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来自遂川县的几个生态创业故事

来自遂川县的几个生态创业故事

  骆德磷(右一)查看七叶一枝花幼苗长势。

来自遂川县的几个生态创业故事

  邓葵生在插秧。

来自遂川县的几个生态创业故事

  李龙梅在兰先华基地内为灵芝套袋收粉。

来自遂川县的几个生态创业故事

  蓝天下美丽的村庄和田野。记者李夏署8月26日摄于遂川县巾石乡新安村

  方院新、谢兵生、刘祖刚文/图

  近年来,遂川县以特色种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出了一条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利用等为主要类型的林下经济发展之路,实现产业升级,使林下经济成为该县林业增色、农民增收的朝阳产业。目前,遂川县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89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4家、示范基地2家,带动8000余户林农脱贫。生态农业也风生水起,渐成气候。

  “林二代”的林下经济

  “父亲把‘绿色银行’交给了我,我得把它经营得更好!”说这话的是骆炳岚,他的父亲骆德磷上世纪80年代承包高坪镇白沙村里无人管护的1000亩村集体荒山,在荒山上造林并取得成效,荣获“全国绿化祖国突击手”称号。今年74岁的骆德磷将林场交给了儿子骆炳岚经营,骆炳岚15岁就一直跟着父亲在山上种树经营,是名副其实的“林二代”。

  2013年,为大力发展林产经济,骆德磷注册了“骆德磷林场”,并带头种植厚朴,带动周边农户30余户参与林下中药材种植,成立了高山中药材产业合作社。几年发展下来,骆德磷林场种植厚朴等药材面积达1000余亩,在厚朴林中放养土鸡3000多只,去年还养起了蜜蜂,同时种植了金银花、升麻、七叶一枝花等药材,光林下种养的年产值就达25万元。

  2015年春天,骆炳岚根据林场条件,采用竹子搭棚盖遮阳网的方式,在厚朴林下试种七叶一枝花获得成功,面积达千余平方米,一株小苗卖10元,4年生苗木价格为100元一棵。他准备选择100亩厚朴林下土地,全种上七叶一枝花。骆德磷自豪地告诉记者:“你们莫小看这些花花草草、蜂窝土鸡,15年前就有老板出价100万元要买我的林场,我哪舍得哟,这林子底下可都是我的宝贝金疙瘩呀!”据估算,目前骆炳磷林场的林木、林下产业总价值早已超千万元。

  在骆德磷父子的带动下,遂川县高坪镇白沙村厚朴种植渐成规模,林下养蜂、养鸡、种药蔚然成风,全村160户村民参与林下种养经济,栽种药材、经济林3000多亩,每户年均增收达3000余元。

  邓葵生的生态

  邓葵生是遂川县巾石乡龙山村一名土生土长、颇有名气的种粮大户,他讲起种生态稻的“耕作经”,是一套一套的。

  小时候,邓葵生家中人多家贫,读完初二就没再读书。他务过农,进过厂,挖过煤,日子过得十分清苦。后来,辗转到广东东莞开店经商,凭着勤劳诚信,年收入20多万元。

  虽然读书不多,邓葵生却一直保留着看书读报的好习惯,作为农村人,每当看到食品安全问题,就十分痛心。2013年他回家过春节,亲朋好友聊起村里的人不愿种田,一些位于犄角旮旯、耕作难度大的田地都荒芜了,米也没有小时候的香,都直摇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邓葵生想做又不敢做,欲罢不能。恰好这时遇上了在县国税局上班的表亲蒋金平,听后当即给他打气:如今国家政策好了,早已免除了农业税费,家乡建了返乡创业园,又列入了全国支持返乡创业示范县,有许多的税收优惠措施,可以回来试试!

  下定了决心,当年邓葵生就弃商返乡种地。次年,尝试种生态稻。为适应现代人追求品质,爱吃粗粮的理念,他专程前往井冈山,买了30斤红米种子,把山脚下5亩撂荒田重新复垦,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只用酵素作为有机肥,养鸭吃虫,人工捉虫,虽然产量只达到别人的20%~30%,但品质却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为此,这让他信心十足,决心大展拳脚。

  与其他种粮户不同,为保证质量,免除水体污染,邓葵生选择的都是生态好、离水源近的山脚田。当地政府了解到他这一特殊需求后,挨家挨户帮做农户思想工作,协调农田流转事宜,2015年,面积扩大到40多亩。2016年,为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通过搭配改善口感,他一鼓作气种上黑米、红米、白米共130余亩,2017年,又扩大到390亩。

  为避免被雨淋影响品质,和减少稻米因露天晾晒而沙粒多,2016年,邓葵生花6万多元购买了一台烘干机,仅政策补贴一项就有1.5万元。随后为扩大生态稻市场,邓葵生创办了以“遂川县农佳缘食品有限公司”为名称的专业合作社,正式办理了“三证合一”手续,拉了3户贫困户入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2018年,邓葵生准备将规模扩大到1000亩,搭建起农产品溯源体系,打造网上商城,将生态米售往全国各地。

  林业大村的绿色梦想

  今年42岁的兰先华是遂川县五斗江乡庄坑口村的生态护林员,他家因两个小孩患先天性心脏病致贫。兰先华家有4亩毛竹、4亩水稻,去年分别种了黄桃、井冈蜜柚。今年,他又加入了村里的“红土地灵芝合作社”,种了1亩灵芝。兰先华的爱人李龙梅在合作社务工,除去股金每个月还有1200多元的收入。“我家今年卖春笋、灵芝,加上平时务工的收入有近2万元。”兰先华还专门带笔者去现场看了他家正在建设中的2层楼房。“兰先华家盖房子政府补助了1.8万元。”庄坑口村党支部书记李振东告诉笔者。

  五斗江乡三和村是林业大村,全村山林面积8万亩,年采伐竹木1000立方米以上,村中每年有大量采伐后产生的枝丫材、剩余物。该村变废为宝,将其碾碎用于栽植灵芝。合作社采取“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采用资金、材料、劳力入股形式,社员在社工作挣工资形式,按利分红形式,带动农民就地致富。合作社种植灵芝30万袋,为农户年增收100余万元。

  三和村委主任廖茂盛介绍:“我村引进灵芝产业,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共种植灵芝30亩,目前已有16户农户入社,这是今年采收的第二批灵芝,仅灵芝一项预计户均可增收1万多元。”

  “生态是我们五斗江乡最大的优势,林业是我们五斗江最大的资源,既要保住这个资源和优势,又要带动群众发展致富,林下经济是平衡生态与发展的最佳突破口,林下经济已经成为全乡产业脱贫的关键和龙头。”五斗江乡党委书记康小强向笔者介绍。

#p#分页标题#e#

  近年来,五斗江乡依托当地丰富的林下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农民致富新渠道,把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社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乡里根据各村实际,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式发展特色林下经济,打好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系列组合拳。全乡发展有机茶1万亩。

  目前,全乡建立了灵芝、土鸡、土猪、茶叶、黄桃、毛竹等以林下产业为主的13家林业专业合作社,通过特色种养带动500多户林农实现脱贫。

  “我们遂川县把山苍子种植、加工作为引导林农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来抓,每年财政单列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全县山苍子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年产鲜果2500吨,产值3800万元,盛产期每亩每年获利在2000元以上,目前全国出口的山苍子油1/3来自遂川。”遂川县林业局局长肖卫前介绍说。

德迅网 » 来自遂川县的几个生态创业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