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写作是一场幽深的生命之旅

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不断创新和丰富着文学创作与呈现形式,文学正以更加开放活泼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自去年底首次推出的中山市年度美文大赛引入“共享、互动”理念,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设计,以“互联网+文学走秀”的新玩法,激起文学比赛创新形式的浪潮。今年的年度美文大赛总决赛即将于12月14日在五桂山逍遥谷拉开帷幕,大赛邀请了历任广东作协副主席、秘书长、广东文学院院长熊育群,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以身犯险的报告文学家姚中才,以及资深媒体人、著名官场小说作家黄晓阳担任终极评委。他们中有的去年已与大赛结缘,有的则初次参与。日前,他们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畅谈了个人的文学创作观点和对中山美文大赛的评价。

熊育群 

文学应有现场体验与发展眼光

写作是一场幽深的生命之旅

从建筑工程师、新闻编辑转变为在诗歌、散文与小说三大领域皆有建树的作家,熊育群深受浪漫空灵的湖湘文化滋养和务实、开放进取的岭南文化沁润,他对文学创作的思考与探索深入生活,贯穿于人生的不同阶段,张扬着强烈的个体生命意识和绵延的时空意识,他乐于用脚步丈量、感知真实的存在,获取历史的温度,再把心中所悟以文学形式加以抒发。

●诗歌发展需从传统再出发

对于熊育群而言,诗歌开启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18岁远离家乡异地求学的他对于老家湖南有着无法割舍的乡愁,当时身为建筑工程系的学生,对文学创作全凭个人兴趣,“写诗首先对我来说是一种本能的冲动,是情感的表达。”熊育群回忆道,年轻时不仅阅读普希金、雪莱等名家诗篇,也读国内经典朦胧诗、西方现代诗等,同时汲取中国古体诗的精粹。工作之后,辗转于湖南与广东,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语言表达的锤炼与日益成熟,加上岭南文化的精神渲染,其诗歌创作的现代感不再来自思想与概念,而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真切的体验。

创作出版过《三只眼睛》《我的一生在我之外》等诗集的熊育群一直在思考着当代诗歌经典缺失的原因。他认为,诗歌发展应该先回归传统,然后再出发,“如果不从几千年的表达经验里来透视我们的生活,我们可能会将自己的生活狭窄化。古人面对生活的苍凉意蕴,比先锋叙述更能唤起我们潜意识深处的共鸣。”熊育群谈道,传统并没有被民众抛弃,而是被一些写新诗的人所抛弃,中国诗歌是最独特最奇妙的语言艺术,它具有抒情性、生活化、充满悟性等,其蕴含的意境也产生了广阔而超拔的影响和现实意义,“我们要把中国诗歌的神韵、精神、哲学与审美方式、趣味、经验等带入现代诗创作中,进行创造性的传承。”

●“在场感”可使散文增添深度和分量

在本次中山市年度美文大赛总决赛中,共有25篇作品入围,其中散文作品占据大多数。如何才是好的散文?拥有20多年散文创作经历的熊育群向记者分享了他的散文观:散文创作强调“在场感”,以有限的个体生命深刻体验无限的存在,凸显个体生命意识,描绘出自己亲身感知的事物,即使是历史也是来源于现实存在,每一物一景都是时空连接的出发点。

熊育群重视身体的生理和心理反映,更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融合,形成强烈的时空意识。为了经营好历史文化题材的散文,他开展田野调查,深入现场去参与和感受,“我陆续重走了陆上、海上丝绸之路,沿着河西走廊,去到约旦、埃及、摩洛哥等地,沿途经历往往会颠覆了我已有的知识观念,历史的深度与厚度舒展在我的眼前,使我视野更加开阔,所见所思所悟充盈着我的内心,也丰富了创作灵感,使文字变得厚重。”熊育群尤记得在约旦寻觅到的一条古代丝绸之路通道遗迹的那次体验,若隐若现的通道博古通今,牵出了世界大历史,让人感受到寂寞漫长的丝路上开出的灿烂文明。

●网络打破隔阂 催生更多佳作

熊育群是第一次应邀担任中山市年度美文大赛的终极评委,他坦言,这将是自己一次全新的尝试。在熊育群看来,文学本身是安静的、比较个人化的生活、生命体验,网络技术打破了地域、职业、年龄等区隔,也突破了小范围文学圈的限制,赋予多层次、多领域的大众参与度。

了解过本次大赛的赛制后,熊育群认为,“文学走秀”形式使得大赛更具观赏性、娱乐性,专业评委结合多种形式的全民投票评选,重重筛选如大浪淘沙,最终呈现出更多精品佳作和优秀作家,让文学作品扩大到社会层面,引起更多人关注,与社会大众紧密相连。此外,熊育群表示,作为主办方之一的中山日报报业集团,在传统媒体进入技术创新的时代,敢于突破自我、大胆尝试,运用新媒体技术设计出新的文化形式,打造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其社会影响力和品牌效益令人期待。

姚中才 

在行走中写作 记录生活的点滴触动

写作是一场幽深的生命之旅

教师、记者、驴友、守礁人、作家……多重身份拼接出姚中才的丰富人生,无论经历如何,他的内心始终对生活保持着热爱,凝聚着一股敢于打破平庸的“冲劲儿”。在姚中才眼中,最美的风景永远在未知的路上。作为一名资深“驴友”,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旅途中探索,在行走中用文字记录触动心弦的点滴,在文学创作中延续自己的人生旅程。

●提升文学修养走进生活中去

姚中才与文字的情缘很深,中文专业毕业的他曾是一名语文教师,先后担任过《南方周末》及《深圳青年》的记者、编辑,对他而言,文字是再熟悉不过的“老友”。身处互联网发展迅速的时代,姚中才认为,现在各类自媒体层出不穷,网络成为大众发表言论和文章的开放平台,在提供知识和信息来源的同时,其乱象丛生引发的负面效应也不可避免,一个人热爱写作是好事,但最好先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

姚中才谈道,写作者更需多走进生活中去观察、感知与积累,真实鲜活的生活给他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他走过鳌太、贡嘎、梅里、尼泊尔喜马拉雅EBC线等国内外经典户外穿越探险路线。“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走遍汶川每个乡镇,直面灾难面前的生死与哀伤,两个月后我写出了报告文学《爱撼汶川》,后来又与人合作写下《援建汶川》。”

#p#分页标题#e#

作为中山市首届美文大赛的评委,去年的大赛给姚中才留下深刻印象,“它让小众的文学,走向更广阔的传播视野,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他坦言,自己从大赛中体会到一些作家和作品带来的思想上、创作上的“新鲜感”,体会到整个中山浓厚的文学氛围。他希望中山能继续发现更多文学精品。

●报告文学延展感知生命的触角

报告文学是姚中才经常创作的文学类型,报告文学运用文学艺术,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融合了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等特征,“我最早是写诗和散文,后来写小说,在《南方周末》的工作结束后,我开始写报告文学。”钟情于报告文学,或许与姚中才媒体人的经历分不开,但更得益于他敏锐的视角、独立的思维能力以及敢闯敢体验的精神。

姚中才曾深入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与渔民一起生活近三个月,亲身体验“守礁人”的辛酸、孤独与坚守,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他最初的兴奋很快被难以抗拒的寂寞吞噬,姚中才内心有些焦虑,白天睡觉,晚上邀人彻夜长谈。枯燥的守礁生活让他有充足时间细心洞察艰苦环境中的人、事与情感,延展了对生活、对生命的感知触角,探寻寻常日子里无法体会的喜怒哀乐。这段难忘的经历最终汇集成首部直面南海问题的长篇报告文学《南海!南海!》,也是他文学创作经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黄晓阳

选材和立意时 作者的格局很关键

写作是一场幽深的生命之旅

著名官场小说作家、资深传媒人是黄晓阳最具代表性的两大身份,小说《爱情万岁》《二号首长》等刚面世就获得无数读者青睐。如何让作品符合大众口味,让每个层次的人都从中有所收获,这是他在创作中不断思考的问题,在写作选材、立意、拿捏网络语言和文学元素的雅俗比例等方面,黄晓阳也颇有心得。

●在“俗”之中寻“雅”

“文字的‘雅’和语言的‘俗’,成为文化的两个极端。” 在黄晓阳看来,文字之所以雅,是由书写造成的,早期文字刻在甲骨上或者铸在铜器上时,必须极度精简,而语言则可以任意地繁复和琐碎。随着文化的发展,书写方式发生革命,书写变得极其简单而且成本低廉,雅言(即今天所说的书面语)和俗语(即今天所说的口语)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由此形成了所谓的“雅俗共赏”,“雅文化和俗文化存在一个相互融合,互动发展的过程。”

媒体人与作家的双重经历,让黄晓阳更全面审视新媒体这一媒介对文学书写与表达方式带来的改革。“互联网时代,实际上是人类书写方式的又一次革命,书写革命必然带来文化的大爆炸,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诞生大量的符合电脑书写这个载体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是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必然。”对于网络上充斥的良莠不齐的文学作品,他认为,网络语言用于文学创作,是历史的必然,我们惟一需要做的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俗”之中寻找“雅”的平衡,从而完成更为生动高雅的语言表达。

●认知格局影响选材与立意

无论对于新手作家、草根文学爱好者还是享誉文坛的文学名家,选材立意是最基础而关键的。写作题材虽来源于生活,但并非事事皆可写,而立意更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对此,黄晓阳提出“认知格局”的重要性。“一个人的格局在于他对人类生存的这个自然空间的认知和探索。‘格’和‘局’二字,犹如纵坐标与横坐标,是‘立人立意’的定位。”他指出,写作就是个人思想的表达,这种表达如果没有一个阔大的格局,结果就可能误导阅读,许多被认为正确甚至伟大的题材或主题,在上升到更高的哲学层面时可能被证伪。

谈及此次的美文大赛,黄晓阳表示,电脑书写时代必然促成书写表达的进一步俗化,而追求文字的精美,恰恰是文化的更高级追求。在这样一种矛盾的社会形态下,任何雅的追求,都比俗的追求艰难而曲折,也更有文化意义。

德迅网 » 写作是一场幽深的生命之旅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