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

欢迎光临
皆大欢喜传递正能量

事实胜于雄辩 新闻评论也要讲好故事(2)

在一篇1600字的评论里,作者先后讲述了5个中外企业新近发生或已成历史的成败故事。这样的选择和安排并不比一篇纯粹论述的文章要轻松,但是,它的作用却要大得多。

“在评论写作中,讲好故事同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文中运用大量生动而有说服力的故事……这些叙述的运用不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该评论作者李忠志博士从事新闻评论10余年,先后获得中国新闻评论三等、二等奖项,实属不易。他的这些经验之谈我以为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

 

讲好故事也需讲究

 

新闻评论要讲好故事也是有讲究的,除了选择真实的故事、选择经典的故事外,还包括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我应邀参加一个关于和谐社会与媒介责任的学术研讨会。我在作大会发言时无意中发现,台下前排座位席上整整齐齐地摆着一些参加大会领导人的台签,却没有了他们的身影。于是,我就此发表了一点感慨,问了一句:“前排就座的领导哪去了”,结果引起与会代表的一阵共鸣。就此,我写了一篇评论。

所谓故事,是对过去发生的事实或事件的回忆与讲述。在新闻评论中,选择和运用故事除了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主题外,有时也借以抒发作者的情感,为整篇文章的立论和论述起着铺垫和渲染的作用。社会上好多人都会讲故事,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方向的人也会讲故事。但是,评论者讲故事有着自己特殊的要求——所有的讲述都是为论证服务的,也就是说,我们所选择和讲述的故事都要发挥事实论据的作用,要成为支撑观点的有力助手。

评论中要把故事讲好,但也不是故事讲得越多越好。如果故事选取或讲述不当,不仅不会使文章添色,反而影响文章的说服力,让读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在论证中,故事与故事之间也是有联系的,先讲什么故事,后讲什么故事,也是有讲究的。不分时间的先后,不讲故事之间的逻辑联系随意列举,只能表示作者思维的混乱,于评论的论证也是没有好处的。

故事中反映的事实是新闻评论之“本”,如何选择和讲好故事关乎评论的深度和广度,可考虑以下几点——

 

选择真实的故事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如果没有事实或事实是假的,那么,这个新闻报道也就是不真实的了。写新闻评论也是一样,如果评论所讲的故事都不存在或是虚假的,那么,这个评论怎么能经得起检验呢。中国青年报的一位评论编辑谈到这样一件事,有报道说朱自清的文章《背影》落选鄂版教材,原因是“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和“父亲形象不潇洒”。消息刊发后,评论蜂拥而来。几乎全是批评的意见。过了没一天,这条消息被证实为假新闻。原来,《背影》并没有从鄂版语文教材中落选,而是安排在教材第八年级上册。同时,也没有对教材《背影》是否入选教材进行问卷调查,更不是选文“由学生说了算”。事后,刊发此消息的媒体立即向社会作了公开的致歉。自然,这样的评论也就不可能发表了。

新闻报道中如果用了假事实,那么,这个新闻就是假新闻;如果新闻评论中用了假故事,那么,以此推出来的道理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推理所依据的前提都是错误的,结论怎么可能叫人相信呢。所以,在新闻评论的故事选择中,一定要审慎。其一,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是,当我们写评论需要选择故事时,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辨别一下,看它是否符合事物运动的基本规律。如果相悖而行,就一定要果断地舍弃掉,哪怕它再生动再感人;其二,要认真核查故事报道的出处。当下新媒体的竞争使不少的虚假新闻蜂拥而至,网络媒体的发展更使发布新闻的渠道大大地拓宽。在这种情况下,评论者在选用故事时,一定要核查该故事报道的出处,对于那些似是而非、出处不明、把握不准的故事,不要轻易相信。宁可放弃或搁一段时间,也不要急忙采用。

 

选择经典的故事

光明日报曾经发表过一篇《老年人才“献余热”的提法不妥》的评论。为了说明老年人才的突出贡献,作者列举了南宋诗人陆游活了84岁,一生写了9000多首诗,80岁左右写了584首。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80岁以后还搞创作和研究。恩格斯74岁编完《资本论》第三卷。我国唐代医学有孙思邈,活过百岁,晚年写出《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俄国作家托尔斯泰82岁写出《我不能沉默》等不朽杰作。德国作家歌德81岁完成《浮士德》的创作。英国作家肖伯纳93岁写出名剧《牵强附会的寓言》。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78岁发明远近两用眼镜。绘画大师毕加索90岁还在作画…… 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七八十岁的作家、发明家、学者也屡见不鲜。

经典的故事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流传为人们所熟知,故事中的道理也为人们所接受。上述评论,不仅选择了经典故事,还将经典故事编织成绚烂多彩的花环。这种选择,这种讲述,真正达到“事实胜于雄辩”的奇特功能。当然,一篇评论仅靠讲故事还是不行的。既然是评论就要表达自己的有形意见,讲道理。作者引用了美国生物学家德格的观点:60岁至70岁是人才的黄金时期。近年来,世界老年学研究者和人才管理者纷纷发表文章指出,这一年龄段的人才,工作经验、知识积累丰富,身体健康,可以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有了这么多的实例和论述,所以作者认为:“献余热”的提法欠妥。期待我国各有关部门切实重视老年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国家和社会采摘他们奉献的丰硕果实,也让老年人迎来人生的金色秋天。

  1. 数字黄金:比特币鲜为人知的故事
  2. 安徽有个“发明大王”
  3. 品牌上海:【品牌故事】不弃“溯洄”之勇不忘“梦想”之衷
  4. 28个重大项目背后的“龙华故事”
  5. 中国“二十四孝”故事走进斯里兰卡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完善网站!

扫码打赏
扫码打赏,1元、5元、10元...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给小伙伴们:

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