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人们的注意力又到了高三学堂里的这群孩子身上。一些高三教室的“冲刺广告”,简直就可以用“疯狂”二字来形容,如广西桂北一个高三教室里,高悬着的“励志”高考标语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论道谈经”等标语,让人印象深刻。
高考作文婉拒诗歌,而一些学校在激励学生最后冲刺时却大发诗情。大江南北,处处飘诗香。有古体诗,有打油诗,还有对偶句。总的来说,大多数标语口号既押韵又颇具冲击力,让人过目不忘。诸如“今朝坚韧搏风浪,明日清北校园聚”、“人丑就要多读书,势单就得进名校”、“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
此类高考标语,或让人莞尔一笑,或带有一种人们对公平的焦虑感。后者往往表现得歇斯底里,这样的标语创作者有意通过社会上存在的某些不公现象来刺激平民子女,欲起到“谴将不如激将”的作用,从而倒逼他们不负青春、刻苦学习。但这不得不让人反思:在校园这样的“精神文明高地”,“标语文化”和“口号文明”如果继续这么任性,有的还含口舌之快的“暴力元素”,甚至扭曲激励学生考进清华目的是能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将高校学府视为攀龙附凤的势利平台,这就让人有如鲠在喉之困惑矣。
实际上,这种颇为偏执的激励,即便学生们看了也不舒服,甚至反感。但孩子们看到这类标语是否反感,不是阻止标语上墙的理由。没有站在他们身后的大人的思维导引,高三教室里也挂不出这类“豪言壮语”。另外,面对此类已有疯狂味道的标语,有的名校似乎更像是“照单全收”,没有想到要在维护高招公平上,更具有远见和卓识。说白点,他们更像是这些标语上墙的“幕后推手”。
这里单拿北大清华在招生时向本地考生倾斜这个老话题来说,一年复一年,只闻诟病不见纠正。比如2007年,北大清华在京招生650人,但北京考生仅12万人;而两校在河北招生不足150人,考生却高达55万人;2011年每万名考生中考入北大的比例,安徽为1.27,广东为1.4,河南为1.87,北京为52.5;2012年北大在北京招生294人,扩招33.6%,清华在北京考生295人,扩招45.3%。虽然单靠名校本身要左右这项政策方向较难,但至少可以作推动这项改革的先行者,作维护高招公平的典范,不能永远让这个有失公允的问题延续下去。
当然,人们持续关注北大清华这样关照北京考生,并非就一定说明北大清华比其他高校优秀,而是这种招生地域失衡思维,凸现出当今培养人才体系上存在的某些需要改善的社会现实。它是一面社会心态的镜子,镜象直白而生动。如果对此等闲视之,将对构建大学精神不利,并伤及国家的人才培养的良性体系。培根说得好,“只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穷就不会变成世袭,就不会一代一代世世代代地穷。”这理当引发反思,并尽快补齐短板,此类“疯狂标语”才会从我们的视线范围内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