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名家解析高考作文:需把握名句内涵找好切入点

原标题:名家解析高考作文:需把握名句内涵 找好切入点

  人民网重庆6月7日电(陈易)今日上午, 2017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第一科目语文结束。今年重庆采用的国家卷2,备受瞩目的作文是给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名句写出感受。针对这样的考题,市教育考试院邀请西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董小玉进行了解析。

  董小玉认为,这次的材料作文体现了“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思想性与导向性结合”、“情感性与审美性结合”三个特点。

  “杜甫、李清照、魏源、鲁迅、毛泽东等是我国历代文化名人,这些名句揭示了他们的品性志趣、价值取向、精神追求,体现了浓郁的人文精神,既深度关注现实,又培养正面的情感态度。”董小玉认为,这次作文给出的材料均是古今名言名句,材料分别以《周易》、杜甫、李清照、魏源、鲁迅、毛泽东等古今名人名言引入,围绕胸襟抱负、人格养成、品行修养、批判精神、理想追求等维度展开,凸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拼搏、使命担当、志向高洁、追求一流的精神品质,不仅考察考生的表达能力,更考察考生对传统文化的积淀与当代经验,是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结合。

  董小玉认为,在理解这些名句时,考生要准确把握其内涵、寻找切入点。

  比如第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生命追求。

  第二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体现了思乡爱乡的家国情怀,具有旷远的意味。

  第三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体现了追求一流的高洁志向。

  第四句“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体现了“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大胸襟。

  第五句“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体现了文化人的筋骨与清醒的自我意识,不盲从于社会,为中华民族鼓与呼的使命与担当。

  第六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揭示了人应该有远大的精神理想,我们需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来观照现实生活。这些语句既充满思想性,又具有导向性。

  同时,这些名句也都是情感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名句既蕴含着警醒世人的精神力量,又蕴含着一种审美的卓越,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阳刚之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温情之美;“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鲜妍之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宏阔之美。

  “这些名句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有筋骨、有品味、有温度。”董小玉认为,考生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理想抱负、现实社会谈体会、谈感受,这样才言之有物,实实在在。另外,考生在平时要注意阅读景点,对传统文化的积累,这样才能有感而发。

德迅网 » 名家解析高考作文:需把握名句内涵找好切入点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