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二:长 与 短 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导读]  新闻作品长些好?还是些好?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论。现代意义的新闻,在开始的时候是不存在长的问题。因为那时候,新闻的传播依赖刚刚发明不久的电报,电报的成本以及技术还不成熟,发长稿子几乎不可能。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二:长 元一

文章长好?还是短好?

这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

新闻作品长些好?还是短些好?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论。现代意义的新闻,在开始的时候是不存在长的问题。因为那时候,新闻的传播依赖刚刚发明不久的电报,电报的成本以及技术还不成熟,发长稿子几乎不可能。

据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记者们要将前线的新闻发回编辑部非常困难,发电报需要排队,即使轮到你了,线路时断时续也发不完全。这种状况下,记者们只能千方百计将新闻写短一些。

解决了无线电技术的束缚后,新闻的篇幅也解放了,长文自然也出来了。

文章的长短,细究起来很难说出好坏。两者是矛盾的,又是辩证统一的,都不能走极端,而应统一到一个“度”上,形成一种和谐。这个“度”,就是达到精确地传达旨意。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长期以来多偏离了这个“度”,写文章起来就犯了长的毛病,新闻更是如此。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才华展示欲,也有领导好长癖,那种拿了人家的“润笔费”不写长文不好交差的自不待言。长文,有水平、有份量的观念还是一直有市场的,因此长文便成为写作的弊病。

多年来新闻界便向新闻写作偏长的流弊进行了宣战,后来的新闻同仁们也一代代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刹长风兴短文”,自延安解放日报诞生至今60多年来,一直是党报新闻改革的重要方面。毛主席十分形象地称一些“八股文”式的长文章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胡乔木也在《人人学会写新闻》一文中说:“你的作品最好就是一百字上下,再多也就是几百字,如果过了一千,这就成了长篇小说,有些面目可憎了。”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种介质的媒体互相竞争,特别是互联网的冲击下,都在打拼一个“快和新”,搞长新闻无疑会失去优势。

纸质媒体在严峻的挑战面前,要求文章短些再短些,报纸这种传媒版面是有限空间,一些人的文章长了,就剥夺了另一些人说话的权利;对于读者,版面上几篇长文一摆,冗长的文字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很不协调。

就读者与作者的关系而言,长与短,也是一对矛盾。读者总是喜欢“短”,而作者及被(正面)报道的对象总是喜欢“长”。分析这一现象,从提高宣传效果的角度来看,还是“短”的更有利一些。

中国教育电视台的闻闸教授曾提供过这样一些视听感官数据,人对一帧不变的电视画面接受的极限是7分钟,超过这个极限就会出现视觉疲劳。

信息的传递是一种互动,受众接受信息传递是受这些生理因素决定的,超过了这些极限,必然会产生视觉和听觉疲劳,从而产生消极的排斥和厌恶。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短和长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的。新闻如果能够在短的篇幅内提供与长提供一样的信息量和思想深度,自然应该以短来胜长。

与小说相比,如果说小说用的是工笔,新闻追求的这种短更像绘画中的写意之笔,用点滴之墨尽显大千世界的风流。这种笔法用得好,虽文字短,可一箭双雕或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艾丰先生用文学和新闻两篇描写春天的差异来强调新闻以短胜长,颇有启发。他先举了朱自清写春天: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

起来了。

“小草偷偷从地上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香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镜,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而新华社记者写1959年平息西藏叛乱后的春天这样写的:

“拉萨响过了第一次春雷,覆盖四周山上的积雪消融了,大昭寺前的唐柳吐出了新芽,

成群的大雁和灰鹤在拉萨平原的上空翩翩飞翔。春天来到了拉萨。”

  这位记者只用六十个字,写了雷,写了雪,写了柳,写了鸟,写的春天同样美。使人不仅感到了春天的美,也感受到了文字简洁的美。

要解决写短的问题,需从立意、构思结构到语言运用都以简短为先,才能从根本上短下来。恩格斯一些短新闻写的精彩犀利可谓典范。如他在1849年5月8日《新莱茵报》上写的一则新闻:问工人

科伦5月7日。普鲁士的先生们看来是想要利用一切力量来挑起骚乱。

前天,给炮兵(顺便提一下,政府把他们大大地估计错了)发了上个月的“加赏”,每

人15个银格罗申。当然,步兵也拿到了这种加赏。

驻扎在此间的一个团的军官们,直接要求士兵在明天挑起骚乱。

今天晚间,在新市场已经发生了一次小规模的军民冲突。

我们再一次问一问工人们,他们是否打算听任普鲁士的那些大人先生们给他们指定发动起义的日期?

当时的政治形势是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面临严重的转折。在所有爆发起义的国家中,反革命势力到处向民主运动进行公开反扑。恩格斯敏锐地觉察到斗争的新动向,采写了这则新闻和其他述评,提醒工人们还击敌人的挑衅。这则新闻既很简短又引人入胜,而且包括三条信息,还有“今天”和“明天”的新鲜感。

提起社论,人们都会想到这种文体理应长一点,可就有这样一篇社论,全文仅一百四十

多字:

有些案件为什么长期处理不下去?

今天本报又公布了两个重要案件。坏人受到揭露处理,这很好。

有些问题群众看得清楚,干部也有很多议论,问题的性质已经非常明白,但是就是处

不下去,而且长期处理不下去,为什么?

一是自己屁股有屎;二是派性作怪;三是软弱无能。

你这个单位的问题长期处理不下去,算哪能一条,不妨想一想。                                                          (《福建日报》)

#p#分页标题#e#

这是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也亲自动手写的一百四十余字的社论,态度鲜明直指保护伞问题。这短短的文字却一颗炸雷,在八闽大地炸响,使一些充当案件保护伞的人无处遁形。该社论也获了当年中国新闻的最高奖——中国新闻奖。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大加赞赏,称这篇短文为中国新闻界吹起了一股清新矫健的文风。

除了整体构思外,要解决新闻短的问题,新闻的导语先要短起来。

毛主席在审定《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时写了这样一段话: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置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的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和结论,现在新闻学上称为导语。

艾丰先生认为新闻的导语最要体现适应读者的“一眼功效”。就是一眼就让读者看上,一眼就看懂,一眼就被吸引,一见钟情。不论采取摘要式,描写式,还是提问式,都要让人们看一眼就能知道你要说什么,从而决定读下去。因此,导语必须开门见山。就是要将新闻的诸要素中读者最感兴趣的那个要素在导语中加以突出。

就简短而言,西方有些“一句话导语”的经典之作可供我们借鉴:

“日本投降了!”

(1945年8月15日《纽约先驱论坛报》)

这篇凝练的导语,一语道破了新闻事实。从而引出了,报道内容为1945年8月14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日本天皇已同意无条件接受盟军提出的命令日本投降的条件。

“今天,最后一个美国兵离开了越南。”

(1975年美联社电,报道的内容是美国军队全部撤离西贡)

  “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身死。”

(1963年11月22日《纽约时报》,报道的内容为肯尼迪在达拉斯遇刺身死)

新闻要写短,一个基本功就是勇于锤炼字句,删繁就简。

为什么说要勇于?老百姓有句话叫“孩子是自己的好”。文人常说,自己写字不容易,“一个标点一身汗,一个句子一包烟”。费劲写的文字要删掉心里痛,还真要有战胜自我的勇气。

炼好字,并非易事。锤字炼句只有深入进去,反复锤炼,才能写出佳品。炼字,贾岛是一个好例子。

贾岛在进京赶考时,骑在驴背上得了一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将“敲”字改为“推”字,难以确定,就在驴背上吟咏,还用手做推敲的动作,路人看了都感到惊讶。当时,韩愈为京兆尹,带着人马正出城,贾岛不停地比画着,糊里糊涂地闯入行进的队伍中。官员将他捉拿,押送到韩愈面前,贾岛如实地说明自己偶得一诗句,正不知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由于太用心了,没有顾及大人出行而及时回避。韩愈听后,不仅未责怪他,还立在马上深思良久,最后竟对贾岛说:“还是敲字好”。两人还成了好朋友

新闻要写短,还提倡短句式。

现在与冗长新闻相伴的是句式长,让人不愿卒读。

有人认为,句式短了不易表达丰富的思想和恢宏的场景。这是一种误解,越是丰富的思想和富有戏剧性的场面,短句式更易发挥作用。这里举一个《战国策》里的一篇《荆柯刺秦王》: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不会否认,荆柯刺秦王的场面是少有的最为激动人心的场面。上述描述中,越是惊心动魄的时刻,句式越短,而让读者感到越是紧张和剌激。

美联社的《新闻写作指南》说:“短句子较之长句子更容易写得清楚”。

有一个报社在抓新闻写短中,也抓句式问题,甚至明确规定:一句话,三个逗号后面必须是句号。且不说该规定是否机械了些,但突出句式短的用意是值得称道的。

舒芜在《舒芜口述自传》回忆五十年代在人民出版社古典文学部工作时,一次担任校点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送审到胡乔木那里。胡乔木看过之后,又批了下来,说我用的分号太多,很多地方明明可以用句号断开的,也用了分号,“此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也。”

说到底,写新                                         (此文编者有删节)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二:长 与 短元一

文章长好?还是短好?

这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

新闻作品长些好?还是短些好?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论。现代意义的新闻,在开始的时候是不存在长的问题。因为那时候,新闻的传播依赖刚刚发明不久的电报,电报的成本以及技术还不成熟,发长稿子几乎不可能。

据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记者们要将前线的新闻发回编辑部非常困难,发电报需要排队,即使轮到你了,线路时断时续也发不完全。这种状况下,记者们只能千方百计将新闻写短一些。

解决了无线电技术的束缚后,新闻的篇幅也解放了,长文自然也出来了。

文章的长与短,细究起来很难说出好坏。两者是矛盾的,又是辩证统一的,都不能走极端,而应统一到一个“度”上,形成一种和谐。这个“度”,就是达到精确地传达旨意。

#p#分页标题#e#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长期以来多偏离了这个“度”,写文章起来就犯了长的毛病,新闻更是如此。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才华展示欲,也有领导好长癖,那种拿了人家的“润笔费”不写长文不好交差的自不待言。长文,有水平、有份量的观念还是一直有市场的,因此长文便成为写作的弊病。

多年来新闻界便向新闻写作偏长的流弊进行了宣战,后来的新闻同仁们也一代代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刹长风兴短文”,自延安解放日报诞生至今60多年来,一直是党报新闻改革的重要方面。毛主席十分形象地称一些“八股文”式的长文章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胡乔木也在《人人学会写新闻》一文中说:“你的作品最好就是一百字上下,再多也就是几百字,如果过了一千,这就成了长篇小说,有些面目可憎了。”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种介质的媒体互相竞争,特别是互联网的冲击下,都在打拼一个“快和新”,搞长新闻无疑会失去优势。

纸质媒体在严峻的挑战面前,要求文章短些再短些,报纸这种传媒版面是有限空间,一些人的文章长了,就剥夺了另一些人说话的权利;对于读者,版面上几篇长文一摆,冗长的文字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很不协调。

就读者与作者的关系而言,长与短,也是一对矛盾。读者总是喜欢“短”,而作者及被(正面)报道的对象总是喜欢“长”。分析这一现象,从提高宣传效果的角度来看,还是“短”的更有利一些。

中国教育电视台的闻闸教授曾提供过这样一些视听感官数据,人对一帧不变的电视画面接受的极限是7分钟,超过这个极限就会出现视觉疲劳。

信息的传递是一种互动,受众接受信息传递是受这些生理因素决定的,超过了这些极限,必然会产生视觉和听觉疲劳,从而产生消极的排斥和厌恶。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短和长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的。新闻如果能够在短的篇幅内提供与长提供一样的信息量和思想深度,自然应该以短来胜长。

与小说相比,如果说小说用的是工笔,新闻追求的这种短更像绘画中的写意之笔,用点滴之墨尽显大千世界的风流。这种笔法用得好,虽文字短,可一箭双雕或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艾丰先生用文学和新闻两篇描写春天的差异来强调新闻以短胜长,颇有启发。他先举了朱自清写春天: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

起来了。

“小草偷偷从地上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香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镜,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而新华社记者写1959年平息西藏叛乱后的春天这样写的:

“拉萨响过了第一次春雷,覆盖四周山上的积雪消融了,大昭寺前的唐柳吐出了新芽,

成群的大雁和灰鹤在拉萨平原的上空翩翩飞翔。春天来到了拉萨。”

  这位记者只用六十个字,写了雷,写了雪,写了柳,写了鸟,写的春天同样美。使人不仅感到了春天的美,也感受到了文字简洁的美。

要解决写短的问题,需从立意、构思结构到语言运用都以简短为先,才能从根本上短下来。恩格斯一些短新闻写的精彩犀利可谓典范。如他在1849年5月8日《新莱茵报》上写的一则新闻:问工人

科伦5月7日。普鲁士的先生们看来是想要利用一切力量来挑起骚乱。

前天,给炮兵(顺便提一下,政府把他们大大地估计错了)发了上个月的“加赏”,每

人15个银格罗申。当然,步兵也拿到了这种加赏。

驻扎在此间的一个团的军官们,直接要求士兵在明天挑起骚乱。

今天晚间,在新市场已经发生了一次小规模的军民冲突。

我们再一次问一问工人们,他们是否打算听任普鲁士的那些大人先生们给他们指定发动起义的日期?

当时的政治形势是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面临严重的转折。在所有爆发起义的国家中,反革命势力到处向民主运动进行公开反扑。恩格斯敏锐地觉察到斗争的新动向,采写了这则新闻和其他述评,提醒工人们还击敌人的挑衅。这则新闻既很简短又引人入胜,而且包括三条信息,还有“今天”和“明天”的新鲜感。

提起社论,人们都会想到这种文体理应长一点,可就有这样一篇社论,全文仅一百四十

多字:

有些案件为什么长期处理不下去?

今天本报又公布了两个重要案件。坏人受到揭露处理,这很好。

有些问题群众看得清楚,干部也有很多议论,问题的性质已经非常明白,但是就是处

不下去,而且长期处理不下去,为什么?

一是自己屁股有屎;二是派性作怪;三是软弱无能。

你这个单位的问题长期处理不下去,算哪能一条,不妨想一想。                                                          (《福建日报》)

这是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也亲自动手写的一百四十余字的社论,态度鲜明直指保护伞问题。这短短的文字却一颗炸雷,在八闽大地炸响,使一些充当案件保护伞的人无处遁形。该社论也获了当年中国新闻的最高奖——中国新闻奖。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大加赞赏,称这篇短文为中国新闻界吹起了一股清新矫健的文风。

除了整体构思外,要解决新闻短的问题,新闻的导语先要短起来。

#p#分页标题#e#

毛主席在审定《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时写了这样一段话: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置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的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和结论,现在新闻学上称为导语。

艾丰先生认为新闻的导语最要体现适应读者的“一眼功效”。就是一眼就让读者看上,一眼就看懂,一眼就被吸引,一见钟情。不论采取摘要式,描写式,还是提问式,都要让人们看一眼就能知道你要说什么,从而决定读下去。因此,导语必须开门见山。就是要将新闻的诸要素中读者最感兴趣的那个要素在导语中加以突出。

就简短而言,西方有些“一句话导语”的经典之作可供我们借鉴:

“日本投降了!”

(1945年8月15日《纽约先驱论坛报》)

这篇凝练的导语,一语道破了新闻事实。从而引出了,报道内容为1945年8月14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日本天皇已同意无条件接受盟军提出的命令日本投降的条件。

“今天,最后一个美国兵离开了越南。”

(1975年美联社电,报道的内容是美国军队全部撤离西贡)

  “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身死。”

(1963年11月22日《纽约时报》,报道的内容为肯尼迪在达拉斯遇刺身死)

新闻要写短,一个基本功就是勇于锤炼字句,删繁就简。

为什么说要勇于?老百姓有句话叫“孩子是自己的好”。文人常说,自己写字不容易,“一个标点一身汗,一个句子一包烟”。费劲写的文字要删掉心里痛,还真要有战胜自我的勇气。

炼好字,并非易事。锤字炼句只有深入进去,反复锤炼,才能写出佳品。炼字,贾岛是一个好例子。

贾岛在进京赶考时,骑在驴背上得了一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将“敲”字改为“推”字,难以确定,就在驴背上吟咏,还用手做推敲的动作,路人看了都感到惊讶。当时,韩愈为京兆尹,带着人马正出城,贾岛不停地比画着,糊里糊涂地闯入行进的队伍中。官员将他捉拿,押送到韩愈面前,贾岛如实地说明自己偶得一诗句,正不知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由于太用心了,没有顾及大人出行而及时回避。韩愈听后,不仅未责怪他,还立在马上深思良久,最后竟对贾岛说:“还是敲字好”。两人还成了好朋友。

新闻要写短,还提倡短句式。

现在与冗长新闻相伴的是句式长,让人不愿卒读。

有人认为,句式短了不易表达丰富的思想和恢宏的场景。这是一种误解,越是丰富的思想和富有戏剧性的场面,短句式更易发挥作用。这里举一个《战国策》里的一篇《荆柯刺秦王》: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不会否认,荆柯刺秦王的场面是少有的最为激动人心的场面。上述描述中,越是惊心动魄的时刻,句式越短,而让读者感到越是紧张和剌激。

美联社的《新闻写作指南》说:“短句子较之长句子更容易写得清楚”。

有一个报社在抓新闻写短中,也抓句式问题,甚至明确规定:一句话,三个逗号后面必须是句号。且不说该规定是否机械了些,但突出句式短的用意是值得称道的。

舒芜在《舒芜口述自传》回忆五十年代在人民出版社古典文学部工作时,一次担任校点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送审到胡乔木那里。胡乔木看过之后,又批了下来,说我用的分号太多,很多地方明明可以用句号断开的,也用了分号,“此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也。”

说到底,写新闻眼中要有读者。以读者为本,就能将新闻的写得短些再短些,就能为读者精彩新鲜的新闻。                                         (此文编者有删节)

闻眼中要有读者。以读者为本,就能将新闻的写得短些再短些,就能为读者精彩新鲜的新闻。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admin

德迅网 »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二:长 与 短 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