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姐的欢喜姐的欢喜

比尔·波特(美国当代作家、翻译家、汉学家)

人物简介

比尔波特(BillPorter)说他最早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期间,他接触了一些中国的佛道经典,深感其中的微言大义,于是开始苦读中文。两年后,他中断了学业,搬到台湾,在寺庙里过起暮鼓晨钟的简单生活:一日三餐素食,一个房间,一张床,一顶蚊帐,没有钞票。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三年,直到他结识了做庄子研究的中国女友——后来的妻子后,才离开寺庙,隐居在竹子湖边的一个家舍里,以“赤松”的笔名翻译出版了《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和《菩提达摩禅法》等英文着作,并萌生了探访传说中的隐士的念头。

一开始,对于是否还能在中国找到山林隐士,比尔波特心里并没有谱,他说,在他动身前往中国大陆寻访隐士前两个星期,台湾的一位官员还告诉他,别浪费时间了,大陆现在连和尚都没有,哪有隐士?(1989年比尔波特为ICRT采访马英九时马所述,援引比尔波特《禅的行囊》第258页,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10月)但他不信,非要实地察看。1989年,他邀约上自己的朋友,一位摄影师史蒂芬,踏上了终南山探访之旅。那些摄于幽谷悬崖中的照片记录了此行的艰难:古老破败的寺庙与道观、万丈深渊和铁链。而比尔波特也用自己的笔详细记录下他与隐士们的交流,以及他所看到的隐士们的生活现状。

个人生活

从1993起,比尔·波特和他的太太与两个孩子就一直居住在离西雅图两小时远的乡村居所。他每年都会以导游身份到中国来几次,他走过丝绸之路,到过少数民族聚居地,有时受邀到大学演讲,借此赚的钱,可以让他养活家人,并译自己喜欢的东西。诗歌以及佛经。探访隐士之前,他也曾有过住茅屋的

想法,见过这些隐士之后,反而打消了这个念头。现在的生活,他觉得已经够了。“陶渊明是我的理想。翻译佛经就是我的道。”“很多西方人因为我的书,想要过隐士的生活。我对他们说,当隐士之前,还有一条路要走,你要学习很多的东西。那些在终南山隐修的人,就像在读哈佛大学,而我已经毕业了。”

翻译历程

翻译同样是比尔·波特热衷的话题。他形容译诗就像跳舞,译李白诗,就是在和李白跳舞,而译韦应物,跳的一定是华尔兹。那要是翻译释迦牟尼呢?那就是在和佛陀对坐。哪个更难?他说,各有各的难。“有的人翻译也像跳舞,不过是把自己的脚放在别人脚上。我觉得不是。语言只是窗户,你得透过它,看

到它后面的东西。这也就是中国人所讲的意在言外,你得勘破,才能译得准确。”而译佛经,也还需要面对不同的佛经版本,这时要借助些梵文知识,好在,华盛顿大学东方图书馆最好,我可以从中得到帮助。说这话的比尔·波特,正坐在日坛公园旁边的茶苑。眼前是泡好的一壶大红袍,他时不时会品一杯,脸上绽出笑意与陶醉:“香,好久没喝过这样的好茶。”

1989年的终南山旅行,他后来将路途中的见闻集结成

一本书《空谷幽兰》,在国内外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文化热潮。

2006年,已经年近古稀的比尔·波特再次从北京出发,从五台山、太原、洛阳、合肥……一直到香港,拜访了禅宗六位祖师的道场。随后出版新作,一本融合了知识、信仰与社会现状的调查笔记,名曰

在一个喧嚣的时代,一个可爱的美国老头儿却一次次深入高山密林,寻访静谧的隐士与禅心。从这个老外撰写的书中,我们看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悟以及一颗慈悲心,而这些正是许多国内作者所缺乏的。

2012年2月15日华商报刊登《终南隐士寻访者》,主人翁张剑锋承认:自己是因为读了美国人比尔·波特的书《空谷幽兰》,诞生了去寻访隐士的想法。

代表作品

空谷幽兰

书名:空谷幽兰(签名本)

作者:(美)比尔·波特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3-1

ISBN:9787544236973

开本:16开

定价:29.80元图书简介书名: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本书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的一部关于中国的"寻隐之旅"。他通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亲身探访隐居在终南山等地的中国现代隐士,引出了中国隐逸文化及其传统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将其与他正在采访的现状相对照,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叹和向往、怀恋,并写岀了他所看到的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虽然是“寻隐之旅”,但本书的风格并不凝重。比尔就是在描写被摧残的老树时,也要同时让读者看到老树残干上的嫩芽。本书的语言像白描一样优美,富有生机和感染力,而且字里行间透露着美国式的幽默,常常会令读者会心一笑。因此准确地说,这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之旅”。

本书数十幅插图照片中的风景异常优美,令人叹为观止,有的是美国著名摄影家斯蒂芬·R·约翰逊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比尔·波特,美国当代作家、翻译家和著名汉学家。他将中国古代大量的佛教典籍翻译成英文,在欧美引起了极大反响。他曾经以“红松”的笔名翻译出版了《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和《菩提达摩禅法》等英文着作。从1972年起,他一直生活在台湾和香港,经常在中国大陆旅行,并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文物的书籍和游记,此书是最著名的译本,曾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图书目录作者序

译者序

第一章隐士的天堂

第二章月亮山

第三章举世皆浊

第四章访道

第五章鹤之声

第六章登天之道

第七章云中君

第八章朱雀山

第九章走过销魂桥

第十章暮星之家

第十一章访王维不遇

第十二章大道入廛

译后记

禅的行囊

作者:〔美〕比尔·波特着,叶南译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1

版次:1

页数:335

字数:309000

印刷时间:2010-10-1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印次:1

ISBN:9787544249089

包装:平装

编辑推荐

《空谷幽兰》精彩续篇

比尔·波特全新力作

带你追寻中国禅的前世今生

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而来,途中难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们无法看清前面的方向。在这场漫长的旅行之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间便可放下,有些则或许背负经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终其一生无法割舍。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幻象罢了……《环球时报》《周末画报》《新旅行》《新京报》《北京晚报》《TIMEOUT》《第一财经日报》……十数家电视、报纸、杂志专访,深度介绍《禅的行囊》,刮起禅意散文阅读新风潮!

本书是美国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继《空谷幽兰》后的又一力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者和研究者,作者于2006年春进行了一次穿越中国中心地带的旅行,追溯了已经成为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支脉之一的禅宗,其各代祖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游历经历,并诉说了他多年来对禅的深深体悟。图书目录

第一章不立文字

第二章不见如来

第三章无山

第四章无家

第五章无始

第六章无相

第七章无心

第八章不作,不食

第九章无镜亦无尘

第十章不得闲

第十一章不见桃源

第十二章不辨东西

第十三章不分南北

第十四章不死

第十五章无终

黄河之旅

书名黄河之旅

作者[美]比尔·波特着

译者曾少立译

ISBN978-7-5442-5802-9

定价36

装帧平装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新经典文化有限公司发行

这一天是公元1991年5月25日,是我成功到达黄河源头的日子。追随着这条黄色的巨龙,我历时两个多月,行程五千公里。在这条河边,中华文明从五千年前开始发轫;在这条河边,中华帝国创造了空前绝代的辉煌;在这条河边,中国人形成了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的心理和情感。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者和研究者,比尔·波特于1991年春进行了一次追寻中国母亲河——黄河源头的旅行,探访了黄河沿岸的重要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他凭借着对中国文化的执着与热情和对黄河之源的强烈好奇,战胜重重困难,坚持走完全程。再次为广大读者带来了这本充满文化底蕴的行走笔记。

目录

第一章上海:殖民者后裔的狂欢

第二章青岛:老道长与茶树仙女

第三章蓬莱:一去不返的寻仙船

第四章临淄:此曲只应天上有

第五章东营:黄河入海流

第六章济南:不能承受之重与大庙的墓冢

第七章泰山:中国最大的朝圣中心

第八章曲阜:圣人是怎样炼成的

第九章开封:穿越到北宋

第十章郑州:有龙就有“新天子”

第十一章嵩山:盘古的肚子

第十二章洛阳:翩翩白马自西来

第十三章三门峡:峡与关——帝国的辉煌

第十四章芮城:神仙们的新家

第十五章韩城:大人物的“终审判决书”

第十六章延安:从“七百匹马”到“东方红”

第十七章榆林:短命王朝的长命都城

第十八章呼和浩特:两千年的政治棋子

第十九章银川:九座孤坟一局古残棋

第二十章青铜峡:黄河边的一百零八种烦恼

第二十一章临夏:丝绸之路十万佛

第二十二章日月山:公主的魔镜从天而降

第二十三章黄河源头:五千年文明五千里路

姐的欢喜 » 比尔·波特(美国当代作家、翻译家、汉学家)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