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

欢迎光临
皆大欢喜传递正能量

“因人施讲”更生动讲好红色故事

  原标题:“因人施讲”更生动讲好红色故事

“因人施讲”更生动讲好红色故事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二大会址纪念馆年轻党团员在完成白天工作后,加班加点排练自编自导自演的朗诵剧《年轻的老房子·我的家》。记者蒋迪雯摄

  老成都北路7弄30号、紧邻延安高架路,两排百年石库门建筑在绿地环抱中巍然屹立,这里是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里召开,会上讨论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去年6月30日,二大会址纪念馆在闭馆整修4个月后重开,文物史料更丰富、展陈手段新颖有趣,年均参观者激增到30多万人次,高峰时日均超过4000人次。

  参观者人数多,说明对重新布展后的纪念馆认可;但对仅有19人组成的二大纪念馆工作团队来说却是巨大挑战。如何在应对好大客流的同时,让每一位参观者的体验“不打折”?如何更生动地讲好红色故事,让参观者能有所收获?如何不断提升纪念馆的“品质”,让人们从走过路过到愿意“一看再看”?在党组织引领下,二大纪念馆工作团队创新讲解方式,深入挖掘与整理党的珍贵史料,开发受欢迎的专题展览、打造品牌党课宣讲,将蕴藏于两座老石库门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让参观者体验“不打折”

  不久前的一天下午大雨滂沱,二大纪念馆讲解组组长张明杰,穿行在纪念馆门前排队的人群中,与焦急等候的参观者说着什么。他没有撑伞,笔挺的衬衣与西裤全被淋透了。

  原来,人流高峰上来后,二大纪念馆门口等待区内,经常有三四百人在排队。“天气好的时候,大家的情绪还好些;遇到刮风下雨、毒太阳,等候的人群就会烦躁。”二大纪念馆副馆长、党支部书记尤玮说。为此,纪念馆在门口特设了一个讲解员岗位。作为讲解组中唯一的党员,张明杰主动揽下这个最艰苦的守门岗位,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坚持全天7小时站在门口。

  这天下午,纪念馆门口又排起了几百人长队,暴雨却不期而至。张明杰立刻组织保安,拿出了馆内所有的雨具借给排队的参观者,优先照顾老弱病残者;但雨具数量有限,部分没有领到伞的参观者,有些抱怨。看到这种情况,他主动将自己岗位上的遮阳伞让给等待的参观者,自己站到雨中,并向他们及时告知还有多久时间可以进场,逐渐平息了部分参观者的怨气。

  去年重开以来,面对人数激增的参观者,二大纪念馆党支部带领党员与工作团队,集思广益想办法、加班加点多付出,努力让参观者的体验“不打折”。

  重开后的二大纪念馆共辟出5个展厅,为了减少参观者的等候时间,工作团队“发明”出“点式讲解轮流值守”的模式,即每个展厅有一位讲解员固守,参观者被引导着逐一走完全部展厅。考虑到一线讲解员仅有5人,经常忙不过来,党支部支委会成员主动承担讲解任务,高峰接待时刻,党员们更是全部奋战在一线。支委会宣传委员、研究室负责人倪娜,长着圆圆脸、扎着马尾辫,说话不紧不慢。别看她是个“80后”,却是位知识渊博的党史专家,被称为馆里的“一支笔”——很多二大展陈的重要资料都是出自她的笔下。不少参观者说,倪娜讲解的党史知识特别有厚重感。

  “因人施讲”让人入脑入心

  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参观者对展览的兴趣点是不同的,在党支部的引领下,二大纪念馆工作团队创造出“因人施讲”的讲解方式:针对参观者的特点,设计不同的讲解词。“让每一位参观者带着兴趣参观,红色故事才能入脑入心、红色基因才能得到传承。”尤玮说。

  低年级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太多内容反而不利于他们记忆,于是工作团队梳理出几个简单明了的记忆点,“这里是什么地方、开过什么会、谁在这里待过”等等,在参观中围绕这些记忆点讲深讲透,小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参观的内容。

  上了年纪的参观者比较关注各种历史资料,因此每次介绍到重要史料,讲解员们就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史料背后的故事一股脑道出,不少年长的参观者觉得他们“讲得过瘾”。

  近年来,不少外地游客都会将二大纪念馆作为参观的一站,纪念馆的工作团队就尽量挖掘一些党史小故事,穿插在讲解中。每次讲解员一说出这些小故事,都能让外地游客会心一笑。

  “因人施讲”的背后,是讲解者们更多的付出。每天17时参观者散去后,在党员的带领下,所有讲解者都会主动留下来加班:打开预约本,看看明天会来哪些参观者,根据参观者的情况进行“备课”。

  这份用心来自二大纪念馆工作团队对参观者的珍视,“参观者可能这辈子只来这一次,我们要把每一次讲解都作为第一次讲解、作为最后一次讲解去珍惜。”尤玮说。

  从“走过路过”到“一看再看”

  今年5月18日,二大会址纪念馆举行了“首部党章守护人——张人亚诞辰120周年纪念展”。纪念馆与来自张人亚故乡的宁波北仑区相关单位共同整合资源,重新梳理了首部党章守护人张人亚的感人故事,向上海与宁波的参观者进行生动展示。当天还采用了网上直播方式,收看量超过50万人次。

  如何让人们不仅“走过路过”,也愿意走进来看看?近年来,二大纪念馆加大力度,挖掘整理有关党的珍贵史料,以更丰富的内容呈现给参观者。党支部抽调专业相关同志组建了专题展览研发小组,推进专题展览项目,保证场馆常看常新,仅今年上半年就主办专题展览4场、协办1场、外地办展1场,在同类场馆中数量居前。越来越多的观众这样评价今天的二大纪念馆:小中见精、典雅大气、内涵丰富、体验感强,值得“一看再看”。

  办公室主任朱胤是二大纪念馆党支部副书记,也是参观者点击最多的党课老师。他上党课有个特点:喜欢打比方,深入浅出,经常一上来短短几句话就抓住了参观者的注意力。比如,他会对参观者说:“你们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嗯,33岁。二大代表的平均年龄比你们小一些,猜猜多少岁?不到30岁。他们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党的事业。”“我们这个会场可以坐50个人,当年建党的时候也只有50多名党员,就是这一点点星星之火,形成了现在的燎原之势。”

  这两年,二大纪念馆党支部抽调业务能力强的精干力量,由党支部书记带头组建党课研发宣讲小组,根据观众需求研发普通型党课和微型党课,面向全市提供免费预约、上门送讲等服务,策划了“红色足迹——中国共产党党章历程”、“明灯指路——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始末”、“伟大发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发端”等党课,支部党员宣讲党课300余场,听众逾2万人次。

  1. 揭秘“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背后故事 登封为申遗曾组织千人饺子
  2. 新华网评:黑洞的故事刚刚开始
  3. 李洪志的谎言故事会
  4. 广东一教师发明轮式喷气发动机 可省3成能源 发明故事 南方网
  5.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官方网站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完善网站!

扫码打赏
扫码打赏,1元、5元、10元...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给小伙伴们:

相关推荐

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