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关于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南,以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为基本依据,推动协商民主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一、确立协商民主的思想理念先进理念

是推动协商民主建设的思想灯塔,具有中国式民主特色的先进理念是对人类民主事业的重要贡献。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应确立引领社会风尚的先进理念。这一先进理念,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来自于新时代对专门协商机构综合承载政协性质的新定位和职能使命的新内涵,来自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伟大实践,来自于中国源远流长的优秀政治文化,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坚持以凝聚共识为中心环节的理念,这是协商民主的灵魂。协商民主不以权力为尺度,而以真理为标准,在协商之中广泛凝聚共识,用思想引领实现步调一致。注重发挥“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的作用,在坚持一元化中兼容多样化,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推动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实现思想上的共同进步。

坚持以商量办事为基本准则的理念,这是协商民主的真谛。商量是方法,办事是目的,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广泛听取意见与善于采纳意见相结合,平等沟通交流与遵循规则协商相一致,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转化为运用商量办法为民尽责的民主实践。

坚持以协商文化为血脉纽带的理念,这是协商民主的根基。协商民主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其思想源泉是“和合”文化,这一文化蕴含了“贵和尚中”的哲学主张,强调和谐中和、天人合一;彰显了“天下为公”的价值追求,强调以人为本、天下一家;体现了“兼容并蓄”的融合理念,强调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展现了“求同存异”的包容胸怀,强调厚德载物、和而不同。同时要体现时代特征,培育与时代和任务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文化,倡导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理念,遵循规则、有序协商的理念,体谅包容、真诚协商的理念,畅所欲言、理性协商的理念,慎议有度、依法协商的理念。

坚持以增进团结为政治责任的理念,这是协商民主的力量所在。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发扬“团结—批评—团结”的优良传统,把勇于自我革命与敢于开展批评坚持下去,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增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责任担当。用广泛听取意见寻求最大公约数,用平等真诚协商画出最大同心圆,用充分发扬民主汇聚最大正能量。真正担负起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

二、统筹协商民主的体系建设

协商民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按照“体系设计、整体推进”的思路,切实把理论研究创新、法规制度创新、协商平台创新和技术手段创新作为一个整体,进一步加强宏观统筹和落地落实。

在理论研究创新上,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统领协商民主建设,进一步回答好什么是协商民主,怎样才能加强协商民主等重大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理论体系。重点回答好协商民主的科学内涵,讲清楚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重要制度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回答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有优势,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回答好商量办事的人民民主真谛,讲清楚商量能够办事、能够办成事、办好事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回答好协商民主能够广泛凝聚共识的基本道理,讲清楚大团结大联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在法规制度创新上,坚持以宪法和相关政策为依据,以政协章程为基础,以协商制度为主干,健全完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在工作制度上,以政治协商进入决策为牵引,制定协商民主进入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工作规范;在运行规范上,以完善协商程序为牵引,制定商量办事进入协商工作全程的工作规范;在协商规则上,以建立政治协商工作规则为牵引,制定各方参与协商民主应当共同遵守的工作规范。

德迅网 » 关于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