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中国平安励志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以下为演讲实录:
召唤转型时代的新青年精神——中国平安励志论坛
南开大学站
主持人:同学们晚上好!我是经济观察报的陈辉。非常有幸站在这个讲台上给大家讲课。南开大学曾经是我三十年前向往的一个地方,因为南开大学是我们北方最著名的一所综合性大学,而且它的严谨的学风和纯朴的治学都我一直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今天来之前,我在网上搜索了大家对南开大学的寄语,有一个人,有一本书让我一直有很深刻的印象。这个人就是已经担任过南开大学的校长母国光,我在上大学的第一年就读过他的书,我们大学第一年的教材最后一本就是他编著的。所以读他的书过程当中,他的严谨学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今天我站在南开大学这个讲台上,首先向南开大学的老师和南开大学的学生们致敬。(掌声)
今天是《经济观察报》和平安保险公司一同倡导的一个活动,叫做中国平安励志论坛的第四站,就是南开大学站。首先感谢南开大学暨南开大学第八届企业文化节之商道企业家论坛为我们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掌声)
下面我想介绍一下今天到会的来宾和嘉宾。他们是南开大学商学院的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齐善鸿老师,还有南开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立新老师以及平安保险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和金融培训学校副院长姜宏宽先生。姜先生经历非常丰富,一会儿他也会和我们分享他的经验,还有中国平安保险天津分公司的品牌宣传部主任范焕雪女士。感谢几位的到来。
中国平安励志论坛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年,但是今年开始,我们已经在五所院校进行巡演了,今天是第四站。1977年到今天是中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大家回想一下,这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在这三十年多年中,青年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座的几位,齐教授和姜院长和我都是同龄人,都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大学毕业生,我们在那个时代算是幸运儿,因为那时侯我们大量的同龄人都在农村下乡,在工厂做工,而我们就比较幸运,有机会读大学,有机会发展自己的事业,有了今天的成就。
我刚才在和齐教授讨论,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有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变化是不可想象的,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变革都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又重新提出了青年的励志和青年的社会责任这方面的话题,所以我这五场论坛用了五个关键词:理想、学术、责任、发展和成功,这五个关键词代表了不同阶段切青年人的一些想法和他的未来前景。
今天主要关键词是“发展”。大家知道,中国的发展关键词是什么呢?应该是改革改革开放,核心定义是改革开放,而且开放是最根本的东西,如果不是开放,光改革只解决了社会的存量问题,如果不是开放,就不可能有吸引更多的资源,只有开放才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更好的平衡性,所以中国的发展关键词是改革开放。
那么我们年轻人发展的关键词是什么?所以我们今天想请齐教授从理论上给大家一个答案,请姜院长给大家一个答案。下面有请齐教授演讲。(掌声)
齐善鸿: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在南开大学商学院和同学们交流。看到“发展”这个主题非常感慨。因为南开大学商学院从成立到现在有十年的历史,毫不夸张的说,在全校的学科发展过中重,南开大学商学院的发展在全校也是比较特殊的,大家看到我们门口的标语,我们最近这几年当中,在全国的综合排位能进前三名,前一段教育部有一个关于EMBA的评估,综合下来我们的总分应该是第一,这一切发展就像刚才主持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得益于中国的发展,所以对于大家来说,如果说当初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们的命运操纵在别人手里的话,对于在座的各位来讲,今天你们的命运已经客观的与中国的发展、发展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了。
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那时候没有自己找工作这一说,那时候都是给你分配。我们有些同学在毕业分配之后很多年一直在一个单位工作,没有机会去改变工作单位,也就是说没有自己选择和改变的权利。今天情况完全不同了,所以在这一点上来讲,大家面临的选择的机会已经很多了。但是大家可能会说,虽然说今天选择机会很多,但是我们竞争也变的比过去激烈了,我们虽然有那么多选择的机会,但是我们觉得我们的选择越来越难了,我想很多同学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我想我也曾作为一个学生,到现在为止,我依然不敢自居说我是一个教师,唯独面对学生想到我自己责任的时候,我不敢背叛我的老师,背叛我的过去,因而我会善待我的学生。但是作为老师这样一个角色的时候我真的不敢自居,因为这个时代发展太快了。我们面对着知识的爆炸,面对着科技的发展,面对真理,我们都只能给自己锁定一个终生的角色,那就是学生。
如果说这些年我自己有些什么体会的话,今天我想跟大家做一个交流。1978年在我15岁的时候考上了大学,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也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在家里、在高中都是受家长、受老师很宠爱的学生,自己也没有什么长处,就会学习、就会念书,所以就一路念下来,到了大学,需要自己一个人处理周围很多事情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非常的“弱智”。在我们那个生活的年代生活非常艰苦,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很多同学吃不饱,这恐怕是今天很多同学难以想象的。我本科是哈尔滨医科大学读的,外地同学到那里上学,家长要拿生活粮票换饭票,那时候一个月只供应29斤粮食,那时候买饭的时候眼巴巴的盼着盛饭的时候多给一点肉,当时内心就是那么一种渴望,是一种生命最基础、很低层的渴望,我想今天很多同学不再面临这样的窘境。
我今天之所以站在这里愿意和各位同学和朋友交流,是因为我曾经在上学的时候很深的感受过老师对我的恩情,我不能背叛他们,因为我是受益者,我是受他们的恩惠长大的。所以我今天能站在这里,同样是在心中面对我过去的恩师,从一个几乎不什么都不懂的小毛孩子,看不出有什么前途的时候就那么耐心的教我,耐心的给我机会,我觉得这就是学校的伟大、老师的伟大,这也是我个人一直努力的目标,也是我个人的一个信仰。
大学期间我面临很多困难,有很多事情也想不明白,我们一个年级有600多人,600多人当中有三个年级主任,三个年级主任管我们所有的学生当然管不过来,所以有很多事情没有办法去跟人家交流,因为我是那一届当中年龄最小的学生,我们同学当中年龄最大的当时30多岁,人家不把我们当同学看,见了我们总摸着我们的头说“叫叔叔”,因为他们有的在单位当领导,有的在下乡的时候当连长,很多同学有很丰富的生活经历,差别很大,所以导致了交流的困难。我记得在有一段时间,我住下铺,在墙上写了这么几个字,这几个字也是看杂志的时候看来的,觉得当时特别能够反映自己的心情,就是“时间只折磨不幸的人”,那时候没有像现在那么多玩儿的、看的,只有一些很少的东西可以玩儿,但是又没有钱,学习压力又很大,那时候教材特别厚,学医的学生的书更厚,有时候还是上下册,这些都要记下来,所以压力非常大,十几岁在那里学习面临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可能我的记忆能力不逊于现在的同学,但是我的心智能力、我处理周围生活的能力远远不如周围的同学,所以那时候非常痛苦。再加上我上学的时候我母亲正好住院,我离家上学的时候母亲并不知道,因为那时候我母亲处在昏迷状态,周围其他的亲人和同学都在掉眼泪,我当时觉得自己很麻木的就离开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