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李光太董事长的人生故事

他走过的路让我们深信年龄只不过是一个数字符号,它并不影响一个人创业激情的迸发,更无法阻挡对伟大梦想的执着追求。中国空港设备第一股——威海广泰(002111)董事长李光太创业于知天命之年,十几年痴迷自主创新,创造了亚洲空港设备第一企业的奇迹,而花甲过半的他放言,实现宏伟目标的路才刚刚开始。

“我在50岁决定创业”

一名把所有精力都奉献给技术研究开发的知识分子,在50岁的年纪却要离开稳定的工作、较高的职位和舒适的生活自己创业,“我不办企业怎么开发新产品?谁说技术人员不能办企业?”

一个阳光煦暖的早春下午,日程满满的李光太如约坐到记者面前,娓娓道来他的创业故事

“大学毕业分配时,我最大的梦想是能到研究所研究内燃机设计,因为我酷爱设计,然而命运并没有遵照我的意志。”李光太说,从山东工业大学毕业后,他如愿被分配到了天津一家研究所,但可惜不是从事内燃机设计,而是电源车研究。后来研究所整合到兰州,他在兰州一呆就是25年,痴迷研究的他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在兰州做过自动化研究室主任,后来又被提升为副总工程师。

在那个时候,航空地面电源车行业还没有多少人关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甚至从美国带来了电源车。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的李光太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觉得这是作为电源车技术研究人员的耻辱,“难道中国人连一台电源车也要从国外进口?我就是不服气!”80年代开始,李光太领着几个人潜心研究,制造出了中国的400赫兹航空电源车。后来,这个成果通过了部级鉴定,也拿到了科技成果奖,还获得了机械工业部的科技进步二等奖。

但是当时,“这个产品很难成为商品”。想起当初的无奈,李光太深深叹了一口气,“我已经快50岁了,不能再等了。”李光太有了自己办企业的想法,他要亲自开发,然后组织生产,“肯定能搞成商品,一定能形成产业!”

可是,一个把所有精力都奉献给技术研究开发的知识分子,在50岁的年纪却要离开稳定的工作、较高的职位和舒适的生活自己创业,在当时,李光太的很多亲戚朋友都劝阻他。李光太天生不服输的劲却上来了,“我不办企业怎么开发新产品?谁说技术人员不能办企业?”

1990年11月4日,李光太离开工作了25年的兰州部属研究所,携全家回老家威海创业,时年50岁。第二年,李光太的威海特种电源研究所和设备厂相继成立。当时,他带领几个知识分子白手起家,注册资本不到5万,在册人员不过6人,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靠租借电冰柜厂的厂房和办公室来办公。对当时的广泰来说,创业之难可见一斑。

凭借在行业里的技术权威和声望,1990年底李光太搞了“歼轰七飞机电源研讨会”。会上讨论了技术和方案,有个客户参观了李光太的工作场地:一张办公桌,五六个人。他犹豫着到底要不要签一份订货合同。不过,最后他看到了李光太身上的那股韧劲,还是决定签了。

“这个合同绝对是一根救命稻草。因为我们当时极度需要资金,关键是赢得了信赖,这给了我信心!”李光太说至今想想仍非常感动,在当时几乎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人家支付了5万元预付款。

开完这个电源研讨会后,李光太又到重庆、成都等地宣传,后来又签订了两份合同。当电冰柜厂厂长看到李光太拿回了5万元预付款和两份合同后终于放心了,果断拿出10万元给李光太作周转资金。买材料,做试验台,李光太开始打造他的第一台航空电源车。随后业务逐渐扩大,1993年10月,李光太和他的团队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生产工厂。“那是一个里程碑,广泰终于在威海扎下了根。”李光太说。

此后,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李光太和他的技术队伍又逐步开发了大型飞机牵引车、集装箱平台车等高技术航空地面设备替代进口。

“我就是一介知识分子,没有背景也没有后台,凭啥干这么大的企业?”回想走过的每一步,李光太满怀感恩。“每搞一个新产品,产品经常在图纸阶段就被订走”,客户说“老李,只要你敢干,我就敢用”。凭着这份信誉,广泰厂房在只有一个办公桌的情况下,客户就敢预付款。客户们都说:“这老头没风险。”

真诚赢得了信赖,李光太和他的威海广泰从他50岁那年扬帆,逐步发展壮大,李光太说:“50岁之后的日子从此成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业内称我为技术发明‘世界之最’”

从创立至今,广泰几乎年年都有一个国家新产品问世,年年有民航总局主持鉴定并发放生产许可证的两三个产品,其中多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李光太痴迷技术研发,威海广泰十几年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自主创新史。

航空地面设备主要是服务于机场和航空公司的配套设备,包括登机廊桥、摆渡车、垃圾车、飞机维修作业平台、航空地面电源系列、飞机牵引设备、飞机集装箱/集装板装卸平台、飞机启动气源设备、飞机除冰车、飞机加油车、客梯车、食品车、飞机夜航照明车、行李传送带车、行李牵引车等。在广泰出现之前,我国需要的航空地面设备几乎全是依赖进口。

李光太说,从创立至今十几年来,广泰几乎年年都有一个国家新产品问世,年年有民航总局主持鉴定并发放生产许可证的两三个产品,十几年来共开发出22个系列一百多个型号的产品,其中多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广泰已经成为国内同行业中品种最全、产量最大的生产厂家。“研究发明就是我最大的兴趣和爱好,业内人士都说我是技术发明‘世界之最’,说我创造了科技创新的奇迹。”这样的评价给李光太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

将新产品开发作为带动企业发展的龙头是李光太的核心理念。多年来,他执着研发,产品逐步取代了进口,后来又通过给国外公司做代理消化吸收国外技术,最终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了提升技术,威海广泰先后与法国迪旦公司、美国哈兰公司合作生产飞机加油车、行李牵引车。企业一方面可充分运用专利制度的保护功能,主动跟踪和搜集竞争对手的专利侵权证据,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技术的交流与学习。

李光太说,上市后的威海广泰不仅在产能上实现了一个大提升,更重要的是为技术开发提供了物质基础。航空地面设备是机电热一体化的产品,集成技术和产品质量都非常重要。

他说他将带领70多人的技术队伍继续加强技术研发。眼下公司的当务之急,是在未来一到两年的时间里,拿出很大的精力对已经投放市场的产品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升级,产品质量升级。三年之内,实现产品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

#p#分页标题#e#

其次是,加快开发新产品,保持每年两三个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无杆牵引车等已经列题,机场摆渡车项目组马上成立,公路扫雪车也正在试验阶段,今年有望投放市场。还有大型加油车、高档除冰车也争取在未来两到三年内研究设计,争取早日投放市场。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不断丰富我们的产业链。”李光太说。虽然民航业前景非常广阔,但是,作为航空地面设备,市场太专业化,广泰必须依靠不断攻克技术难题,开发出多品种的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作为执着自主创新的技术专家,在市场面前,李光太也有一些困惑。他说,“我到韩国考察,韩国机场只要是自己民族企业能够生产的设备,就不会选择进口。而我们国内一些机场在采购航空地面设备时直接不允许国内企业参与投标。真不明白,我们生产产品的技术和质量都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什么要开除自己的同胞企业呢?”

当然,逐步发展壮大的广泰产品越来越多被市场认可和接纳,前不久,广泰成功中标了首都机场价值3900万元的采购项目。国外的客户也纷纷找上门来,送来订单,今年出口额有望突破1000万美元。

在国家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背景下,广泰也将在未来3-5年内建立4个基地:即年产300台大型飞机集装箱升降平台的“航空货运设备生产基地”、年产100台的“大型飞机牵引设备生产基地”、年产300台的“航空地面电源及低噪声方舱电站生产基地”、年产300台的“机务及地服设备生产基地”。在未来5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每年将保持30%-60%的增长,到2010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成为亚洲最大的空港设备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基地。

“我梦想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的解读是威海广泰的公司目标,即“创世界一流品牌,广泰设备服务于全球每个机场。”

当被问到最大的梦想时,66岁的李光太热情更加饱满起来,他拍案而起,“我最大的梦想是把广泰做成航空地面设备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的另一种解读是威海广泰的公司目标,即“创世界一流品牌,广泰设备服务于全球每个机场。”对实现这一目标,李光太有着充分的信心。2002年以来,威海广泰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订单大幅增加,近三年其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48.7%,最近两年公司年均大约有5000万元的订单递延到下一年度生产。2006年有超过1亿元的订单结转至今年。

目前,广泰在航空地面设备领域,覆盖了全国的135个机场和9家主要航空公司,预计拥有约15%的市场份额。其中最大的收入来源是航空地面电源,约占了广泰1/3的收入,这也是广泰的起家产品。广泰现已占据了国产部分超过60%的市场份额,国内民航市场份额30%左右。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每年对于空港设备制造业的需求,保守估计约为30亿元人民币,而在全球范围内这一需求量每年超过500亿元人民币。“行业需求之所以这么大,主要是因为我国现有的机场地面设备大多是90年代购买的国外产品,这些设备的使用年限一般在6-10年左右,现在已经到了设备更新换代的密集期。”此外,机场的新建和改扩建、飞机以及航班数量迅速增加、起降架次的密集化,这些都成为机场地面设备需求大增的原因。

“在我国大型空港装备市场中,只有我们可以与国际厂商进行竞争。”李光太说。但他也深知,要做世界第一、世界一流品牌需要技术不断升级、产品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企业系统工程建设、企业文化健全、管理达到世界水平等等。

“我是搞技术出身的,我知道技术来不得半点虚的,做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也是一样。”李光太说,回头看看威海广泰的发展曲线,是一个稳步攀升的图形。这么多年,他坚持执着、稳健,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过来,他不会让企业出现大的波动。

李光太说“创业之初是为了生存,因为求生存是一切动植物的本能,是大自然的规律。森林里的一棵小树为了生存而拼命地向上蹿是为了得到阳光而生存,广泰是从一棵小树发展而来,十几年来就是为了生存下去而拼命的努力,拼命向上蹿,而今天我们终于窜到了国内同行业的前头,但我们从来没有为我们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就是因为我们有更伟大的目标。”

正是在宏伟目标的指引下,李光太非常注重企业内在文化建设。公司有一本他编写的《文化手册》,集中阐释了他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准确把握。广泰也形成了自己的企业理念,那就是:一个坚持,坚持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两个加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发展的保障;加强国际市场的开发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两个转化:产品经营向资产经营型转化是企业发展的最高境界;由单一产业向产业多元化转化是企业腾飞的必由之路。

“广泰上市为公司创造了五六十个百万富翁。”李光太说,公司坚持“大人才观”,注重员工的培训。创业初期就跟随李光太的嫡系部队对他有着充分的信任,基本上实现了管理层激励。公司每一次对新员工的培训,李光太都要亲自参加,因为他知道,这关乎广泰的未来。

李光太说,成为公众公司之后,广泰的管理将更加规范、科学。虽然公司有着明显的家族性,但他认为这并不影响管理层为股东创造利益。

公司一直是以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公司的,上市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更好的提升管理水平,接受公众和各种监管机构的监督。当然,公司今后将引进更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加盟,淡化家族色彩。

“50岁才开始创业,虽然比一般创业者要年长些,但在这个年龄创业也让我没有任何后顾之忧。我这一生就做好这一件事就行了,那就是把广泰地方设备做成世界第一。我相信未来九年的时间一定能完成这个夙愿,最少干到75岁再退休!”李光太对事业追求的激情和力量感染了别人,其铮铮誓言让闻者动容。(收录《中国证券报》记者2007年3月报道稿)

德迅网 » 李光太董事长的人生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