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书法的线条能抒情吗

黄建林 /文

书法的线条能抒情吗(图1)

 

李白忆旧游诗草书卷 局部 黄庭坚

有人说,书法的线条具有很强的抒情性。这一观点,我以为不正确。书法的线条不能表达书写者的感情,不具有抒情性,但是它可以比较充分展示书写者的书写个性。在这里,书写个性不能等同于思想感情。

书法的线条不具有抒情性,是指书法的线条不能表达出书写者的思想感情。因为不论哪一种书体,它的书写线条都不具备抒情达意的功能,只具备表现书法的书写审美功能。我们看真书这一类书体,包括篆书、隶书和楷书,也就是书写比较工整的书体。先看篆书。篆书的书写笔画基本上是以圆转平直为主要特征,笔画的起始到末了,都一直保持一种均衡匀称的状态。比如秦小篆李斯的《泰山刻石》和《琅琊台刻石》,书写线条均匀圆转字字如一,从每个字的书写线条,并不能看出当时李斯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后来的《峄山刻石》字字珠玑,线条精细婉转,有如“铁线”圆转流利,却无法从这些优美的“铁线”当中看出书写者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篆之前的石鼓文、金文和甲骨文,那就更加难以品味出当时书写(刻写、浇铸)者的情绪状态来。

隶书是从秦篆演变出来的一种书体,虽然书写的笔画有了变化,少了圆转,多了方折,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磔,但是,我们不论从《曹全碑》《礼器碑》去看,还是从《张迁碑》《史晨碑》去看,那些或粗犷、或浑厚、或峻峭、或娟秀的隶书笔画线条,都表现出了书写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一句话:看不出来。或者说,那些隶书的笔画线条,并没有表达出书写者的思想感情来。

而楷书这种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发展出来的书体,不仅讲究横平竖直,而且突出撇捺锋利,转折坚韧果断。楷书的笔画线条注重装饰性,起笔需要逆锋和回锋,撇捺出锋要求果断爽利。唐朝的楷书是我们书法发展过程中的巅峰阶段,唐楷的书写线条具有抒情性吗?我们看颜真卿的《麻姑山仙坛记》,这是唐楷的典范之一,何绍基赞扬它“神光炳峙,朴逸厚远,为颜书各碑中的极品。”但是,从每个字的书写笔画线条看,你能看出颜真卿当时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看不出来的。

真书的书写线条不能直接表达书写者的思想感情,那么,行书和草书总该可以吧?其实也一样不能表达书写者的思想感情。你看《兰亭序》的每个字的每个笔画,能看出王羲之的什么情感来呢?虽然在《兰亭序》中,王羲之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着,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但是,这些情感和思想都是从文章《兰亭序》的“字里行间”表达出来的,并不是从每个字的笔画线条中表现出来的。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也是同样的情况,颜真卿书写祭侄文稿时的“祭悼其侄颜季明疾痛惨怛,哀思郁勃”浓烈情感,也是通过文章的章句表达出来的。从每个字的书写笔画(线条)是看不出这种情感的。有人把颜真卿的行书字另行集字作对联“节用爱人能道国;正心诚意以修身”“ 向海朝天积夙愿;能行大道近青云”,用的也是《祭侄文稿》里的文字,跟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的情感能是一回事吗?

那么草书的线条呢?草书的线条应该是具有抒情性的吧?其实也不然。看张旭的《千字文残字》,你能从那些龙飞凤舞的草书线条当中看出张旭的什么思想感情来呢?从黄庭坚的草书《李白忆旧游诗草书卷》的笔画线条当中,能看出黄庭坚“问余别恨知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心亦不可尽,情亦不可极。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的思想感情来吗?肯定是不能的。但是,从那些既有规范,又有随心所欲的草书线条之中,我们可以品味出黄庭坚“深得张旭、怀素草书飞动洒脱的神韵,而又具有自己的风格。用笔紧峭,瘦劲奇崛,气势雄健,结体变化多端”的书法个性特征。

所以,书法线条不具有抒情性,但是可以展示书写者的书写个性和审美倾向。

德迅网 » 书法的线条能抒情吗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