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的义蓬街道,有一位93岁的老人。他62岁开始养盆景,88岁开始练书法,91岁开始学国画,92岁时,出了一本书画集,今年93岁了,还天天骑自行车10公里。老人叫王庆兰,是个超级励志爷爷,完美诠释了“活到老,学到老”。
听了他的故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偷懒?昨天是重阳节,我们也借这个励志爷爷的故事,祝天下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62岁退休开始养盆景
实现年轻时的愿望
重阳节前一天下午,钱报记者来到了王庆兰老人的家。王庆兰的家,在义蓬街道头蓬社区,是一幢二层的民居,白绿相间的墙,暗红色门,颇有年代感,围起来的一个园子,有近百平方,百来盆盆栽错落其中,草木葱郁,花朵缤纷。恍惚中,以为误入了桃花源。
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迎了出来,着蓝白条纹衬衫、深灰马夹,系红色领带。他饶有兴致地介绍起园中的这些宝贝花草,站立时腰背挺得笔直,行走园中,步履又带着轻快。
“我这个园子里,现在有一百多盆花草,二十来个品种。”他用萧山方言一一细数过来——菊花、扶桑、桂花、黄杨、木槿、大绣球、观音竹、六月雪、一串红、石榴……
王庆兰和花草盆景结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年,他62岁,退休不久,刚搬到现在的这个家。
“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花草,一直想在家里搞个花园,但一直忙于奔波,而且居住条件也不好,这个心愿到退休后才实现了。”从第一个盆景“榆树”开始,王庆兰当起了园丁。
选桩、养护、定枝,盆景的成长很有讲究,每一步都很关键,王庆兰一切从头学起。他买了一批关于盆景造型的图书,自己摸索。为了寻得合适的材料,他数次跑到绍兴、临安等地上山寻找树桩、石料,带回家构思盆景的造型。
在“鼎盛”时期,园中的盆景有三百多盆,几乎每天都有人来观赏,王庆兰的园子,成了一个盆景基地,他也结识了很多爱好园艺、摄影的朋友。“我原来身体不是很好,养盆景很锻炼身体的,小毛小病都没有了。”
88岁学行书
91岁开始学国画
2010年,王庆兰87岁,也是他潜心园艺世界的第25个年头。“养盆景很累人。特别是高温天,我一天要浇30桶的水,有600斤,年纪大了,真的有点吃不消。”王庆兰忍痛卖掉了一部分盆景,多出来的时间干什么呢?88岁的王庆兰从书店带回来厚厚几本书法书,开始自学书法。
时隔近80年,再捡起毛笔字,不是件容易的事。王庆兰不着急,慢慢临帖,慢慢摸索。
在一楼,他有一间十平方左右的书房,是这些年他最喜欢待的地方,每天照顾完小花园,他就进入了墨香的艺术世界。
王庆兰说,楷书是之前就会的,行书是88岁才开始学的,篆书和隶书,则是91岁再学的。“我以前换过很多工作,但每个工作都做得很好,对写毛笔字,我也是很有信心的。”
91岁那年,有个亲戚赞助他出书法集子。“我想书里只有书法太单调,要再放点画。”于是,他又自学起了梅兰竹菊的国画。
“做人,一定要不断做事情才有意思。我做这些事情,一是因为自己有兴趣,二是因为很锻炼身体。不管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去年底,王庆兰出的书画集里,就写了一句他很推崇的话“志者竟成,老有所为”。
现在,每天他还早起骑自行车10公里。“三十八九度的高温天也去,零下的大冷天也不停,每天换地方骑,要骑一个多小时,已经坚持28年了。”
“我父亲很乐观、开朗,做事又认真。”王庆兰的小儿子说。王庆兰有7个孩子,现在是四代人的大家庭,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