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网友发“莫言鸡汤”遭本尊“打脸”
微博简介为媒体人的网友近日发了一条“莫言名言”:“我敬佩两种人:年轻时陪男人过苦日子的女人;富裕时陪女人过好日子的男人……”并@莫言本人,该帖子转发迅速过6万。然而尴尬的是,10月26日晚,莫言本尊发话了,“理不糙,可我也想知道这是谁写的(问号脸)”。
“假鸡汤”撞到本尊
莫言辟谣不止一回了
“都写得挺好,没有必要署我名字。”“挺好的文章,也请作者领回自己的‘娃’吧。”其实,莫言打脸假鸡汤已经不止一次两次了,他的微博仿佛是个打假专用热线。经常有粉丝对他说:“老师我觉得你这句话/这本书写得太好了,我太崇拜您了!”莫言则冷静又不失礼貌地回复:是挺好的,可是不是我写的……
除了微博,朋友圈里也泛滥着各种“莫言名言”。譬如一篇《群是什么》的文章。“群是个集体,也是一个家,是知识的海洋,是心灵的港湾,是事业的平台,是休闲开心的驿站……”但这篇文章也被莫言辟谣:“不是俺写的。”他还辟谣过一篇名为《钻眼儿》的文章也非他所作。对此,网友拍手称快。“哈哈心疼您。鲁迅说过,互联网上的名人名言都是假的。”“莫言老师终于发话了,我这些年可看了太多类似你写的话了。”
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各种以他之名“煲”的假鸡汤层出不穷,什么“莫言深度好文”、“莫言最美的一首诗”、“莫言最精彩的一段话”……随手一搜,就是“莫言曾说过XXX”。比如,“莫言曾说过,人生有四个然:来时偶然,去时必然,尽当其然,顺其自然,你更喜欢哪一个呢?”“莫言老师曾说过教育孩子要记住: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还有“世上只有一种投资只赚不赔,那就是学习。学习改变命运,创业改变生活。”这个看起来就很“离谱”的,“莫言曾说过:烟恋上了手指,手指却把香烟给了嘴唇,香烟亲吻着嘴唇,内心却给了肺……”
“中枪”的还有他们
鲁迅、白岩松、乔布斯……
其实“被鸡汤”的可不止莫言一人。央视新闻就曾专门替白岩松辟谣,“近日又有不少出自‘岩松’口之言论在微博上广泛流传。@央视新闻与白岩松核实并替其重申:白岩松未在任何网络平台上开微博,现传一些借岩松口之言论很多非出自本人。岩松称其不仅躺着中枪,行走坐卧都中枪,自己受伤无所谓,别人受骗才可怕。”
也有网友搞笑列举说,微博上还有很多名人也有“被鸡汤”的痛。“马克思无话可说。”“张爱玲:呵呵呵。”“马云之前说去机场看到无数本云式鸡汤,他问自己啥时候说了这么多话?”“莎士比亚:本人也常有类似的麻烦。”“达芬奇:谁爱说谁说。”“村上春树:你也有今天啊。”
鸡汤文过于泛滥后,甚至还出现了故意恶搞名人来反鸡汤的言论。比如“爱迪生说,如果没有看见你们秀恩爱,我就不会发明电灯泡。”“乔布斯说,那些跟你说晚安的人,十有八九都是把玩手机的地点换到了被窝里。”
网友笑评“痛”得最深的是鲁迅,“毕竟他没有微博。”
名人名言“被假冒”
不要一笑了之
南京师范大学新传院教授朱强对扬子晚报记者表示,如今网上假借其名出语录者众多,主要还是利用名人的品牌效应,毕竟利用名人可以增加传播的“音量”。确实有些流传甚广的假名人鸡汤,原作者对生活还是有其独特理解的,文字表达也不错。比如去年老作家杨绛先生过世,曾有一则“杨绛百岁感言”在网上流传。“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一时间感动不少读者。
但是,究其危害,如果过度运用,会产生名誉权伤害。有些假借名人的鸡汤语录,甚至进入中小学语文试卷,成为考题,或者骗过媒体,变成报纸上言之凿凿的报道内容。像莫言这类健在的作家,尚可以出面辟谣;假冒过世名人,逝者无从申辩,这么做,多少有些不敬。“莫言开玩笑说,这么好的作品归到莫言名下,感觉我占了很大便宜。但实际上‘假冒鸡汤’,让一些名人珍视的思想和艺术的独特性受到了侵害。有条件的话,被冒用本人还是很有必要出面打假,不要一笑了之。”此外,若以此牟利,应立法限制并进行打击。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侯老师告诉记者,如今要查询一句话是不是某名人说的,有时候非常困难。比如要查证一句网络名言“不要因为走的太远,忘记为什么出发”是不是纪伯伦的诗,就颇费周折。
世界各国网上都有大量编造的名人名言在流传。这种伪名言一部分是有意或无意的张冠李戴,也有一大部分起初本是网友的恶搞,却因网友缺乏鉴别能力而以假乱真流传开来。要彻底解决这种情况,不妨学习美国网民建一个伪名言查询网站。“美国有个网友做了一个叫Quote Investigator的项目,可以翻译成语录侦探。负责人把各种有问题的名人名言挂在网站上供人查询。这是个很有趣的事情,很期待中国版。我有时间也带学生做一个。”(记者 张楠)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