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一带一路”常讲常新,不断有新故事、新思路、新进展、新讨论。
关于“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出现了两个新特点:一是关注、讨论“一带一路”的人群日益广泛,从相对集中在精英人士扩展到社会各领域、各阶层,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扩展到几乎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二是海内外受众关注的问题、讨论的话题日益深入。
这两个新特点要求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者不断深入实践、深入探索,同时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注重理论建构,进一步讲好“一带一路”的故事、方案、治理和理念。
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
“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的确从千百年前走来。陆上丝绸之路可溯源于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由此开辟以长安为起点,经中亚、西亚,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称呼这一通道,并很快被广泛接受。海上丝绸之路也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汉武帝就曾派使者远航南海和印度洋,后经历代拓展,特别是经历唐宋时期的繁荣,形成了古代中国与海外贸易联系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
但是,回望历史不等于机械地“复原”和“重复”历史,更不是简单地在物理上“重建”历史。事实上,“一带一路”的历史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并不是一条简单的“路”和一条固定的“带”。李希霍芬的“丝绸之路”就既包括中国与中亚之间的“路”,也包括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路”。“海上丝绸之路”曾经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故又被称作南海丝绸之路,但是郑和下西洋开启的东方大航海则远远超越了这一范畴。就功能而言,即使是历史上的“一带一路”,也早已经超越了运输丝绸的范畴,而是对东西方各国人民间的贸易互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甚至对人类文明的进步,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回望这样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要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开放的国度,中华民族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中华文化能够包容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这样的历史也证明,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完全能够通过和平、友好的对话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包容发展。也正是这样的历史方位,决定了新时代中国做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性选择,并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的中国要以这样的“丝路精神”,进一步探索国际合作的新地域、新领域、新内涵、新方式、新梦想,不能简单地将自身局限于复兴某一特定传统地域、开展某一特定领域的传统合作、延续某一特定形态的传统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而实现经济独立和民族振兴正方兴未艾。共建“一带一路”之所以得到广泛支持,反映了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促和平、谋发展的愿望。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的,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是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只要各国有意愿,我们都欢迎。讲好这样的未来和方向,才能最终形成人们齐心协力为之奋斗的共同事业,真正凝聚起同舟共济、携手共进的强大力量。
“一带一路”宏伟构想的“灵感”和“传统”来自历史。讲好历史,可以唤醒共同的记忆,拉近心理的距离,奠定合作的基础。但是,只有讲好“一带一路”倡议的美好未来,“一带一路”建设本身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光辉灿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