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

欢迎光临
皆大欢喜传递正能量

厉以宁、陈日新等三十人事迹综述(3)

考虑到教育是从根本上斩断贫困的重要手段,尼玛顿珠和村民们商议,拿出一定的收入给学生分红,鼓励群众将孩子送到学校,目前村内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此外,村内的孤寡老人和无劳动力者,每年也都能享受到一定分红,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我们赶上了时代发展的机遇。”尼玛顿珠深有感触,“以前村民出去只能走土路,现在油路修到了家门口;以前年轻人想学技术没门路,现在政府出钱帮助培训技能。这是我们改革能成功的基础。”

“作为书记,我有责任带领大家富起来。”尼玛顿珠说。


王永民:推动汉字信息化的“当代毕昇”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盖博铭)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出现这样一项技术,只用“字母键盘”就可准确高效地输入成千上万个汉字。推动汉字信息化的“王码五笔字型”发明者叫王永民。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这位“当代毕昇”被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

进入信息化时代,记录、传播甚至是分析信息逐渐被“字母键盘”取代,但博大精深的汉字与字母输入方法难以兼容,使我国信息处理严重落后于西方国家。

为此,王永民创立了“形码设计三原理及数学模型”和“汉字字根周期表”,并据此发明了“王码五笔字型”,成为在世界上占主要地位的汉字输入法,开辟了计算机时代汉字应用的新纪元。

1983年春节前,王永民完成了使用英文原装键盘36键汉字编码方案的上机试验。很快,他获悉,台湾已经有了更先进的26键“仓颉码”输入方案,他的方案白费了功夫。

王永民没有气馁,更没放弃。在寒冬的小旅馆里,经反复试验,他终于发明了一种叫“末笔字型识别码”的奇妙方法:把36键方案升级为25键方案,完成了世界上汉字输入技术的“登顶一跳”。

多年来,一个个中国专家学者为实现汉字信息化付出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支秉彝发明了我国第一个用26个英文字母键“形音结合”地为汉字编取代码的技术方案;北京大学教授王竹溪选取了56个新部首,把成千上万个汉字“拆解”成“新部首”的序列……王永民,则成为“王码五笔字型”的代表人物。

王永民表示,“洋键盘”上的螺丝钉一个都不动,装上软件,就变成中国人高效实用的汉字“盲打”键盘,这是中国人为了文化传承勇于创新奋斗的结果。

记者了解,年过7旬的王永民还将继续创新“王码五笔字型”,将用趣味动漫的方式标识键位,届时,人们无需生背字根和拆解汉字,便可学会五笔字型输入法,使得“形码”更容易普及,更有利于汉字文化的传承。


刘汉章:国企改革“邯钢经验”的创造者

新华社石家庄12月28日电(记者王民、刘桃熊)出生于1936年的刘汉章是邯钢最早的建设者之一。1984年,刘汉章出任邯钢总厂厂长,刚一上任便开始改革。

刘汉章坚持从实际出发,提出“量力而行、滚动前进、梯度发展”方针,自筹资金,先后对一炼钢、二炼钢、中板、高线等进行技术改革。

1988年,国家冶金部在邯钢召开现场会,推广邯钢技术改革发展经验,邯钢被誉为“我国地方钢铁企业开出的一列特别快车”。

1989年,钢铁市场疲软,钢价急剧下跌,原燃料、电费等成本却大幅上涨,邯钢生产的钢材90%出现亏损。当大多数国企还在坐等市场好转,乞求政府“关爱”时,刘汉章和他的班子决定解放思想,走向市场!

刘汉章带领干部职工冲破计划经济思想观念的束缚,创立并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经营机制,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责任体系。

新机制从1991年1月正式实施,2月、3月各盈利400万元,4月盈利600万元,5月盈利800万元,6月盈利1700万元……此后5年实现的效益超过前32年的总和。

邯钢巨变引起关注。1992年,冶金部在冶金行业推广邯钢做法。1993年,国家经贸委组织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贸委主任、部分企业厂长到邯钢学习。1996年,国务院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学习和推广“邯钢经验”。

“邯钢经验”在全国掀起一次企业管理模式革命。到2000年,先后有3万余家企事业单位、30万人次到邯钢学习“取经”。邯钢经验为国企“三年脱困”、实现“两个转变”提供了宝贵经验。刘汉章曾说:“邯钢把商业秘密、经验、技术无偿地奉献给社会,就是想帮中国国有企业都搞好。”

刘汉章担任邯钢“一把手”18年,企业总资产由6亿元增加到256亿元,年钢产量由64万吨增加到543万吨。邯钢由一个地方小钢厂发展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特大型钢铁企业,成为工业学大庆之后的第二个典型,被誉为“我国工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


许立荣:远洋运输体制改革的推动者

新华社上海12月28日电(记者贾远琨)一生与航运结缘,Captain(船长)始终是他最为看重和自豪的称号。从一名普通船员,到远洋船长,再到国际航运“中国旗舰”的掌门人,中远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立荣曾在苍茫的大海上劈波斩浪,也带领企业在国际航运市场大潮中快速成长,更在企业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1975年,18岁的许立荣心向大海,成为一名船员,并快速成长为中国最年轻的船长。此后,他驾驶的国际远洋船舶航迹遍布全球。

1992年,许立荣调任上海远洋国际货运公司总经理。他提出“以上海为龙头,连接沿海,向内陆腹地延伸”的战略目标,为日后遍布全国、四通八达的揽货网点布局奠定了扎实基础。

货物运输形成的信息流、数据流是另一大市场的源头,航运信息甚至能产生高于运输市场的更大价值。1996年,许立荣担任上海航运交易所首任总裁,开创性地打造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水运交易市场,成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航运交易窗口,定期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等已成业界重要的评价指标。

2016年,原中远中海两大央企重组成立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许立荣被任命为董事长、党组书记。涉及74项交易、600多亿元资产、3.8万名员工……被称为“史上最复杂交易”的重组方案对于许立荣而言是空前的考验。

“重组,绝不是简单的‘1+1’,更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把经营管理模式创新作为主线,以深度创新求最大改革红利。”许立荣说。

  1. 一场怪病引出一番事业 冯海明返乡打造“百草园”的故事
  2. 深圳年度科技大奖背后的故事
  3. 他的故事入选初中语文课本,还记得北大的王选吗?
  4. 海姆立克医生走了……你也许不了解他的故事,但至少应该学会他这
  5. 电线那头的故事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完善网站!

扫码打赏
扫码打赏,1元、5元、10元...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给小伙伴们:

相关推荐

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