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浙江日报创刊70周年特别报道·征文摘登


  刊于1995年5月14日《浙江日报》第2版的介绍作者作品的图文。

  只要能写能画
  仍愿出一份力

  赵锡南

  回忆《浙江日报》创刊70周年的路程,我确实万分感慨。1960年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后,我为《浙江日报》写稿作画,共发表了3000多幅(篇)作品,曾连续12年获得“优秀通讯员”称号。

  1995年5月14日,《浙江日报》还以《服务于企业,走大众路子》为题,专门介绍了我的作品,这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我在浙江日报社结识的一些编辑同志,都喜欢说这样一句话:“办好报,靠群众。”他们对我们通讯员都十分热情,不仅在稿件上耐心指点,就连通讯员的工作、生活也非常关心。有不少编辑现在已经退休了,但是我与他们仍保持着联系和友谊。

  记得1979年12月的一天,有位编辑要我赶画一张漫画。夜里,我骑着自行车冒着大雪把构思好的画稿带到报社。编辑部好几位同志热情地共同讨论指点,过了深夜12点才定稿。那幅漫画,实际上成了报社编辑和通讯员共同完成的作品。

  我除了为《浙江日报》画稿作文外,还担任了“义务发行员”。记得当时,我在杭州铁路分局宣传部工作,每当报纸从印刷厂出来,第一批就被运到火车站发往各地,我请列车段的同志帮忙,让每趟列车都带些刚印刷出来的当天报纸,在列车上向旅客介绍。当时的确很有效果,深受广大旅客欢迎。

  1997年我退休,今年已是83岁的耄耋老人了!虽然已是残年之人,但是为《浙江日报》写稿作画的劲没有减退。我仍然还为《浙江日报》作画写文。只要我能写能画,生命不息,仍愿为《浙江日报》出一份小小的力量。

  (作者为高级美术师)


  刊于2009年5月31日《浙江日报》第2版的2009浙商大会倡议书(摘要)。

  与浙江日报交上朋友,我才9岁。我家门前有条小河,河对岸有一个理发店,那里订有一份《浙江日报》。寒暑假,我每天绕行两里路去阅读这份报纸。可以说,我少年时代的成长离不开《浙江日报》。

  1964年,我参与了《浙江日报》“必要的一课”学习教育活动,有幸到县里给干部和老师们作心得讲述。我17岁进了工厂,班组里就有一份《浙江日报》,我是宣传委员,除了读报,还要把要闻摘抄到车间黑板上。

  改革开放后,浙江日报一直站在思想解放和经济发展的前列。当步鑫生、鲁冠球、冯根生等优秀事迹一上报,我顿感耳目一新:原来厂长可以这样当,企业可以这样做。

  新世纪以来,是我们与浙江日报互动最频繁的20年。每个改革节点,每项创新活动,都有浙报的关注和跟踪。《浙江日报》也对我们企业常有采访报道,就像一位点评老师,一方面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另一方面鼓励我们克服困难、勇于创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十多年前国际金融危机隔洋袭来,一周之内我们集团的出口生丝价格跌去25%,订单骤减,大家有点懵。这个时候,《浙江日报》头版连续刊登几篇署名“之江平”的文章,中肯而又清晰地发声,振聋发聩。记得有篇《转型升级正当时》印象最深刻,文章大意是:转型升级是应对挑战的根本对策。外延式、粗放型的传统道路已经越走越窄,只有独辟蹊径,实现转型升级,才能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

  “转型升级”是我们从“之江平”文章中听到的一个新词,这是传统产业的出路。不久,全国都在说这个词。浙江日报对我们积极应对危机也很重视,记得一位记者到我们集团,逐个采访企业,半个月内发了两篇报道。

  2009年5月30日,浙商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主题:转型升级、逆势超越。29日晚上我接到一个任务,起草并宣读《转型升级 逆势超越》倡议书。任务光荣而又艰巨,我彻夜写稿,直到大会开始还在修改,我必须把浙商转型升级的心声表达出来。

  “浙商的发展之路,历来都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在逆境中求生存,在夹缝中凿通道!一年来,我们大口喘气,大步前进,风雨兼程!一年来,我们争分夺秒,左冲右突,生死时速!浙商过去没被困难吓倒,今后更不会向困难低头!……”

  这是我起草的倡议书的第一段,当我沙哑的嗓音念到此处,全场报以热烈掌声!这篇倡议书的主要思路观点其实全是“之江平”提出过的,我只不过转换成我们浙商的语气,注入了浙商的气概,表达了浙商们藐视困难、勇于创新的昂扬精神。

  第二天,不仅《浙江日报》,诸多媒体网站都刊发了这篇倡议书,一时间得到了多个省份企业家的认同和响应。

  10年过去了。转型升级仍然是浙商的大课题,艰苦跋涉的浙商永远在路上!70年来,浙江日报一直在倾听和转述我们的故事。我们互相感动,互相诉说,互相勉励!不同的是,我只是苕溪涓滴,而浙江日报却是滔滔东海,愿与之奔涌,共迎朝阳,同创未来!

  (作者为丝绸之路控股集团董事长)


  如今,云和县黄源小学的孩子们吃上了丰盛的营养餐。

  一张伴着学生健康成长的报纸

  张佳华

  我叫张佳华,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金融系大一学生,在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我却习惯了每天到学校宿管阿姨那里拿一张《浙江日报》来读。那是一种别人无法体会、也不懂的情愫。

  我的家乡在云和县一个偏远小山村,父母亲都以务农为生。我在一所乡小——云和县黄源小学就读。由于山高路远,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寄宿在学校,一周回家一次。学校条件比较差,没有食堂,同学们吃饭都要自己从家里带上米和咸菜。最难熬的是冬天,山里特别寒冷,有的同学家里条件差,冬天盖着薄薄的被子,晚上冻得瑟瑟发抖。更别说热水器了,同学们早晚洗脸洗脚的水都是冰冷的……

  认识浙江日报,是在2011年,我当时上五年级。记得有一天,突然有好多叔叔阿姨来到我们学校。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叔叔阿姨都是从杭州来的,是浙江日报和其他一些媒体的记者。可当时我并不知道什么是浙江日报,也不懂媒体是什么意思。这些叔叔阿姨来过我们学校之后,陆陆续续来了很多好心人,给我们送来了衣服、被子,还有很多学习用品。从此以后,我们不用再从家里带咸菜下饭了,在新建的食堂里顿顿吃上营养餐,那个味道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p#分页标题#e#

  第二年,我上六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浙江日报的叔叔阿姨们带着两台热水器再次来到了我们学校。听老师说那是浙江日报的叔叔阿姨们为我们写了报道后募集来的。从那以后,我们学校第一次有了淋浴房。同学们心里别提多开心了,不仅可以洗上热水澡,还能用热水刷牙洗脸呢。

  后来我在县城里上高中,一次假期回到母校看望老师们,发现淋浴房里又多了两台热水器,厨房里三菜一汤的营养餐依然熟悉。多年来,黄源小学走出了一批又一批毕业生,热水器、营养餐……浙江日报一直温暖着黄源小学几百名山区孩子,陪伴我们健康成长。

  上了大学,每每拿起《浙江日报》阅读时,内心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我默默在心里暗下决心,等自己工作了,一定要尽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作者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金融系大一学生)


  1970年,作者(前排右二)到浙江日报社学习时留下的学员小组照。

  我家与她的不解之缘

  许文贤

  《浙江日报》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家与《浙江日报》有不解之缘。

  1970年4月1日,正是我到杭州众安桥浙江日报社学习的日子。当年富阳县委办公室推荐我到浙江日报社参加第5期通讯员学习班。我分到文教排(当时称排,相当于现在的记者部),又分文化、教育、卫生三组,跟编辑、记者老师学习。

  当时,报社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浙江日报临时记者证、一本很小的采访簿(便于放口袋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给我们讲了报社基本情况、布置了工作任务,要求我们努力学习,不懂多问,增长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后来,老师分别带我们到杭城的工厂、学校、商场、剧团、医院采访,我们回报社后往往连夜写稿,请老师帮忙斧正,被选中的稿件会作进一步修改,直到刊用。

  当年8月上旬,报社给我们重新分组,下乡采风。我们组到平湖县采写工农米厂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到海盐县越剧团采写小县如何安排好巡回演出,到湖州采写与嘉兴地署分开后的干劲和新貌,到桐乡县乌镇采写古镇创新精打算,等等。

  从浙江日报社学习6个月归来后,工作之余,只要有好的新闻题材,我总会挤出时间去采写,成稿后投给报社。1974年1月20日,我写的诗歌《春江放歌》在《浙江日报》4版刊发了,当时的我真是欣喜万分。时至今日,我已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媒体及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近600篇。

  浙报的学习实践,我受益终生。除了学会怎样采访、怎样写稿,我还学到了剪贴、收藏、运用报章的好习惯。从浙江日报社学习回来后,我一直坚持剪贴报纸,每年总要剪贴一两本,至今近50年没有停过,到目前已剪贴77本。

  说来也巧,浙报不仅让我走上新闻采写之路,而且我的弟弟、大女婿也在浙江日报社工作,大儿媳、小儿子分别在富阳日报社和富阳电视台从事新闻工作,大儿子读大学时发表的第一篇散文《恩波桥畔》就刊登在浙报《钱塘江》副刊上,我的妹夫、两个女儿、小女婿也与浙报有文字上的交集。

  科技在飞速发展,从当年天天等待一张散发着油墨香的黑白报纸,到如今坐在家中阳台上用手机阅读《浙江日报》的彩色电子版面,真是时代变迁、一日千里啊!

  (作者为富阳广播电视局退休干部)


  作者珍藏的《浙江日报》往期报头和报纸。

  张张剪报寄乡愁

  陈强

  在《浙江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回眸往事,当我翻开家中珍藏多年的1988年5月20日出版的《浙江日报》第14240号报头剪贴时,就像翻看自己的老照片,打开了我与《浙江日报》不解情缘的记忆闸门……

  我虽生活、工作在江苏南京,但祖籍是在浙江,对故土一直怀有眷恋之情。由于在部队服役无法回到故乡探望,直到退役后被分配到南京的物资系统工作,终于在1988年5月20日有了出差的机会,我乘坐火车第一次踏上去浙江的旅途。车厢广播中传来悦耳动听的《采茶舞曲》歌声,我兴奋地望着车窗外田园山水间的美丽画卷,魂牵梦萦的故乡——浙江就在眼前了。当我下了火车走出杭州站,路过繁华商业街的报刊亭,顿时就被当天的《浙江日报》所吸引,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份,迫不及待地仔细阅读起来。这份崭新的《浙江日报》带着记者编辑一夜的辛劳,散发着浓浓的油墨芳香,融入我的呼吸,触摸着我的思想。她让我看到了整个之江大地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打开了我及时知晓浙江全省创新发展的一扇窗口,成为我阅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回到南京后我就将这份《浙江日报》的报头剪贴珍藏起来,当年我与《浙江日报》结下的情缘一直在延续。此后每当我出差浙江时,首要任务就是先去报刊亭买一份《浙江日报》来阅读,至今家中还珍藏着1999年10月14日《浙江日报》和2000年9月29日《浙江日报·钱塘周末》报头剪贴,以及2001年1月1日100版的《浙江日报·世纪特刊》。如今我每天都通过《浙江日报》电子版在线阅读,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食粮。

  光阴荏苒,在解放战争时期创办起来、有着光荣传统的《浙江日报》,已经走过70年了,一棵鲜活的嫩苗,经过风霜洗礼和千锤百炼,已长成一棵傲然挺拔的参天大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70年的风云变幻,见证了鱼米之乡浙江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每一次搏动,通过记者手中的相机和笔,对准了一个个历史的瞬间,记录了一个个真实的事件,创造了一个个难忘的版面。

  为庆贺《浙江日报》七十岁生日,赋上藏头诗一首!

  浙里是故乡

  江湖好风光

  日夜忙采编

  报道传天下

  七彩靓版面

  十分美文章

德迅网 » 浙江日报创刊70周年特别报道·征文摘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