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这段文字节选自拙作《新华社与美联社新闻写作比较》,原文共有四个部分:历史根源及影响比较;写作思维比较、写作文体流变特征比较和写作主体比较。这是第二部分的主要观点。新华社与美联社是大家比较熟知的通讯社,存在于不同的政治体制之下。将它们作为东西方新闻写作思维比较的具体样本来考察,二者在新闻写作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否仅仅是由于政治因素导致的呢?本文试从文化思维模式角度切入,一点想法,求教于各位。
“天人合一”与“天人分裂”对新华社与美联社的影响。
在文化这条线上,从总体上能代表叙事与民族文化精神关联的就是“天人合一”与“天人分裂”两种思维。
新华社所继承的东方的“天人合一”是一种整体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融合,是一种“同”,富于理性、伦理意味,追求一种完满、团圆、平和,而又与“德”紧密相联。而美联社记者所继承的“天人分裂”的核心表现为对个体生命的沉酣、放纵,它突出个人的存在,富于非理性、情感意味,追求狂热、神秘、刺激。西方的“天”——上帝,与人是分立的。
下以灾难性报道为例,来比较二者不同的文化观念导致的不同写作思维。
美联社记者面对灾难造成的悲剧,常常注重极其仔细地描摹事实,他们用大量笔墨赤裸裸地表现灾难对人的摧残,强烈而直接地表现出人的痛苦、悲惨境地以及被毁灭的命运。而新华社记者却习惯于“哀而不伤”,他们虽然也暴露人的悲剧处境,但着眼点却是反映灾难中的人的精神,用人的“战天斗地”去消解事件的悲剧性质,实现一种“事实的悲”向“精神的乐”的转换。我们常说的“大灾出大英雄”,“小灾出小英雄”正缘于这种悲剧审美心理。
例如美联社记者所写的《美国大兵比卡尼克和他的妻子成了住房短缺的牺牲品》。这篇报道讲述的是一起危房倒塌的灾难事故。
“……
他们一家(指美国兵比卡尼克一家)住在凑合着搭起来的房子里。昨天大雨倾盆……被泥水泡松了的山坡塌了下来。泥土压在他们的房子上,结果两个孩子——12岁的艾利森和他3岁半的小妹妹朱迪安被活埋在12英尺厚的废墟下面。
……比卡尼克像发了疯似的用手扒又湿又重的泥土。
消防队和铁路抢险队闻讯赶到,他们动用推动机干了12个小时,才把废墟的泥土清除干净,找到了孩子的尸体。在被砸坏的床上,两个孩子并排睡在一起,男孩子用胳膊护着小妹妹。两个孩子的身上盖着床单,看来,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用这床单挡住不断落下来的泥土。”
再看新华社记者高晓虎写的《在烈火的考验面前》,是讲述云南省安宁县发生的森林火灾。在救火过程中,有56人牺牲。文中写道:“事后,人们在收拾烈士烧焦的遗体时,发现他们有的手中还紧攥着砍刀,有的双臂高举过头,都保持着奋勇扑火的英姿……”虽然有对灾难场面的描述,但不使人产生恐怖的感觉,且最后落脚在英雄烈士的崇高人格上。文章的结尾写道:“这就是我们的人民,他们在烈火中用信念、勇气、忠诚谱写的壮美的歌,永远回荡在云南高原的大地上……”“天人合一”善感乐生,崇尚圆满,习惯于以超然的、了悟一切的、历史的态度看待痛苦,信奉痛苦终将过去,一切不过是一个过程。
戏剧传统文化对新华社与美联社写作的影响
西方戏剧追求动作、冲突、悬念、高潮;而中国戏剧以内心冲突的抒情为重点,不注意表现动作的“冲突”。
戏剧着重于塑造人物。我们不妨通过比较人物报道来看看它们如何受戏剧传统文化的影响。
美联社的人物报道,往往塑造出一个个鲜明的个性形象,以个性作为把握人物的起点和终点,以细节、冲突、动作来表现人物性格。美联社名记者雷尔迈·莫林说:“你要收集有关细节,如面部表情、音调、姿势等。”另一位名记者马列根也说过:“要有戏剧性!要有戏剧性!”而在对采访方对象的表现中,让人感觉不到叙述者的主观存在。采访者的主体意识、情感,似乎都被重重厚幕所掩盖,或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剔得干干净净。
而新华通讯社的人物报道都是以一种时代精神作为把握人物的起点和终点,笔下的人物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刻画人物,着重从心理、情感角度入手,并借助大量抒情性细节,展现一种诗般的风采。穆青在谈到人物通讯写作时说:“要使读者动感情,首先记者自己要动感情。如果记者不动感情、不激动,或者感情动得不深、不真、不强烈,那就不可能感染读者。”
在美联社记者采写的篇章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性格丰富、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形象。而新华社采写的人物通讯名篇,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等等,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座崇高的精神丰碑。
美联社重在从人物外在的动作、服饰、语言去刻画人物;新华社重在从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心理去表现人物。前者告诉读者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而后者告诉读者人物有什么意义。后者的弊端在于:中国戏剧形象构成的脸谱化导致新闻思维在人物透视中单一化、公式化,没能更多地注重人物的个性化与多样化;相反倒使人物显得“高、大、全”,脱离实际。这在典型报道中尤其突出,因此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标题:“活雷锋式的英雄XXX”、“焦裕禄式的好干部XXX”、……。
新闻写作是与时俱进不断变化的,无论新华与美联,时下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这一点感想,也真是抛砖引玉了。
- 编剧揭秘《推手》创作背后的故事 就连角色名也暗藏玄机
- 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曾白天杀猪 晚上写作
- 贵港:举办新闻写作与摄影培训班
- 阅文大师团作家麦家超越之作 新书《人生海海》同步登陆QQ阅读
- 上海谁能写商业计划书本地咨询电话
- 怎么可以学好高中英语?
- 李沧再添一儿童图书馆 单馆藏书量最高达10万册
- 2019广东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秦庆华教授面上项目招聘副研究员1人公告
- 执迷于书单的人,其实最不会读书丨世界读书日
- 乐学、会学、巧学!子曰语文三部曲让孩子享受写作
德迅网 » 新华社与美联社新闻写作思维比较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