题而煞费苦心。例如鲁迅《华盖集·牺牲谟》:“正如‘禹入裸国亦裸而游’一样,要改良社会,不得不然,别人哪里会懂得我们的苦心孤诣。”郭沫若《蔡文姬》第三墓:“曹丞相苦心孤诣地赎取我回来,应该是天大的喜事。”

  理解这条成语的关键在“孤诣”二字。“诣”指学问、技艺等所达到的高度或深度。“孤诣”指只有自己能达到而别人达不到的高度或深度。强调“孤诣”,决定了这条成语的褒义色彩。李重华用“苦心孤诣”赞扬唐代大诗人孟郊和贾岛,何香凝用来赞扬孙中山和廖仲恺,便足以证明。即使后来出现了强调“苦心”的引申义,仍然不用于坏人坏事。有些人没有理解和把握这条成语的感情色彩,把它用于贬义,显然不妥。请看例句:

  1.面对如此普通而又高尚的老人,不知道我们那些整天苦心孤诣忙于钻营、熙熙攘攘忙于牟利、一心一意为自己、哪管人间疾苦的官员们会否感到脸红?(人民网,2009年1月21日)

  2.不错,汪晖做了两个注释。但这两个注释,与其说是在指明某种来源,毋宁说是在掩盖某种出处。在怎样让注释为剽袭服务上,汪晖真可谓苦心孤诣、机关算尽。(《羊城晚报》,2010年8月30日)

  3.一封长达74页的检举信,轻而易举地击碎了赖昌星苦心孤诣建造起的走私王国,大批涉案人员相继落网。(南海网,2011年7月29日)

  4.达赖分裂集团苦心孤诣地搞“民主制度”建设,其目的是要为政教合一的“西藏流亡政府”披上“民主”外衣,把十四世达赖喇嘛这个“神王”包装成“民主斗士”,以便于争取国际反华势力的更大支持。(《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8月18日)

  无论是整天忙于钻营牟利、不管民间疾苦的官员,还是为掩盖剽窃而机关算尽的学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并不高尚,显然都不能说“苦心孤诣”。至于赖昌星和达赖喇嘛这样的反面人物,当然更不在话下了。这几例可以改用贬义成语“费尽心机”、“挖空心思”,也可以改用中性成语“煞费苦心”,唯独不能使用“苦心孤诣”。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副主编)

  

德迅网 » [新闻写作]新闻中成语的误用(13)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