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流行语”首先要流行

  文汇联合报业集团新闻信息中心日前发布了“中国流行语2005夏季发布榜”,张云泉、祁爱群、丁俊晖、佘祥林、阿卡耶夫、迟尚斌、《青红》、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四国联盟、水果等被列为中国2005年第二季度十大流行语。 (7月6日《早报》)

  所谓“流行语”,我的理解是:首先是要“流行”,要在公众社会流行,要有时代性、时尚性,它不同于人们几乎天天要说的日常生活用语。既然称之为“中国流行语”,必是以中国为范围,以公众用语中说得最多(词语出现频率)为唯一依据。可是,这个新闻信息中心发布的季度“十大流行语”,并不是从全国范围以及公众语言频率的多少作为判断标准,而是“借助TRS智能信息处理软件,以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报纸为语料样本,并参照文新传媒网等具有公信力的新闻网站,依照精确的词频统计分析筛选而出(见同一报道)。说实在话,乍一看这个“十大流行语”,我是大有不置可否的感觉的。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新闻媒体与新闻网站出现的高频率词语,算不算是“流行语”?

  我们知道,一个新闻人物的出现,一起新闻事件的发生,首先会反映在新闻媒体与新闻网站上。不同的新闻人物,不同的新闻事件,常常决定了社会不同的关注度。关注度越大,在新闻媒体或新闻网站出现的频率也就越多。而这样的高频率出现的词语,与“流行语”却不是一回事。比如说,佘祥林案于今年四月初披露后,引起公众社会及新闻媒体、新闻网站广泛的关注。5月27日,笔者从Google网上看到有关“佘祥林”的条目多达47.7万条,尽管其中有一部分是重复的,但仍然可见其被关注的程度。如果说佘祥林成了一个尽人皆知的新闻人物,或者说“佘祥林”成了当时一个“关键词”,未尝不可,但是要说“佘祥林”这三字成了一句“流行语”,恐怕解释不通。道理很简单,“佘祥林”三字并非公众语言交流中不时挂在嘴边、没有达到“流行”的程度。这说明,新闻媒体与新闻网站出现频率最多的人与事,并不等同于公众社会的“流行语”。

  也就是说,这个“发布榜”如果是讲最受关注的新闻人物与新闻事件,可以,但是要把它说成是“流行语”,就很牵强了。自然,公信力也就无从谈起。

  即便说,这家新闻信息中心的统计方法是对的,统计的数据也是精确的,但是我还是担心经过“分析筛选”的所谓统计结果,会不会带有某些纯宣传需要的因素。比如说,发生在6月份的疫苗事件,事实上远比上述“十大”中的某些人或某些事更受公众关注,怎么没有列入其中呢?

  总之,我是不赞成评选什么季度“十大流行语”的,只流行一个季度,大概也算不上真正的“流行语”吧。

  

(责任编辑:刘盼)

德迅网 » “流行语”首先要流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