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励志创新 合肥高新区吹响“二次创业”号角

励志创新 合肥高新区吹响二次创业号角

2006年01月09日 10:16

  “引领风气之先”的气魄一直沉淀在合肥人的骨子里。1993年,合肥掀起“万燕”的红盖头,世界第一台家用VCD诞生了。历史上,合肥拥有不少第一:生产出中国第一台空调,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建成中国第一个同步辐射实验室……他们在各自的产业领域均引发出革命性的效应,然而合肥却没能借此东风扶摇直上,赚个钵满盆溢,那些本应成为合肥高新技术的龙头企业先后转投他乡,在外省发扬光大。

  一场轰轰烈烈的科技造富运动,让合肥感受到切肤之痛:作为造富运动的发起人,合肥多次扮演了“替他人做嫁衣”的角色,没能为自身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合肥是全国屈指可数的科技城市,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是合肥人现在最关注的话题。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机遇之门再一次向合肥透出一条缝隙——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土地和能源稀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内移至华东经济板块的腹地,产业梯度转移规律与安徽省“东向战略”的经济发展思路不谋而合。

  2004年11月12日,科技部正式下文:同意合肥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合肥科学城”隆重地从幕后走到了台前。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合肥,正在开垦一块自主创新的试验田。

  为使机遇不至于再次掠合肥而过,作为第一个科技创新试点城市的领头羊——合肥高新区,在这场对接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战役中,当仁不让地站到了风口浪尖,创新成了这里的最强音。

  开采人力资源的富矿

  了解合肥高新区的人不会忘记,20世纪90年代初,高新区破土动工时,在全国已属后来者。但是,合肥高新区的创业者敢想、敢闯、不怕吃苦的精神使得后来者居上。

  与诸多“智力贫血”的发达城市相比,合肥的科教资源犹如一座富矿,等待开采。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一大批教育战线的“国家队”,都驻扎在合肥高新区的周围。作为我国重要科教基地,合肥拥有安徽省45%的科研机构、70%的中央驻皖科研机构,75%的授权专利,58%的科技经费,63%的科技人员,72%的硕士,99%的博士,这些资源大多集中在高新区。如今,科技人才成为合肥高新区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

  在合肥高新区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高新区的创业者大都毕业于合肥的高校。他们都有很高的学历,研究成果也很突出,理所当然,走出去发展可能会有更美好的前途,但是他们却选择留下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决定留在合肥,而不外出谋得更好的发展呢?

  阳光电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仁贤就是这样的创业者,在合工大顺风顺水地读完本科、保送研究生后,他没有回到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家乡浙江创业,而是留在了合肥高新区,完成他的人生梦想。他的决定让不少人“匪夷所思”,但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他的公司的发展。在短短八年时间里,当年在煤研所租用两间小房起家的小作坊,如今已是一家总资产4000万元、年销售额5000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阳光电源。曹仁贤带领他的伙伴们研发的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技术,在西部屡建战功,成为西部“光明”行动的“红色”使者。

  对于角色的转换,曹仁贤感触颇深,“这种角色的转换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原来是搞科研,带学生等等,这样子我就闷坏了。但是办了企业以后,我必须要保证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达到客户的设计要求。一整套流程下来,我就完全换位成一名管理者。”

  在合肥高新区,像曹仁贤这样的知识型富翁不乏其人。他们普遍拥有丰厚的知识技术背景,更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胆识与勇气。

  英图公司老总汤健可谓合肥高新区创业者的典型,46岁的汤健曾任8年合工大副校长,为美资企业英图公司落户合肥牵线搭桥。当对方请他出任公司老总时,汤健曾犹豫不定,这条路是他从未考虑过的。汤健直言告诉记者:“用一句最俗的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当时,迫使我作出人生中最大选择的原因是,我对合肥这片土地的感情,想要建设好它,只有出来干实业,才能最终将我们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商品,从而带动合肥的经济发展。”

  合肥高新区驻有高新技术企业200余家,这些高新技术企业中70%以上是民营企业,他们的创始人绝大多数和曹仁贤、汤健一样,是某一科研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专家。从象牙塔步入商海,由科研人员转型为企业家,他们改变了传统工商业积少成多、勤俭致富的模式,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创造了企业的奇迹,结束了科研成果止步于实验室的尴尬局面。

  为了培养更多的这类知识富翁,合肥高新区专门建立了5000万元的创业基金,对符合条件的科研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在合肥高新区,有一个广为流传的3名大学生创业的经典案例:3名大学生开发了一种软件技术,但面临资金和场地的困境。高新区管委会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他们提供了10万元启动资金和免费场地。半年后,项目成功了,10万元变成400万,1年后,这个数目又扩大到1400万。

  合肥高新区为何花如此大的气力来做这种“好事”?对此,合肥高新区主任郭超说:“合肥本身不缺人才,关键是如何留住人才。如何为人才的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科教优势,深入实施人才发展规划,加强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人力资源互动,培育形成一支高素质、善经营、懂管理、适应国内市场竞争的企业家队伍。”

  如今,合肥高新区从业人员由2000年的42160人增加到2004年的56387人,大专以上人员由2000年的9914人,增加到2004年的20807人,增长110%。具有高级职称人员2300余人,有博士生和硕士生1200多名,留学回国人员300多人。这些人才成为合肥高新区改革发展的一座富矿。同时,合肥高新区也为高科技人才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创业舞台,使得创业者用激情和智慧在这里演绎创新的篇章,在他们用知识给自己致富的同时,也给高新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掀起“保姆式服务”的盖头来

  如果将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比喻成“种蘑菇”的话,那么,人才就是辛勤的园丁,为了培育出爽口嫩滑的蘑菇,他们还得营造出适宜的“气候” 和“温度”。才能让蘑菇茁壮成长。

#p#分页标题#e#

  与其它地区不同,合肥高新区800家落户企业中,600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他们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回报周期短,但弱点也同样明显,注册资金少。带着项目来创业的科技型企业起步时都比较弱小,往往因为融资难的问题,好的项目因此搁置。

  在合肥高新区,曾经是万燕总部的办公楼与高新区管委会大楼一步之遥。当年,因缺乏资金无法扩大再生产,加之企业投融资概念又尚未形成,使得本应成为园区相关产业支柱企业的万燕转投他乡。如何让万燕的教训不再重演?如何给企业“适宜的气候和温度”?合肥高新区从机制改革入手,对企业进行保姆式的服务,引入风险投资机构并建立信用担保机制。

  为了打破融资难这一瓶颈,合肥高新区积极完善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机制,大力发展信用担保企业,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组织企业开展相互间融资担保;积极引进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科技型企业;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创办风险投资、技术评估、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等中介服务组织;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开展公开授信,推进银企合作;大力扶持企业上市融资;积极争取各项财政项目资金,推动金融资本、民间资本与政府资金相互联动,有效地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作为安徽省第一家融入风险资本的高新区企业——合肥三晶敏感元件有限公司。2000年3月,合肥高新区创业中心联合安徽科技产业投资公司及若干投资者对当时注册资金仅有12万元的合肥三晶公司投资,使三晶的注册资本从12万元增加到300多万元,三晶从此驶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现在,三晶已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净利润超百万的初具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并成为中国热敏电阻的第三大制造商。公司总裁刘原平博士说:“三晶公司是高新区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后的最大受益者。”

  如今,合肥高新区已有省科技投资公司和安徽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等8家风险投资商,他们的目光更多地对准了高新区内的企业。全国的各类投资资金也纷至沓来,多家投资公司准备入园,并有几亿资金准备随时投入潜力项目。

  建立信用担保机制是合肥高新区解决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另一“高招”。合肥高新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儒阳说:“科技型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少,固定资产往往只有几台电脑。他们最有价值的资产不是厂房和设备,而是创业团队和知识产权,但这些无形资产在银行无法做抵押,我们要做的,就是替他们评估无形资产,为他们做担保,解决资金周转难题。”

  科大讯飞刚落户园区不久,便接到一个“校校通”工程,需要投入资金4000万元。这对于科大讯飞来说,无疑是一次腾飞的良机,但此时的科大讯飞青黄不接——厂房刚建成,公司流动资金已告罄,新的房产证又没拿到手,用副总裁陈燕的话讲“公司没有任何看得见的值钱的东西,去银行抵押贷款想都不敢想”。第一桶金,对科大讯飞至关重要。讯飞找到高新信用担保公司,徐儒阳看中了讯飞的创业团队和研发计划,毫不犹豫地为他们签下保函。陈燕回忆说:“当时简直不敢相信这一事实,仅凭团队的信誉和实力,就能解决几千万的资金难题。”

  “在高新区办事只有句号,没有逗号、省略号,我们要对企业进行保姆式服务。”这是合肥高新区主任郭超在多个场合多次重申的观点,也是进入高新区每一个企业的切身体会。未来,合肥高新区将建立政府支持与企业为主体的工业投入机制,继续对重点骨干企业给予贷款补贴;鼓励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形成关联产业群体;鼓励和促进小企业走“小而特、小而专、小而精、小而新”的专业化分工道路;继续支持研发机构、孵化器、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做企业的保姆,放下管理者的领导“架子”,切实转变思想,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真正将企业放在核心地位,将企业的发展放在核心地位,给企业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

  合肥高新区的这些做法不仅完善了高新区的行政机制,而且吸引着众多的企业入驻园区,为高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企业的自主创新没有休止符

  一切科技资源都是流动的,人才、技术、资金、政策,总是流向市场回报最高的地区。合肥高新区就是要建成最适合企业居住、最适合发企业发展的高科技聚集地。有了这些作为保证,就不怕企业不进来发展。

  2005年3月12日,合肥高新区软件园的网迅大厦正式交付使用,这是世界著名的软件开发公司——Webex公司建立的中国最大的软件研发和软件测试基地。

  Webex中国公司合肥分公司是2000年成立的,成立时间虽然不长,但其发展速度却是惊人,公司从原来的10个人发展到今天已经有4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据Webex?中国?公司副总经理何阳介绍说:“我们之所以在合肥建立这样规模的软件研发和软件测试基地,就是看中了合肥的投资环境和人才优势。”

  事实证明,筑好了巢,就不怕鸟儿不飞来。在合肥高新区象这样飞过来安家落户的国外著名跨国公司还有很多。当然,自主创新的主体还是以本土企业为主。

  1999年6月,在中国科技大学人机语音通信实验的基础上,一个以语音技术为主要产业化方向的高新技术企业——科大讯飞诞生了。当时在国内,中文语音产业化的三项关键技术分置在三个不同的单位,中文语音研究单位之间相互封闭,甚至老死不相往来;而国外巨头如IBM、AT&T、微软公司对国内语音市场的激烈争夺,直接威胁着尚处于襁褓中的我国民族语音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科大讯飞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要走上一条艰辛的自主创新之路。

  面对国外的业界大鳄,语音技术的创新及其产业化,需要的是整体的力量和优势。科大讯飞开始寻求语音技术整体创新进步的路子。作为企业,讯飞首先以自己的资金和机制优势,联合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声学所和社科院语言所建立联合实验室。通过提供专项科研经费,让这些科研院所专注于各自优势方向的研究和创新。而讯飞提供统一的产业运作和转化平台,实施成果转化。在利益方面,通过股权、期权的奖励,实现了利益共享,形成了三家关键技术单位的统一“价值链条”。

  如今,讯飞的语音技术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讯飞研发的机器合成语音的效果已经超过普通人的说话水平。在历届国内国际权威机构评比中,主要技术指标均名列第一,同时在多语种合成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英文合成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企业的领创者,总裁刘庆峰深有感触:“我自己从当初在中国科大的实验室到今天在科大讯飞这样一个企业,更是深刻感受到只有以企业为创新的主体,产学研才能够进行深度的结合,才能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并能自觉、紧迫地面对产业和国际同行的竞争压力。”

#p#分页标题#e#

  合肥高新区始终把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企业作为战略任务来抓,通过政策引导,构筑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各类创业服务中心和科技园区为载体、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骨干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

  自主创新在合肥高新区没有休止符,桑尼生物、美亚光电、阳光电源、现代所、凯立电子、立安、工大高科等高新技术企业都在这里安家落户,催生了诸如世界第一台VCD、第一辆微型汽车、第一个国产基因工程重组人α-2b干扰素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许多产品的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有的产品技术还填补了国内空白或代替了进口。截至目前,高新区11平方公里的地盘内已挤满企业700多家企业,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以上的企业15家,10亿元以上企业5家,100亿元以上企业1家,初步形成电子信息、新医药及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4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郭超主任谈及合肥高新区“十一五”规划时说道:“‘十一五’期间,我们将重点推进重点产业集团合肥公司、国风集团、科大讯飞等已具有一定规模、产业前景十分良好的企业加快发展,通过自我扩张、产业整合、市场重组等一系列手段,尽快形成2-3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集团,提升园区经济实力,为高新区产业腾飞构筑强大的支撑;同时,还要不断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产业“马太效应”的绚丽光环

  20世纪6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个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这个理论在合肥高新区也得到充分体现。

  一大批企业的崛起为合肥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里,企业聚集形成产业群,产业的“马太效应”得到了充分验证。

  2005年8月25日,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三方共同组建的合肥微软技术中心正式成立。

  为了促进合肥软件产业的发展,借鉴微软企业文化和成功理念推动数字合肥和科学城的建设,2004年8月,合肥市人民政府、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三方有效整合资源,决定合作成立合肥微软技术中心。今后,他们将以科大讯飞与合肥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共同组建的公司为运营承载中心,整合国内外先进资源,通过搭建一个技术交流、技术传递、技术培养的平台,促进安徽省和合肥市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中心将借鉴微软人才培养和软件企业运作机制,为合肥市打造一个具备国际先进水准的软件技术团队,在支持和服务本地软件企业的同时,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高端技术培训、咨询和技术服务,树立软件企业健康发展的标准和旗帜。

  产业集群的形成,最终要使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合肥高新区软件园已经对本地一大批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实现商品化、产业化。其中,科力公司的智能交通技术、四创公司的雷达技术、辰工公司的大型工程软件、华开源恒公司的嵌入式系统、美亚光电的色选技术、科大恒星的电信网管系统、科大鲁能的电网配电系统等已经进入到产业化阶段,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都十分看好。

  如今,软件园已聚集了200多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业集群,拥有自主版权的软件收入已占到软件产业基地收入的70%以上。2000年以来,全市共获各项授权专利2300多件,相当于前15年的总量,众多专利成为新认定的15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王牌”产品。

  软件产业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合肥高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也会跟随着一起前进。

  目前,合肥高新区初步形成的4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两磊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截止2004年底,全区拥有电子信息企业200多家,其中经省信息产业厅认定的软件企业108家,约占全省软件企业总数的66%,经认定的软件产品256件,占全省的64%。全省软件十强企业有9家在高新区。生物技术和医药研发单位及生产企业60多家,约占全省的35%,生产各类药品品种30多项,在研发的新药品种80项。2004年,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展综合排名中,合肥高新区居第16位,比2000年前移10位。

  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园区的发展。产业积聚的“马太效应”开始在园内区形成,创业中心、软件园、留学生园、大学科技园、民营科技园分别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园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两大领域形成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成为安徽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技术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重要基地。

  人才、环境、企业、产业乃至园区,因为合肥顺应时机的果敢决策而逐步聚集。高新区的发展如同酝酿美酒,备齐原料还需妙手调制;创新资源要真正化为创新,面临的是更具挑战性的“发酵”过程。吐故纳新,合肥的希望正扑面而来。

  郭超主任面对合肥高新区未来的发展说道:“未来我们要走出一条依靠内涵式增长的发展之路。高新区二次创业目标的最终体现形式是形成自主内生型的、具有核心竞争力高新技术群,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比较优势,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和辐射力量。如今,合肥市是科技部批准的全国第一个国家科技新型试点市,我们要利用这次机遇,争取用15年的时间,把合肥建设成国际重要、国内一流的技术创新中心、知识创新中心、高层次人才聚集中心和创新型示范基地,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城市和国际著名的科学城。”

  采访前,笔者听到的是一个特色模糊的高新区:区位“不东不西”、面积“不大不小”、排名“不前不后”;采访后,看到的则是一个励志创新、奋力崛起地合肥高新区:在合肥高新区,看不到传统工业区的水泥森林,听不到隆隆的机器轰鸣,然而,这片宁静的土地却是“卧虎藏龙”。

  新的规划图纸,一群锐意改革的高新区人,一批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一堆丰硕尖端的创新成果……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诚然,高新区主任郭超对这种变化是欣喜并寄予希望的?“今年,合肥高新区的工业总产值可以达到110亿元,5年后,我希望这个数字变成500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郭超用“铺天盖地”和“顶天立地”勾勒出发展蓝图:“铺天盖地”就是加强自我创新能力,扶持一大批中小企业,为高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顶天立地”就是培育一片具有优势的领域,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来构筑高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二次创业”的号角中,它会在大家期盼的目光中再次冉冉升起,奏响中部崛起的时代强音。(来源/《中国高新区》,作者/悠兰、戴欣、桂新生)

德迅网 » 励志创新 合肥高新区吹响“二次创业”号角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