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公文写作之报道写作要领

纵观近几年的申论题目,我们会发现一个典型的题型倾向:贯彻执行的比重日益提升,甚至出现了一套题两道贯彻执行的现实情况。联系到贯彻执行20分的分值,让很多考生对这个题型“累觉不爱”,想要写好,但又苦于见个文种都完全不了解,就比如说看到“报道”却不知如何下手。今天就请大家紧跟中公教育的脚步,一起走进报道的世界。

一、报道介绍

报道是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或指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二、经典案例

【例题】假如你是某报社记者,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为题,写一篇报道。(20分)

要求:(1)内容具体、全面;(2)语言流畅,有逻辑性;(3)不超过500字。

1、审题

文种:报道

题目: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题目点睛,告诉我们报道重点写如何打造活力水城)

2、找点

B县县委书记W在几次不同场合所做的讲话中都涉及了打造“活力水城”的话题。

(1)9月15日,在B县县委召开的一次会上,W说:古语有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择水而居是人类生存的本能,利用水资源又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为此,我县要立足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要按照“碧波映城,城托青山,人在城中,城在画里”的美好愿景,塑造我县的水系空间,使我们县城的河、湖、湿地合理连接,塑造多样滨水公共空间,达到“水丰、水清、水美、水活”,实现“蓝天、碧水、绿地”相互融合,使“水城”真正充满“活力”。

(2)穿城而过的南河,曾因乱排乱放,变成了一条“臭水沟”,市民避而走之。10月1日,B县打响了南河治污战役,W在治污现场会上说:

南河治污,我们要采取“河外截污、河内清淤、中水回用、生态修复”的模式,强化(停关并转)“该停的停,该关的关,该并的并,该转的转”的治污方略,将取缔324家污染企业,使南河变得河水清澈、绿影婆娑、鱼虾畅游,进而推进包括县内其他二条河流的污染整治。为;巩固“三河”治理成果,加大对水系的保护力度,我们将要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保护与修复现有水体并适当增加水面,使城市水面率达到10%以上;二是通过工程措施保护“南河”“北河”“梅江河”的生态需水量与流动性;三是保护并逐步改善中心城区水质;四是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水体景观和便利的亲水娱乐空间,实现水清。

(3)11月5日,W在“‘水城’如何建设”的座谈会上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城”建设不仅要让城市水系发达,水域面积占城市面积的10%以上、水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5公里以上,还要让城内有“活水”。为让“水活”,通主脉、保供给、建支脉就势在必行。

目前,我县城区水域面积已经达到3400亩,城区水面比例已经达到9%。这些都是“活血化瘀”的效果。我县将强力为水建“安乐窝”。实施“三河”治理工程,将治愈“南河”“北河”“梅江河”的“动脉粥样硬化”,以畅通水流渠道。

而各级水库的建设和完善,将保证“活水”有“源头”,供“血”充足。同时,建成“一河三湖九湿地”,加强对现有水体、水系的保护,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等诸多举措,都有助于促使总水量“脱贫致富”。届时,“水域面积占城市面积的10%”,将不是梦。

“大动脉”畅通了,“供血”就充足了。水能否“活”的另一关键因素,就是遍布我县城区“全身”的“毛细血管”。只有“毛细血管”畅行无阻,才能把“山在城里留、水在城里游”这一理念转化为现实。按照规划,53平方公里城区,要建设总长约为260多公里水网,才能达到“水城”水网密度的标准。因此,在“水城”的打造中,我县将加大对水系修建的力度,使提高水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5公里以上。|

实现水活。一是,。。。二是。。。三是

德迅网 »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公文写作之报道写作要领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