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

欢迎光临
皆大欢喜传递正能量

有故事的科学 需要会讲故事的人

有故事的科学 需要会讲故事的人


有故事的科学 需要会讲故事的人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但如何让两翼同样有力,助飞创新发展?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院士,在一次采访中遗憾地表示:欧美国家非常重视科普,很多特别优秀的科学家会去写科普作品,并将这看作神圣的责任;而反观我国,科普作品创作不被计入科研成果,导致科普人才短缺,甚至在一些人看来,科普是小儿科。

  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我们身边很多好的科普作品都译自国外。首套大型原创气象科普绘本的作者黄卫,一年多前之所以放下手头工作,进行跨界创作,就是因为她在为中国气象局提供数据报告时发现,网上销售量排名前十的气象科普图书中,除《十万个为什么:地理与气象》外,其余均为引进图书。

  但是,原创科普作品《时间的形状》最新修订版,上周六在上海书城“新书发布厅”举办活动时的火爆,又让我们对原创科普的未来充满期待。面对从全国各地赶来的“粉丝”,作者汪洁信心满满地说:“科普的春天一定会来。”

  科学有故事,而科学的普及,需要会讲故事的人。

  在大科学家的作品和普通人的认知之间,存在高度差,我希望《时间的形状》能在当中搭一层台阶。

  ——汪洁

  这个小东西会出现在每一个画面的不同角落,它既是孩子阅读时的陪伴者,借此我也想提醒陪读的成年人,人类和纳诺比一样,都寄居在地球上,没什么好自大的。

  ——黄卫

  “时间的形状”,到底什么样子

  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描摹时间的形状?5年前,学外语出身的汪洁“胆大妄为”,写了一本《时间的形状》,侃侃而谈相对论。当年,该书即获第八届文津图书奖,与《上帝掷骰子吗》一起,成为国内原创科普作品的两大热销书。

  时隔五年,汪洁推出升级版,再次成为“爆款”。

  读书周刊:关于相对论的科普图书,人们第一想到的会是霍金的《时间简史》,新版《时间的形状》在装帧风格上和《时间简史》有点接近,这是在向大师致敬吗?

  汪洁:可以这么说吧。因为霍金的学术地位和传奇人生,使得《时间简史》长销不衰,没有哪本科普作品可以望其项背,但是我敢说,100个把这本书放在书架上的人中,至少有99个人是不能完全看懂的。在大科学家的作品和普通人的认知之间,存在高度差,我希望《时间的形状》能在当中搭一层台阶,成为《时间简史》的一个注解和补充。事实上,确实有很多人跟我说,他看了《时间的形状》后再去读《时间简史》,就读得懂了。

  科普作家的价值就在这里。

  读书周刊:那么,时间的“形状”到底是什么样的?

  汪洁:要了解这个问题,就要回溯到时间自身。

  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时间是绝对均匀、永恒流淌的,它怎么可能有形状呢?在爱因斯坦之前的所有物理学家,包括伟大的牛顿和伽利略在内,也都不曾怀疑时间的永恒性和均匀性。但是,19世纪末的一系列物理实验的结果却大大出乎科学家们的意料。爱因斯坦在1905年和1916年分别发表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时间的认识。看似均匀不变的时间,其实它不但会膨胀和收缩,还会弯曲。在物理学家眼中,时间是有形状的,这得到了极为严苛的实验验证,而且,我们今天的许多应用,比如GPS定位系统,正是相对论的具体应用。

  除了讲明白时间的形状这个问题,书里还有很重要的一块内容是,重温相对论的历史。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相对论的诞生,有很多人的贡献,不只是爱因斯坦,但他是最了不起的,他的思想实验都是在脑子里完成的,从1916年广义相对论发表到去年发现引力波,整整100年间,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提出的几十个预言最终全部获得实验证实。

  读书周刊:在您看来,除了获取知识,感受科学家的精神也是阅读科普作品的目的之一?

  汪洁:是的,甚至是更重要的目的。民族的希望在于开启民智,开启民智在于科普教育。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华民族是比较缺乏科学素养的,虽然这个观点很伤自尊,但我是基本认同的。我们有四大发明,及其他很多机巧的发明,但是,在天文、物理、化学等几乎所有的学科发展史上,确实很难看到中国人的名字。

  科学和技术是不一样的,science和technology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后者是基于经验积累的制造技巧。分不清两者的区别,就很难真正理解科学精神,很难掌握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读书周刊:缺乏科学素养会对创新造成多大的影响?

  汪洁:科学是一套方法论,帮助你探求万事万物的规律,找到确定的、靠谱的知识,这是科学的本质。具备科学素养的人,会有独立思考能力,知道什么是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知道看事情要系统、全面,知道前后关系不能代替因果关系、相关性不表示因果性,等等。科学的基本范式是公理演绎法,就是通过最基本的公理,扎扎实实地一步步推导,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训练,对青少年从小学会怎么思考问题是大有帮助的。

  不能说一定会激发创新,至少可以让你不会轻易地被一些“故事”所打动。但微信朋友圈里每天都有很多“故事”在上演。比如说某人得了癌症,因为怎么怎么了,病就好了。事情可能是真的,但往往和病愈没有因果关系。

  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科学史,很容易就能找出这些“故事”的漏洞。而且,在科学领域训练出的这种思维方式,往往能让人在社会生活中也保持理性。

  读书周刊:您是学外语的,怎么突然在29岁那年创作了这样一本科普书?

  汪洁:我也忘了当时出于什么原因,突然开始系统地看相对论。那时候,我家书架上满满一排,全是与相对论、与爱因斯坦有关的书。我觉得这个太有意思了,很想把它分享出去,于是就开始写了。

  读书周刊:偶然出发,到如今,您已是知名的科普作家,同时兼任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天之文系列科普讲坛”讲者、上海天文博物馆首席志愿者讲解员,还在喜马拉雅、蜻蜓、网易等网络平台有了自己的栏目——“科学有故事”,看样子,您是要长期致力于科普工作了?

  汪洁:不是长期,而是一辈子。我已在书中,以前言、后记的方式“昭告天下”了:余生都将献给科普事业。

  我相信自己的天赋在于表达,我不是一个科学家,但正因为是“业余”的,所以我更知道普通人看得懂什么、看不懂什么,可能专业的科学家反而不知道。

  1. 宁波市北仑供电局职工严迪波
  2. 【网事如歌·青岛故事】用心创造价值 专访胶州发明家李志敏
  3. 回顾世界支付史 30个全球支付故事汇总
  4. 毕业生故事:寻找人生的新起点
  5. T社倒闭致多个项目停滞 剧改《怪奇物语》游戏也被砍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完善网站!

扫码打赏
扫码打赏,1元、5元、10元...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给小伙伴们:

相关推荐

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