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记者于振华1月20日报道]1月12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联合发布“2004年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海啸”、“人质事件”、“高致病性禽流感”、“东航空难”、“矿难”、“恐怖袭击”等等频繁发生的突发事件成为流行语。
流行语涉及当代社会的重大事件、现象与时弊,时代性强,传播面广,反映着当代社会时局与人们文化心态的变化。而今后,各种突发事件还会频频而至,人类需要认识突发事件的性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生存,建立各种预案,以提高应对能力。
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的发布已经进行了5次,并成为国内外媒体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而流行语是如何出笼的呢?它的筛选、制定和发布还有哪些缺陷?对此,专家认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要更加关注和面向语言的社会应用。
“突发事件”成为十大流行语
12月26日上午8时,在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的8.9级地震引发了罕见海啸。有科学家说,这次灾难是自1964年以来最强的一次灾难。一时间,“海啸”迅速成为国内各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的突发性事件。
“如今的主流媒体越来越注重对突发事件的报道。”1月17日,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张普教授在接受千龙网记者专访时说,像这种在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中突然爆发,并迅速广泛流行的词语,就叫流行语。
“2004年,我们不得不为‘突发事件’设置了一个专题。”张普说,“从去年初的导致东南亚与中国对疫区鸡鸭灭绝性扑杀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到年末亚洲南部沿海旅游地区发生惊天悲剧的‘印度洋大海啸’,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贯穿全年。”
2004年入选“突发事件专题”的词语分别是“海啸、人质事件、高致病性禽流感、东航空难、马德里爆炸、矿难、恐怖袭击、小浪底沉船、震荡波病毒、山体滑坡”。张普解释说,其中包括火山、地震、海啸;空难、矿难、海难;出轨、井喷、大火;人质、劫持、肉弹;龙卷风、泥石流、大停电、大断水、大爆炸等等各种类型的突发性事件。
“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原因引起的突发事件,在2004年几乎都遇到了。”张普举例说,以矿难突发事件而言:陕西铜川矿难(遇难矿工166名)、河南大平矿难(遇难矿工148名)、江西丰城矿难、甘肃山丹矿难、吉林江源矿难、山西灵石矿难、河北邯郸矿难、四川雅安矿难、河南新密矿难、北京大安山矿难,矿难几乎是“四面开花”!
又以人质突发事件而言:从国际上发生在伊拉克的多国人质事件、发生在巴基斯坦的中国工程人员人质事件、发生在俄罗斯的别斯兰大规模人质事件,到中国国内的人质事件……
“人质事件中,一些人(包括妇女和儿童)被砍头、虐杀,成为2004年的冤魂,一些人侥幸被救,心理永久蒙受重大伤害,以至我们在2004年已经连续举办两期全国性‘反劫制暴战术谈判专业高级研修班’,以应对日益疯狂的劫持人质的暴徒。”张普介绍说,特别不能不说的是跨年度突发事件——世纪性印度洋大海啸,目前搜救、捐献工作还在进行中,目前死亡人数已超过20万……
流行词语折射反映时代变迁
流行语涉及当代社会的重大事件、现象与时弊,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如人生意义、生活方式、爱情、友情、就业、消费、时尚等,时代性强,传播面广,反映着当代社会时局与人们文化心态的变化。
“流行语的流变是一把衡量历史变迁的尺子。”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研究所史艳岚介绍说,20多年来,大量诞生的流行词语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特色、万元户、下海、打工、美容、春节晚会、涉外饭店”到90年代的“围城、传销、卡拉OK、炒股、BP机、写真、进口大片、网吧、MBA、盗版、知识经济、酷、隐私”,再到21世纪以来的“MP3、宽带、唐装、手机短信、彩信、网上购物、谁动了我的奶酪、入世、反恐、与时俱进、CDMA”……
流行词语的变迁史是我们物质生活和观念变迁过程中最忠实的记载工具。从“大哥大”到“手机”;从“磁带”到“MP3”;从“录像带”到“VCD、DVD”;从“国内游”到“出境游”;从“申办奥运”到“人文奥运”;从“美容”到“人造美女”;从追求“绯闻”到树立“媒体责任”;从“小资”到“BOBO族”;从“复关”到“入世”……这种种变迁不仅包括了人们传统观念的更新,也记载了人们对世界的全新的认识。从流行词语的变迁中可以看到,中国人不但在变得更开放更务实,同时也变得更加文明和理性。
“小资、愤青、BOBO族、动漫、韩流”等词语的流行,表明我们今天的社会观念变迁,是对当今潮流的及时跟进。而当今流行的政治类词语也完全成了公共政策名词,“三个代表”、“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等新条目已经出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流行语还是新词语的一个重要来源。”史艳岚举例说,《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的增补本在1996年修订本的基础上增收了近年来产生的新词新义1200余条,其中,“炒股”、“单身贵族”、“当红”、“粉领”、“黑哨”、“拒载”、“考研”、“买单”、“上网”、“刷卡”等等众多的词就是走过了“流行语”阶段的。
此外,大量的经济类、时政类、科技类、教育类、信息类、文化类流行语的产生,正昭示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流行语从一种独特角度表现了新世纪中国人社会心态的主要特征,如:全球化背景下强烈的世界关怀与问题意识、空前高涨的民族自豪感与发展期待、网络时代的新奇迷恋与多元流行文化。
认识天灾人祸提高应对能力
从词语流变中寻找社会变迁的脉络,是一种从生活细节中探求重大历史变化的角度。而突发事件,无论是自然界引发的,还是人类社会活动引发的,也许都难以完全避免。专家认为,今后,各种突发事件还会频频而至,人类需要认识突发事件的性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建立各种预案,以提高应对能力。
“2003年只是一个‘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就已经令全体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领教了突发事件的肆虐与猖狂。”张普介绍说,2003年的春夏季以及全年的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发布时,“非典”作为一个新词,并且作为一条流行语格外引人注目,一年中两度高居“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的榜首。 #p#分页标题#e#
伴随着文明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灾难的性质也会恶化。据调查,在GDP人均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区间,往往是事故的高发期。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21世纪在带给人类空前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类和我们的星球带来一系列从未有过的严重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例如:能源危机、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压力、艾滋病肆虐、毒品泛滥、恐怖主义等等。这些都可能随时引发各种突发事件。
(张普教授在工作中)
“人类在享受现代化舒适生活的同时,必须提高自己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长效的、完备的公共安全保障机制。”张普介绍说,在这方面,我国已经有一系列的针对突发事件的措施产生,例如:进行风险评估、建立预警系统、制定应急预案、构建应急救援队伍和紧急避难场所、进行公众应急教育和演练、筹备出台国家紧急状态法,等等。
21世纪,一个政府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执政能力的高度和集中的反映,是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的试金石。张普认为,一些伴随工业化进程而产生的全球性问题已经长期存在,由于人类社会发展引发或自然界引发(也常常与人类的过度开发、资源枯竭、环境破坏有关)的各种突发事件正在日益发展,实际上已经演变成威胁整个人类生存的全球性危机。
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已经不是对一国政府的执政能力的考验,常常需要多国或全世界联合应对。因此,“国际救援队”、“人类环境保护”、“灾后重建国际援助”、“泛亚洲地区社会合作机制”等新词语纷纷出现。
面对这些危机,并考虑全人类的未来发展,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冷静地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支持现代人在信息社会有效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并能有效地应付未来各种危机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为了应付未来的各种危机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这四种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四大支柱一经提出,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支持,成为著名的“里程碑性的教育文献”。
应用语言学要更加面向社会应用
“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的发布已经进行了5次,并成为国内外媒体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而流行语是如何出笼的呢?它的筛选、制定和发布还有哪些缺陷?对此,专家认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要更加关注和面向语言的社会应用。
据悉,今年的十大流行语是从《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南方周末》等14家主流报纸自200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全部语料,统计选取“综合类、国际时事类、国内时事类、经济类、文化类、科技类、突发事件专题”七类流行语,汇入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DCC博士研究室的动态流通语料库,经过计算机对4亿9千万字的语料进行统计分析,再依据流行语的动态曲线模式进行提取,由DCC博士研究室(全称“动态流通语料库博士研究室”)研究制定,最后由四家发布单位的主管领导研究批准。
“目前的发布已经从单项‘十大流行语’的发布,走向了多项‘十大流行语’的发布。”张普告诉千龙网记者,2002年以来,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一直在进行流行语的动态跟踪研究与发布工作,这项发布从一年一届,走向了一年两届。这项发布活动还要继续沿着科学、权威、持续、滚动的原则深入下去。今年的发布主办单位加入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就进一步提高了发布活动的权威性。
流行语的收集、研究、发布,属于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张普认为,任何一条流行语,都有其流行的地域、人群、时期、领域等一些方面。现在发布的“十大流行语”,还仅仅是在中国主流报纸一种媒体上流行的词语,其他媒体例如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手机短信以及口头流行的词语都还没有涉及。
此外,流行语的首出作者、媒体、时间尚未进行追踪,流行的时代背景、社会基础、心理因素等也还没有研究,像“突发事件专题”这样的与社会生活、社会关注热点结合紧密的专题发布,也还在探索阶段,需要深入和研究的方面还有很多。流行语作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需要更加面向语言的社会应用。
以“突发事件专题”发布为例,这个社会热点专题的设立,集中反映出了一大批热门的、流行的新词语和旧词产生的新义。就应用语言学而言,这些流行语的搜集、发布,除了关注社会热点的语言生活外,也将刺激和有利于一些语言信息处理软件的研究。
“例如灾难文本分类、灾难话题识别、灾难信息提取、灾难话题跟踪。”张普还表示,这些与热门词语有关的信息处理软件的研究也正在走热,最终有利于提高信息社会人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
- AI吸引了更多投资者
- 微传播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简析
- 日本十大流行语暗含日本社会热点
- 网络流行语反映年轻人想法流行语也需有所规范
- 日本明仁天皇退位!别了,平成时代:从“用香槟洗勺子”到“低欲
- 2019年抖音最火的网络流行语盘点 真正让他火起来的是抖音
- 吃糖补元气是个谎言
- 网络流行语应成为良性的革新力量
- 厉害了!上半年最火流行语全在这 你被哪句刷过屏
- 大猪蹄子真香土味情话凉凉 2018年这些流行语你pick哪一个?
德迅网 » "突发事件"入选十大流行语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