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电视剧平稳提质何处发力?(图)
作为2020年国内首场影视行业盛会,第26届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2020·春季)(以下简称2020春交会)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改为线上举办。据悉,交易会期间,《三叉戟》《古董局中局之鉴墨寻瓷》《嗨,什刹海》《小大夫》等12部精品力作进行了线上直播推介,多场论坛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成功举办。“筹备期电视剧项目推优”活动、十七场专项推介会、行业报告等都通过线上平台得以顺利召开或发布。作为行业发展风向标,2020春交会仍聚焦行业发展前沿话题,把脉行业发展关键问题,直指行业发展核心对策,以“云端推介”推动电视剧平稳提质。
重大题材创作关注新故事新表达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在交易会官网首页醒目位置的“脱贫攻坚主题重点电视剧片单”展区,集中展示了35部农村题材剧。由靳东、李乃文主演的讲述大槐树村第一书记孙光明带领村民致富的《温暖的味道》,以及讲述三位青年共产党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领村民创业共同建设美丽乡村的《最美的乡村》等作品赫然在列。据悉,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也是此次春交会展览的重点剧目。
围绕重大题材剧如何才能拍好看,相关创作者以及专家学者在2020春交会上进行了交流。导演刘江以电视剧《光荣与梦想》为例,介绍了自己的创作经验。他表示,重大题材剧终究是一个文艺作品,从思想上去探索新路不是创作者的工作,从故事和艺术表达上下功夫更有奇效。他说道,“党史的故事过去已经有很多影视作品呈现过,而我们就是要从这些已经被讲过无数遍的故事中发现新角度、新讲法。同时,发挥我们现有的技术优势,在场景、美术和特技等方面下功夫,呈现以往影视剧无法实现的东西,是一个创作上的方向。”
编剧梁振华有着丰富的政论片和文献纪录片的写作经验,他总结了该类片种在主题承载、叙事结构、语态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同时,他也分享了《澳门人家》的几点创作经验:第一,使用底层叙事加强叙事亲和力;第二,找准人们的精神诉求,引发观众共鸣;第三,运用象征元素和隐喻元素,让大故事落到小红尘。
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理论研究处处长赵彤表示:“如何在创作中更有效地展现时代特点,更好地触达年轻观众群体,是创作者应该思考的方向。”赵彤指出,当下重大题材剧需要关注年轻受众群体的视角和感受。
在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高级编辑陈芳看来,重大现实、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题材往往是电视剧市场上的“稀缺品”,也是创作者创作的“富矿”。重大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难度,特别是在新时期下,行业标准和观众审美不断提高,如何跨越创作壁垒也成为创作者需要思考的新问题。
疫情下的创作考验
推出新举措以适应调整期
疫情期间,影视行业一度按下暂停键,至今仍有影视项目还未开机和复工。如何看待影视行业的困境、如何突破困局,也成为2020春交会上行业人士探讨的焦点。
首先是剧组的拍摄全部叫停。据优酷剧集中心总经理谢颖介绍,在春节期间,优酷处于筹备期和拍摄中的剧组差不多有十个,全部按下了暂停键,“资金压力上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平台的更新频率和数量是有所下降,不过这也为去库存带来了一定空间。
另外,线下娱乐全部停摆,视频网站流量激增,用户对内容的需求也大幅增长。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表示,爱奇艺搭建了战疫专区,希望能够用文艺作品帮助大家排解心情,平台上144部剧集转为免费播放,也把《破冰行动》《飞行少年》这样的项目捐赠给了湖北卫视。但广告投放等方面,视频网站还有很多实际困难。在爱奇艺副总裁冯微微看来,要打破以前固有的思维模式、创作模式、审美模式,不断提升制作能力,才能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不论处于何种时期,最终还是‘内容为王’。”
疫情不仅考验着播出平台,也在考验制作者和创作者们。灵河文化创始人白一骢比较幸运,疫情开始前,手头的项目基本已杀青,目前他正在家埋头打磨剧本。白一骢认为,一些影视企业倒闭是影视行业红利期之后的“退场”和“洗礼”,“要保持谨慎的乐观与谨慎的悲观”。他提出应该研究一套疫情拍戏的模式:“早点进入安全的拍摄模式,是我们自救的途径。”
奇树有鱼创始人董冠杰认为,影视行业不可能永远处在“夏天”,“冬天”有助于正常的生态发展。“渡过‘冬天’活下来的都是生命力顽强且经过检验的,疫情正好给予了影视行业一个冷静下来的调整周期。”
疫情期间,编剧张蕾正好在创作一部医生题材的作品,在医院体验生活,由于和医生们相熟,所以疫情期间他们的举动给予了张蕾极大的震撼。“有很多复杂的滋味在里面,不仅仅是英雄和崇高可以概括的。这次疫情不仅影响到个人对人生的看法,也会影响到我们所有人对医生这个行业的看法。也就是说有了新冠之后的医疗剧,其实已经不是以前的医疗剧了。”
编剧、制片人李潇总结道:“这次疫情是按下了强制性的‘休止符’,让我们更多向内审视自己,老老实实在家里想自己真正想写的是什么,适合自己写的是什么。”
新趋势下的探索
付费精品短剧是方向之一
#p#分页标题#e#在产业报告环节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发布并解读了《中国电视/网络剧产业报告2020》(下简称《报告》)。尹鸿表示,“从整体来看,影视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时期,还远远未从低谷中走出来。”尹鸿表示,去年上新网剧整体上略有减少,但与电视剧相比仍有较大的数量优势。其中,超过了半数的网剧选择了独家播出,这说明视频平台仍在用独播剧吸引更多的付费用户。尹鸿还提到了另外一个现象:部分网络剧虽然播出数据华丽,但如果没有在电视上播出,话题度就会受到影响。因此,网台联动的作品更容易引起社会关注,未来网台联动的趋势会继续加强。
另外,尹鸿提出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女性观众在网剧用户中明显超过男性,占比63.3%,且平均年龄只有25.3岁。而电视剧女性观众占比52.5%,平均年龄为28.8岁。网剧的核心受众与电视剧相比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为迎合核心受众的喜好,网台剧集的创作风格会有较大的不同。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助推影视行业“从To B到To C”(To B即对商家或企业的产品;To C即对消费者或用户的产品)。并且,最近一段时间,优酷和爱奇艺先后推出了《我是余欢水》《叹息桥》两部集数不长的短剧,围绕“从To B”转向“To C”、短剧创作等,业内人士也讲述了自己的思考和观察。
在谢颖看来,传统电视剧的采买模式是“To B”,集数越来越长,主要是出于分摊成本的考虑。“在整个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未来平台的商业模式都在往会员方面调整,尤其是深耕会员服务的含金量,大家也能看到平台付费的多样化和多种探索,‘To C’才是整个剧集商业变现的终局。”谢颖同时指出,政策上对剧集的集数限制,也会形成对剧集精品化的正向引导,高品质的短剧会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去年,几大视频平台纷纷试水“付费点播”,尽管引起了较大的争议,但平台推进的决心与意图明显,近来已逐渐发展为常规操作。尹鸿认为,各个视频平台内容付费成为电视剧营收的重要来源,付费同比增加了21%,可以说视频平台已经培养出了愿意付费的观众,这也是独播剧较多的原因。受疫情影响,一些电影试图探索网络首映、单片付费的模式,对此创新举措,谢颖表示:“如果他们能成功的话,精品短剧肯定也可以,我们更想尝试的是未来精品短剧的付费。”
既能吸引平台既有用户,也能吸引站外群体,当用户要求越来越高时,“To B”和“To C”之间的距离就越来越近,与此同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长信传媒集团董事长、创始人郭靖宇表示,在此趋势下,互联网和影视行业相结合的专业人才最为难得,“新型制作人既要有懂导演讲故事的思维,也要懂运营和一些互联网的相关因素”。
董冠杰认为,满足“To C”趋势下的新型人才,要把握用户的审美趋势,不断跳出舒适区,不断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式,考虑新环境下的新情况。“互联网产品的打造有一个方法论,小步快跑,频繁试错。在用户至上的大前提下,从用户的需求出发,不断试错。”
-
相关文章
- 暗盘交易会不会影响上市价格
- 2020外汇保证金交易会开放吗
-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流花路展馆
-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 中国平安励志创业大赛首场讲堂登陆北大
- 李阳首场演讲变成励志会
- 2021中国影视公司100强榜单
- 首场太空直播奇袭,iQOO天猫超级发布会探索硬核极致边界
- 今年首场爱情电影未映先热“想看”人数超过80万
- 约吗?漯河市疫情后首场电影7月25日正式开映
德迅网 » 电视剧平稳提质何处发力?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