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比起《教父》这部电影也许更伟大

比起《教父》这部电影也许更伟大


  时光网特稿 This is the end, Beautiful friend,This is the end, My only friend, the end……


比起《教父》这部电影也许更伟大

重映预告片

  随着吉姆·莫里森的歌声,直升飞机的噪音同时入耳,逼仄的房间,残酷的战争场面,不同时空的画面交替曝光在银幕上,比迷幻摇滚更迷幻的情境充斥着视觉与听觉,《现代启示录》就这样翻开了“第一页”。


  1979年5月19日,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带着《现代启示录》来到了戛纳国际电影节,这部拍摄时遇到种种困难,搭上科波拉前途和身家的影片当时还是未完成的版本。然而在三个小时的放映结束后,全场的掌声给了科波拉信心。


  最终,《现代启示录》与《铁皮鼓》同时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科波拉成为历史上首位获得过两次金棕榈肯定的导演。然而从台前到幕后,这部影片的冒险才刚刚开始……


比起《教父》这部电影也许更伟大

《现代启示录》波兰海报,很艺术

  被《纽约时报》的评论家弗兰克·里奇称为“好莱坞40年来最大的灾难”的《现代启示录》,随着时间的推移却越发显现出它的生命力,40年后的今天重新再看这部电影,依然充满创造性的技巧和对现代文明的反思。


  上世纪70年代正是各路电影运动开花结果之时,哪怕被资本家把控的好莱坞,也必须顺眼时代的变化和革新,涌现出了一批年轻导演。


  这些被称为新好莱坞的年轻人们,有四位被后世最为推崇,大家也最为熟悉,他们就是好莱坞四小子:依靠《星球大战》改写了美国流行文化的乔治·卢卡斯,社会观察学家版的马丁·斯科塞斯,“老顽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以及本文的主角,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74年,36岁的科波拉已经完成了三部杰作,这些影片令他获奖无数,奥斯卡最佳影片与戛纳金棕榈奖都已握在手中,这个来自底特律意大利裔家庭的孩子,已经是世界影坛最成功的电影导演之一。


比起《教父》这部电影也许更伟大

科波拉和白兰度在《教父》中的合作

  从身无分文到获得认可,此时的科波拉正意气风发,大好心情下,科波拉在纳帕谷买下了一桩避暑别墅,同时还有巨大的葡萄酒庄园,足足1400英亩,足以让科波拉的整个家族在这里尽享天伦之乐,然而科波拉毕竟是科波拉,过上这样的上流生活并不是他的终极追求。


  搞定了房产,科波拉决定投入到下部作品的拍摄中去,一部更大规模制作的战争电影,却又有着鲜明作者风格的电影。这部电影就是《现代启示录》,影片根据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黑暗之心》为蓝本改编。


  早在1969年,曾经参加过越战的好莱坞编剧约翰·米利厄斯就希望有导演能把《黑暗之心》拍成电影,他最初希望乔治·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来执掌这部影片。但是此前有人尝试过拍摄这部小说,均遭到了失败,乔治·卢卡斯自然不敢怠慢,他的计划倒是很周密:打算将影片拍摄为黑色喜剧的风格(幸亏没有),在完成《500年后》就投入拍摄,预算200万美元,16mm胶片拍摄,仗还没打完,就地实地取景拍摄,让越战士兵现场跑龙套,完美。


  卢卡斯错就错在,在一个错误的时间考虑了一个不可行的计划,他把一切想的都太过简单了。此时越南战争还在进行中,糟糕的环境不能保证摄制组的安全。一再搁置中,他的兴趣也转向《美国风情画》和《星球大战》两个项目中,倒是科波拉看准了这本小说电影化的潜在价值,决定拿下这部影片,开始与米利厄斯商量剧本怎么写。


比起《教父》这部电影也许更伟大



  小说原本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男主角马洛和库尔茨为一家比利时的贸易公司寻找当地的非洲工人,压榨他们的劳动力,但是很快马洛发现库尔茨疯了,以神的身份自居,在当地统治起一个部落。《现代启示录》将故事的背景换到了越南战争。


  科波拉一开始对这个项目信心十足,的确,36岁对一个导演而言还是青春期,而这个“青春期”的导演已经手握其他人一辈子可能都无法企及的成就。但很快,现实很快就将他从成功的欢愉和自信中拉了回来。他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事实——几乎没有人愿意为影片投资。

德迅网 » 比起《教父》这部电影也许更伟大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