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揭秘“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背后故事 登封为申遗曾组织千人饺子宴)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历时十年终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很多人并不了解的是,作为测定出“二十四节气”的登封观星台所占有的重要地位。12月2日,大河网()记者联系到当地全程参与申遗过程的一些工作人员,为网友揭秘“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背后的河南故事。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冬至疙瘩夏至面
中原地区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俗谚语比比皆是
“我作为二十四节气申遗过程的经历者和参与者,倍感荣幸,为登封又增添一世界殊荣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登封市文化馆馆长闫松涛全程经历了申遗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他向大河网记者还原了申遗背后的那些河南元素。
“冬至疙瘩夏至面,寒露过、出红薯......”闫松涛说,历法的出现,是一个国家步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二十四节气做为中国最重要历法,影响人民生产生活数千年,它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尤其在中原地区,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俗谚语比比皆是。
“登封人都知道,告成观星台是测算历法的主要天文建筑,可以说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最直接文物史证,尽管黄河中游几个省都有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风俗和史物,但登封观星台的核心作用无可撼动。”
闫松涛说,正因二十四节气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影响巨大,2006年,国家农业部就将其申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文化部启动二十四节气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质性行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除了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还要有面的影响和点的体现。登封理所当然进入了有关专家和上级部门的视野。
冬至饺子夏至面是描述二十四节气的民谚
申遗文本多次修改终达标
最初文本由登封文化名人常松木完成
当年夏天,河南省文化厅将二十四节气申报文本撰写工作安排到登封市文广新局,局长王彩红深知此项工作责任重大,亲自部署落实。邀请吕红军、常松木、宫嵩涛等登封文化名人座谈协商,共议文本撰写思路和内容,最后确定由常松木执笔撰写。
在文本撰写期间,正值炎炎夏日,常松木在登封市文化馆简陋的办公室里,一坐就是一天,不觉汗流浃背,忘了吃饭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文本按省文化厅要求及时完成,文化馆立即派人将文本及相关材料送达省文化厅非遗处。后经文化部专家、非遗处领导多次指导修改,文本最终达到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
当年冬天,文化部邀请中央电视台到登封拍摄申报专题片,告成镇党委政府全力支持。在一周的拍摄时间内,摄制组以告成为中心,拍摄了观星台、小学生背二十四节气歌、出红薯、村民家厨房灶王爷画像等画面。
冬至吃饺子是河南人的习俗
配合申遗专题片拍摄
登封大冶镇垌头村组织千人饺子宴
因为受季节和拍摄时间限制,申报片必须要在2015年3月报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体现民俗活动的夏至日测日影无法拍到。为了弥补不足,文化馆馆长闫松涛提议,结合当地冬至吃饺子习俗,可组织村民饺子宴,以展现二十四节气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这个提议立即得到央视导演认可。经过几个地点筛选,确定在大冶镇垌头村组织千人饺子宴。冬至节前夕,央视摄制组第二次来到登封,拍摄到了场面壮观、民俗风味浓郁的千人饺子宴。
“在此后的工作中,二十四节气申报进展情况,成了大家不约而同的牵挂,隔段时间就要相互问候一下。”闫松涛说,经过近两年等待,2016年11月30日,喜讯传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4节气出自登封观星台
冬雪雪冬小大寒
登封农民感受到的那分特殊骄傲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四句话对中国的大部分农民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但对于登封市的农民而言,却又有着一份不一般的骄傲。
“自从咱这有观星台以后,种庄稼必须按照天文学家郭守敬所说的二十四节气,按照农历进行,如果错过节气种东西就会减产。”
观星台位于登封市的周公庙内,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它由元朝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设计建造,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郭守敬等人通过在观星台上的实地试验,掌握了日月星辰和地球的运转规律,在世界上首次推算出一年的时间为365.2425天,与现在科学测量的时间只相差26秒,他的这一成果比西方早了300多年,同时郭守敬还准确的测定了一年当中有二十四个节气。公元1280年,郭守敬又编制出新的历法《授时历》,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登封观星台
登封观星台
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