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慷慨留我,我誓言留住敦煌……”两个多小时,200多句唱词,一出戏,一个人,唱尽敦煌研究院荣誉院长樊锦诗先生50多年扎根甘肃大漠、穷其一生致力敦煌研究和文物保护的人生历程。
这是我们上海沪剧院推出的原创沪剧《敦煌女儿》。从选定这个题材开始,我们用了整整8年的时间最终呈现出这部戏。站上舞台40多年来,我是真正体会到了十年磨一戏的煎熬。一遍遍深入西北采风、交流,一次次推翻、一次次调整,整个创作团队用了太多的心力来创作这部作品,但凡少一点信念,都做不下去。
为什么要紧紧抓住这个题材不放?因为沪剧的基因就是专注当下、关注当下的社会生活。沪剧素以现代戏题材见长,我们这个剧种,就是要走进我们生活的这片沃土去寻找创作素材和灵感,为时代画像,为人民而创造,书写这个火热的年代,这是沪剧的优良传统。从《罗汉钱》到《星星之火》《芦荡火种》《红灯记》《今日梦圆》《雷雨》《邓世昌》,沪剧那一大批影响深远的代表剧目,无不如是。
记得最开始见到樊院长是在两会上,我俩都是全国政协委员。听到我们要做这部沪剧,她说,敦煌不是某一个人的努力,而是凝结了几代人的奋斗和奉献。她也替我们犯难:“敦煌怎么来演?我们每天不是在图书馆研究,就是在办公桌上写作,要不就是进洞,我是一点都想不出。”我说,我们要表现的正是敦煌人的精神。
这些年间,光是我自己就去了6次敦煌体验生活,与樊锦诗本人也成了“忘年交”。亲身到了敦煌,似乎更能感受到沧桑岁月里敦煌人那可歌可泣的精神。这一切,为我们的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创团队感受到,正是岁月的磨砺以及西北广袤天地的锻炼,才塑造了樊锦诗坚韧而执著的性格。一次次交心沟通,一次次调整,我们越来越接近樊锦诗,越来越能融入这个人物的灵魂之中。
细究起来,《敦煌女儿》并没有多少跌宕起伏的故事、悲欢离合的纠葛。剧中的很多细节是“于小处见大处、于细微中见伟大,于平凡中见不凡”。这部戏在表演方式上也和以前的戏有所不同,利用时空穿梭的手法,营造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艺术效果。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希望不仅要把沪剧的味道做出来,还要增加歌唱性,让旋律更为丰富,呈现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简洁质朴的舞台,灵动飘逸的飞天背景,磅礴震撼的旋律“写意”出敦煌的壮美。剧中樊锦诗这个人物的主要唱段都是我自己设计的,特别是她丈夫离开的那段,我是一边设计唱腔,一边流着泪,既要表现出夫妻间很深的情愫,又要把知识分子那种含蓄的爱表达出来。因此,我在基本调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上上下下、起起伏伏的旋律,让它像水磨调一样旋律丰富,通过这种运腔把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情感诠释出来。
该剧念白也不同于过往沪剧的生活腔,多用韵,体现樊锦诗的学者态度,有思考,写意,不琐碎。我参考京剧韵白,形体动作也向京剧学习。在演唱中还融入了京剧的演唱方法,使整体演唱特别有力度,有张力。对我来说,这部戏是很大的挑战和考验,演得很“过瘾”。我甚至觉得,演这个人物,自己也越来越像大漠敦煌人。
《敦煌女儿》也是对沪剧既有题材的一种丰富与扩充。在人们印象里,沪剧以表现家长里短的生活化风格见长,与《敦煌女儿》这样的题材相距较远。但新的时代,需要用新的元素来丰富沪剧题材,为剧种扩容。我们不能原地踏步,如果不向前走,剧种原有的优势很快就会失去。从《邓世昌》开始,我便一直坚持沪剧传承创新的思路,沪剧同样可以表现时代中的大题材、大洪流,反映人与时代的关系,有些题材,以小见大更有力量。沪剧本来就是跟着时代步伐走的,一直坚持求新求变,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这样才能获得观众的喜爱。《敦煌女儿》就是这个时代在沪剧舞台上的反映。我们通过这部戏,抓住了时代的痕迹,展现时代灵魂。
- 谈心谈话不能走过场
- 微信散文创作的探索者: 刘晓刚
- 马伯庸:只在嘈杂中写作
- 利川东城初中“阅读存折”掀起读书写作热
- 南充宠物美容培训专业美容大师培训
- 忍不住要看!刘慈欣向你推荐一部科幻著作,王余光向你推荐五部经
- 博恩文化艺术学校
-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写作语言的美学艺术
-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举办2016年信息采编及新闻写作培训班
- 关于延长广东中山翠亨新区招聘专业职员报名时间的通知公告
德迅网 » 走进生活沃土寻找创作素材和灵感(谈艺录)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