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车多人心急,事故层出不穷。不过庆幸的是,汽车上的各种主被动安全装备为驾乘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安全防护。
但或许大家并不知道,那些我们司空见惯,在关键时刻能保命的被动安全装置——安全带、安全气囊、吸能车身到底是怎么来的?
了解这些,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出现,有效降低了交通事故伤亡率,在汽车发展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安全带
发明者开放专利,40年内至少拯救了100万人的生命
安全带的起源可谓历史久远。早在1885年,贵族们独享的交通工具还是马车时,就有人发现用一条绳子把自己“捆绑”在座椅上,可以防止在意外中跌出马车,也不会被马车颠簸得上下跳动。
不过,当人们将马车装上发动机,将其变成汽车时,却并没有将这项条带子继承过来。
安全带真正出现在汽车上,源于汽车比赛。
1902年,工程师沃尔特·贝克在纽约参加一场汽车竞赛时,使用两根皮带把自己和同伴牢牢地绑在了“鱼雷牌”赛车上。给他启发的,是自己年幼时使用的学步童车上,就有一根布条把他捆绑在童车里。
而就在那场比赛中,沃尔特·贝克的赛车出现了意外。意外造成2名观众丧生,十多人受伤,而他们两人却安然无恙。在“鱼雷牌”赛车撞上一根垂直于地面的钢轨腾空跳起时,沃尔特·贝克绑上的皮带,就像一双有力的手一样,牢牢抓住了他们,防止他们甩出车外。
这起意外事故引起了其他赛车手的注意。1922年起,赛场上的跑车纷纷使用了类似的装置。直到30多年后的1955年,福特才开始在部分车型上增加类似装置,这可以称为首批配备安全带的量产汽车。
不过,这样简单的皮带还不够科学。后来,曾经的飞机工程师,沃尔沃工程师尼尔斯·博林发明了三点式安全带,也就是我们今天普遍使用的安全带。
这种安全带会绕过胸腔与盆骨,再与座椅下方的连接点结合,通过束缚肩膀和腰部保护整个身体的安全,使用简单方便,却能够提供充分的约束效果。
1959年8月13日,世界上第一辆装备有三点式安全带的汽车——沃尔沃PV544交付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沃尔沃和尼尔斯·博林并没有用它牟利,而是开放了三点式安全带的专利,使三点式安全带为更多的司机和乘客保驾护航。
1968年起,美国规定所有新车都要安装安全带。自此,安全带逐渐成为汽车的标准配置。
这个看似简单的小发明具有怎样的神技呢?当这位发明者于2002年去世时,沃尔沃估计他的设计在40年内至少拯救了100万人的生命。可见安全带起到的作用有多么强大。
除了安全带,让乘客免受事故伤害的还有另外一种常见安全装备——安全气囊。它和安全带就像一对好兄弟,一个用来防止乘客与车辆发生二次碰撞,一个用来降低这种二次碰撞的伤害。
安全气囊
1952年的一场意外,促使他发明了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的历史没有安全带那么久远,但也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了。而它的发明,同样是受到一起事故的启发。
1952年,约翰·赫里特在与家人驾车出行时,路中央突然出现的障碍物让他作出了猛打方向盘和紧急制动的本能反应。与此同时,他与坐在右侧的妻子同时伸出右手和左手保护坐在他们中间的女儿。虽然最终一家人最终避免了车祸发生,不过这件事却让约翰·赫里特陷入了思考——在紧急制动时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驾乘人员的安全。
#p#分页标题#e#后来,他利用两星期时间设计出了一种汽车缓冲安全装置——一个盛满压缩空气的储气筒。当汽车受到正面碰撞时,惯性冲击力会促使储气筒中的重块向前移动,推动储气筒向隐藏在方向盘中央以及仪表板旁的空气袋快速充气。这看起来就像是在用打气筒给气球充气,不过这正是安全气囊的鼻祖。
1953年8月18日,他注册了美国“辅助乘员保护系统”专利,不过这并没有引起车企老板的重视,一直到1971年福特在小规模的试验车上使用了类似的装置,才吸引了部分车企的注意力,并促使通用在1974年起在部分车型上安装了安全气囊。
同一时期,在大洋彼岸的欧洲,奔驰的工程师们开始对安全气囊进行研究,直到1980年12月,奔驰才把成熟的安全气囊应用在S级轿车上,成为首个将安全气囊作为标配的厂家。
时至今日,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从一个单独的气囊衍生出前排气囊、后排气囊、侧气帘、膝部气囊甚至中央气囊等一整套方案,为驾乘人员提供周全的安全防护。
当然,安全气囊如果不安全也会很悲惨,比如高田气囊,便坑了数以千万级的车辆。
吸能车身
比拉·巴恩伊
车企研发一款新车时,还会不断“制造”碰撞事故。看起来是在浪费资源,实际上非常重要——研究碰撞对车子造成的损伤,以及车对人带来的伤害,这也对汽车安全技术的推进产生难以言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天才设计师——比拉·巴恩伊正在奔驰公司面试以谋求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他毫无顾忌地说:“你们所做的一切都是错误的”。值得庆幸的是,这个狂妄的年轻人获得了时任奔驰董事长的廉姆·哈斯佩尔先生的青睐,最终成为奔驰公司的一名员工。
在经历二战灾难后,1952年他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车身设计理念:由坚固的乘客舱和缓冲溃缩区。缓冲溃缩区在碰撞发生时被压缩,从而抵消碰撞能量;坚固的车身则保持乘客舱不受挤压,保证乘客安全。
看起来,他像是受到了小朋友玩跳跳球的启发。
随后,他取得了“承载式车身结构”专利,直到现在,这种吸能车身结构都是汽车被动安全设计的准则。
时至今日,BBA等主流车企每年都会进行多达上万次的碰撞测试,还会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数据庞大的模拟碰撞试验,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承载式车身结构的安全性能。
#p#分页标题#e#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还衍生出了侧面碰撞、小角度碰撞、翻滾测试等,使如今的汽车在遇到碰撞事故时,也可以更好的保护车内驾乘人员。
写在最后
在发生碰撞事故的一瞬间,能给人们提供最为直接的安全呵护的,毫无疑问正是这三大被动安全装备。时至今日,它们保护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安全,也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虽然有些司机习惯“开快车”,可不得不说的是,安全带、安全气囊以及吸能车身也成了他们放纵自我,激情驾驶的隐形贴身保镖。那么在看过这篇文章后,你是不是也对它们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
相关文章
- 什么牌子的安全套好用?
- 流感安全用药相关知识介绍
- 滴滴事件是怎么回事 一夜下架为何直接上升到国家安全
- 一次性洗脸巾安全吗
- 食品投诉举报电话多少(消费者如何进行食品安全投诉)
- 吃河豚后几个小时安全
- 生腌海鲜安全吗
- 安全套商标第几类
- 折价率优选下的高安全边际策略
- 选股战法:安全套战法-买在起涨点(图解)
德迅网 » 安全带、安全气囊等背后的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