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已经上天,地里不准冒烟”、“谁家麦茬谁家管,焚烧拘留加罚款”、“焚烧秸秆危害大,综合利用人人夸”、“上午烧麦茬,下午就拘留”、“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坚决查处第一把火”、“蹲到地里点把火,拘留所里过生活”。从这些口号可以看出来,对于秸秆焚烧这个问题,各级政府的态度应该是非常严厉的,口号和标语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愿景,是希望不再焚烧了,但是这种愿望和现实之间差距有多大呢?(10月20日中国新闻网)
秸秆焚烧,禁了十六年依然在烧,今年入秋的首场大面积雾霾天气是因为秸秆在燃烧。据官方通报10月5日到17日期间,全国有20个省、市、区,一共监测到了862个疑似秸秆焚烧的着火点,而与之相并排在地里的还有各种各样的“雷人标语”。出现这种情况,也并非偶然,一方面是上有整顿秸秆禁烧的严格规定,另一方面是地方群众没有办法将秸秆变废为宝。致使秋收过后,大面积秸秆滞留在田间地头,烧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然而,用“雷人标语”禁烧秸秆,突显谁的无奈?
翻阅资料就不难查证,自1999年就明令禁止焚烧秸秆,大面积的秸秆焚烧导致的环境污染,一直拷问着地方政府的治理思维,但为什么到现在,秸秆禁烧仍不见效果?这现象无非就是“雷人标语”出现的背景。治秸秆禁烧,政策层面探讨确实不难,如今的科学技术成熟,经过加工完全可以使秸秆流入市场。可从具体实施上谈,困难多于规定,上面出规定出人实施规定,下面的地方政府却拿不出长期治理的资金,农民不懂禁烧规定,只明白没有钱加工秸秆,大量秸秆不能放在地里腐烂。上下的多重压力,使得地方政府从中无奈,被迫打出什么“蹲到地里点把火,拘留所里过生活”等等雷人标语。
雷人标语的出现,也进一步说明地方政府是用心在治秸秆禁烧工作,但治理思维的局限,使得秸秆禁烧到地里也变了味。对此,舆论也不能把雷人标语出现的责任全部放在地方政府身上,禁烧秸秆那么多年,不出效果不仅是表面上的“规定不实”,实际上还有“资金的缺陷、技术的短板、个别地方工作人员的懒政思维”。因而,利用“雷人标语”亦或“恐吓标语”,禁止农民烧秸秆,更多的还是突显了“地方政府的无奈”,这种无奈到了田间地头,走访群众才能体会的,并非像个别媒体人士所杜撰的权力滥用。
治理秸秆禁烧,话说透了,还得针对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出台不同的办法,不能一股脑儿的把问责放在第一位。“治堵疏通”的道理并不是复杂命题,要想彻底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隐患,还得从秸秆本身的价值入手,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上出发,问责地方干部,拿法律规定来禁群众烧秸秆,恐怕是“缘木求鱼”,长此以往秸秆着火点兴许会继续分散在全国各地,雷人标语的出现也就如同禁烧秸秆,成没办法的办法了。
德迅网 » 占巴:”雷人标语“焚烧秸秆突显谁的无奈?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