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他徜徉在花香鸟语之间 年逾八旬刘永富每天醉心创作中国画

\

\

\

走进刘永富的家,就像走进了国画画廊,客厅的墙上,都挂满了中国画(见下图)。再仔细一看,原来这些画作都是他退休以后创作的作品。

“这几年大部分时间用在蜀山老年大学教学上,配合着教学,收集、整理、编写了18篇文章,编辑出版了《传统中国绘画知识文集》。”年逾八旬的刘永富平声静气。

中学美术获启蒙

“我对美术的爱好,是在青岛上中学时培养的。”刘永富至今仍难忘在中学时参与美术活动的情景,“美术老师带着我们参观了青岛市国画展,让我第一次感觉到了中国画的美,让我大开眼界;更有甚者,学校的美术小组还在老师的指导下,集体创作了以青岛海滩为主题的美术作品,送展民主德国国际美术展。这在当时,是一件轰动学校的事,心里不免产生了一种自豪感!”

而能在青岛上学,成为刘永富人生重要转折点。

从小理想当医生

刘永富的故乡并不在青岛,而是在潍坊市昌邑县北孟村,家里除了种田的父母,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一家八口人,生活艰辛,他从小看到农村的邻居生病,治疗困难,就立志要当一名医生。

从上学开始,“当医生”的目标就一直作为刘永富学习的动力,指引着他奋斗的方向。

在昌邑县北孟中心小学,刘永富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小学毕业,懵懵懂懂地跟着学长赴青岛赶考,结果,一考中的,开始了人生新的里程。

辛勤劳动伴学业

在青岛上中学,刘永富除了对学业的追求,也体尝到了更多的生活艰辛:每月享受助学金7元,回家的火车票1.2元,根本不敢回家探望父母;每个月7元的伙食费,只有靠自己解决;3角一瓶的豆瓣酱,舀上小半勺,午餐冲水当汤喝,可以维持1个月时间不到食堂打菜;每个周日,勤工俭学,可获得0.8元;勤工俭学干的活有:海滩筛沙、搬砖出窑、采摘水果、运输货物……平板车运的货物有石灰、棉纱、布匹、铁锅……五花八门。

“青岛的路,坡大,上坡时,要3个人连推带拉才能勉强把平板车拉上坡……”说到这里,刘永富声音哽咽,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军校军队度年华

到了高中毕业,刘永富毫不犹豫报考了山东医学院、青岛医学院,回到家里静等录取通知。

结果几天后,等来的是高中班主任的“紧急回校”电报,这,也是刘永富人生的另一个重要转折点:被学校保送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雷达工程系。

“当时,借了钱回到学校,到军校报到时,身上仅剩0.5元和1斤粮票。”刘永富至今仍记得参军前生活的艰难。

从此,刘永富一路坦途:1962年转学重庆解放军雷达工程学院雷达工程系;1965年毕业后,在重庆社教1年,后被分配到部队工作,历任侦察参谋、宣传干事、高炮营营长;1979年调入合肥炮兵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图书馆馆长,直到1998年退休。

主攻中国花鸟画

“参军后为了工作,我基本上和画笔没有更多的接触。”刘永富回忆着,“在部队担任宣传干事时,曾经组织过战士‘军地两用人才’的培养及书画活动;在长白山驻地,和亲属是分开的,想念孩子时,就对着孩子的照片画素描。”

退休后的刘永富,除了参加合肥市军休五所的书画活动,还在安徽省老年大学学习中国画,他主攻写意花鸟,兼攻写意人物、篆刻,兼学电脑及修图软件,做到了“老有所学”。

为了实现目标,除了研习大量的花鸟画,刘永富还积极学习“中国画论”,研读了大量的理论书籍,结合书画活动,撰写了多篇绘画知识性文章

“没目标不行!”刘永富带着山东口音,一派军人豪情,“有目标就有动力!”

理论实践促互进

功夫不负有心者。

从1999年到现在,刘永富创作了大量的花鸟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军书画展,荣获各种奖项,有的作品还被美国、日本、德国、荷兰、挪威等国的院校、展馆和友人收藏。

从2002年加入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开始,刘永富在《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中国老年书画艺术》等报刊上发表了多篇中国绘画意境、构图、色彩、笔墨和创作等理论文章。

刘永富还积极参加中老年书画社团工作,在安徽省直机关老年书画联谊会,曾先后担任秘书长、常务副会长和会长,现任名誉会长,为中老年书画工作做出了许多贡献。

老有所为不言歇

“联谊会工作期间(2002年-2017年),联谊会做到了日常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书法、山水、花鸟3个创研组,每月定期活动;出版《会讯》重点报道会员活动和书画理论;组织国家重大纪念日画展;创建了‘安徽中老年书画网’,自任管理员,为会员们提供了交流品鉴的平台;成立了省直机关书画院;联谊会下有20多个分会、800多位会员……”年逾八旬的刘永富有些激动和自豪,对自己的“老有所为”增添着注脚,“我感觉,我退休后做的事,并不亚于我退休前所做的事,尽管性质不同,不具可比性,却很有成就感。”

出版画集一人揽

在花鸟之间,刘永富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实现了“老有所乐”。

2012年,刘永富出版了他的作品集《裕生中国画集》,收录了他的花鸟、人物、山水、篆刻等90多幅作品。难能可贵的是,画集中作品的摄影、修饰、排版,包括文字录入、装帧、设计、题字,全由他一人包揽。

“裕生的字号,是我在青岛中学的语文老师给起的。小时候看到名人学者都有字、号、室,也不免心里起痒,‘裕生’就是富裕一生,紧扣‘永富’名字。哈哈哈!”刘永富解释着,又补充:“我的画室也命名为裕生轩。”

寝食之外争时间

几年前,老伴离世后,刘永富主动空巢,独居在家。每周日,女儿会过来帮着他处理一些家务,包些饺子,平常的饭菜还是要靠他自己做。

#p#分页标题#e#

“早上西餐,中午中餐,晚上杂餐。”刘永富进一步解释,“早上面包牛奶麦片鸡蛋,最多就是面包换成烤馒头;电饭锅烧了中饭,以蔬菜为主,成品或半成品的卤菜为辅;到了晚上,吃得量小而杂,馍馍面条饺子,调换着吃。”

“简单节俭,保证质量,节约时间”是刘永富的生活宗旨,一切为了书画创作,一切围绕“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目标已定朝前迈

2018年,刘永富从安徽省直机关老年书画联谊会会长转为名誉会长,除了维护着安徽中老年书画网的运营,还在蜀山区老年大学担任花鸟画教学。

“现在除了教学和网站维护,我主要考虑续编画集,出版文论集。画集的名字已基本想好了,《刘永富中国写意花鸟集》。”已至耄耋的刘永富仍有自己的目标,并盘算着如何充分利用好时间,“好在书画文集已基本安排就绪,目标即将完成。”

王开阔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陶虎 文/图

德迅网 » 他徜徉在花香鸟语之间 年逾八旬刘永富每天醉心创作中国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