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张柠:从文学批评转型到文学创作

张柠:从文学批评转型到文学创作



  

□新时报记者 徐敏
  张柠,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多年来以视角独特、思维敏锐、语言生动鲜活的文学评论活跃在文坛一线。近期,张柠涉足文学创作领域,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个人首部长篇小说《三城记》,思考“80后”的精神迁徙和成长历程。记者以此为契机就个人经历、文学创作等话题采访了张柠。
底层出身的批评家和小说家
  张柠的同事赵勇教授曾经在一篇《批评进城与学术还乡——张柠的学术之路与批评之旅》中如此写过张柠的一段不太为人所知晓的经历:“上世纪80年代,当理论界、批评界围着各种‘讨论’和‘热’团团转时,张柠并不在场。他在哪里呢?在一个野外地质队里,且一呆就是十年。”这十年,他称之为是张柠的“学术潜伏期”。
  “那是在江西境内一个经常迁徙的野外地质队,条件非常艰苦。驻扎地点距离城市超过3公里,因为这样才有野外工作津贴。”张柠回忆起这段30年前的经历,似乎并无时间久远的隔阂。一天6毛钱的野外津贴,折合下来一个月18块钱。那个年代18块钱是一个大学毕业生一个月工资的三分之一,这些钱他基本都花在买书上。
  “在地质队可以看报纸。《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上定期刊登每月新书,看到之后会照着地址邮购,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读者服务部。那时候邮购很慢,经常一两个月以后才能收到书。”张柠至今能回忆起在地质队时读过的那些书:《希腊城邦制度》《猎人笔记》《晚霞消失的时候》《第二次握手》……“多数图书几毛钱一本,一块多一本的《红楼梦》算是比较贵的书籍了。”张柠说。多年后他在《没有乌托邦的城市》一书中如此写这段读书经历:“我就看书,文学、哲学、历史,什么都读,就像一个饥不择食的饕餮之徒。白天魂不守舍的我,只有夜晚才感到安宁。”
  谈到自己的出身,张柠直言自己是“从底层摸怕滚打上来的”。父亲是一名喜欢读书的乡镇医生,对他热爱阅读有很大影响。父亲去世早,他十六岁就出门干苦力谋生,从地质队员,到自学考上华东师大研究生,毕业后在广东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做当代文学评论,2005年竞聘到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岗位。之后在北师大教授当代文学史、文学评论等课程至今。近两年,又逐渐涉足到小说创作。
文学被“边缘化”才是正常状态
  “看看那些都市人,一双双苍白无力的手,轻盈地在钞票上滑动,显示出了一种可怕的阴性力量。但都市需要的不是力气,也不是诚实,它需要的是才智。正是这种神奇的才智,使他们苍白柔软的手显得威力无比。”文学评论家孙郁认为,张柠这段对于都市经验的表述,很能体现他的批评文风。
  张柠始终保持着对当代文化、当代文学独特的批评眼光。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他就是一位非常犀利的批评家。他的批评文字总是具有真知灼见,有良知、有正义感。
  有批评家认为,当代文学的高峰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谈到这个话题时,张柠认为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文学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变化就是文学不再是众多年轻人精神生活的中心了。因为在此之前,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比较匮乏,所以某种程度上文学成为年轻人唯一的精神寄托。而自上世纪90年代后,娱乐、影视、经商、炒股等生活方式涌入人们的生活,除了文学之外,年轻人有了很多其他丰富个人精神生活的方式。”张柠说,如此背景之下,文学开始变得边缘化。比起“文学是唯一精神寄托”的年代,他认为这对文学来说是一种向好的状态,这才是文学的正常状态。“因为留下来的是纯粹喜欢文学的人。”他说。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新世纪之初,张柠认为这是当代文学的一段低谷时期。不过这几年又出现了“回潮”迹象。“近几年人人都在关注的视频直播、抖音小视频、微博热搜等太过娱乐化的生活方式,已经慢慢引起了人们的警惕。如今可以看到不管是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逐渐更加提倡阅读和重视原创文学作品。总之,喜欢文学的人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对文学的态度”。张柠说。
  业内认为,张柠的文学批评“将想象力注入思辨性十足的语言,形成了一种活泼而严谨的批评文体。他一手写文学评论,一手写文化时事批评,具备强烈的判断自信与开阔的视野”。推出个人首部长篇小说《三城记》
  今年1月份,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张柠的首部长篇小说《三城记》,这也被业内视为这位文坛名家向小说创作转身的标志性动作。张柠透露,2019年还陆续有一批中短篇小说会在《人民文学》《花城》等杂志推出,中短篇小说集《幻想故事集》(暂名)也将由中信大方出版公司出版。
  小说题名为《三城记》,描写了“80后”主人公顾明迪生活过的上海、北京和广州3座城市,3座城市中又以北京的描写最为充沛。顾明迪是“80后”的典型代表,小说聚焦他在城市辗转和工作更换中的命运变迁,同时直面当下中国的城市生活,辐射出各个阶层的生存和精神状况。“顾明迪是个在精神上对自我和环境要求极高的人,他对自身有着完美的想象,在生活的节点处思考人应该是什么样子,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张柠如此评价自己笔下的主人公,同时顾明迪也是一个性情上比较极端的人,所以才会有屡次辞职、撕毁论文开题报告的举动,甚至有“校园是炼狱”这样的极端想法。
  这部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结构清晰,线索明朗,张柠在写作手法上没有玩任何花哨,就是“陪着我的主人公,在北京、上海、广州重新生活了一遍”。正如他自己所言:“这部小说叙事有意识地采用了最经典的传统现实主义手法,不搞形式探索,只遵循主人公精神成长的历史或心灵的辩证法。”正是这种最平实的写作方式,收获了一部极为成熟的当代长篇作品,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陈晓明评价:“小说有非常饱满的细节,对情节、节奏的拿捏和把握都很自如,也很独特,有他自身鲜明的特色,完全看不出我们想象中首次操持长篇。”
  谈到创作这篇小说的动机,张柠说,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中一流作家比较善于写乡土,城市题材的小说相对缺乏,一些年轻作家虽然已经尝试写城市题材的小说,不过城市经验往往碎片化。另外,“80后”的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与上一代人相比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这一代人的精神困境值得书写、思考和探索。
  “我像一位操纵皮影的老头子,躲在背后洋洋自得。”张柠在《三城记》后记中带着几分自嘲地评价自己的作品,“但谁敢说我同时不是个失败者呢?”孙婷婷 绘

德迅网 » 张柠:从文学批评转型到文学创作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